「不。我直接跟老外原厂商谈了国内代理权。」
亚伦的回答令钱本初惊诧。
难道他是海外大学留学的毕业生?俗称海归?
「王先生在外国那个大学毕业啊?」
这年代,便连天之骄子,香江大学的毕业生,遇上海归,往往都要低头退让三分。
没办法不认输服软,这年代能出国到外国留学的都不简单,要不是公职人员尤其是高官和高管子弟,便是勤工俭学杀出血路的人材,就是贫寒子弟,也是真拿奖学金去念书的,往往不念到博士毕业甚至博士后专业研究生都不会回家。
这批人要不自小生活在海外,完全融入了当地社会,说得一口地道英语,深得洋鬼子信任,或是学业成绩过硬,被洋人留着帮忙做研究,完全不像后来充斥着靠父母荫庇留学镀金,被洋人赚去高昂学费的留洋学生。
后来的留洋学生,回国后外语都没说好的都不少。也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这样才会有后来愈来愈多的海待、海找出现,纷纷回国找工作。
其实在以前,国外经济好的年代,海归回香江或回国也是有的,但那是学有所成,在国外不得志才回归,碰着国家人材荒又急需发展,才造成吃香现象。但后来去外国留学的太多了,人材更过剩,加上大量滥竽充数的,回国后不受看重是自然。
但在当年,海归是不得了的人物比较多。国外薪高出粮准时,各种福利待遇又好,找工作又容易,生活又舒适写意。没有伟大理想雄心壮志,干嘛跑回国?!
钱本初想到对方可能是海归,肃然起敬。
「啊?没有。」亚伦:「我还在苏吴大学念书,今年才大三。」
「什么?」钱本初更震惊了。想不到对方仍是一名大三学生。
那淡定稳重的神情眼神,成熟的待人接物态度,真不像啊!
国外留学的学生倒符合。人在天涯,孑然一身,自己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爸妈不在身边,也没有工人女佣侍候,一切靠自己,才有可能培养训练成这样。
他很多放洋的高中同学后来回来后就是这个样子,不再青涩了。
但你都没放洋留学,你英语成吗?能跟老外直接谈代理合同?
他们那份代理合同都用英文,几十页满是英文法律词语,不是律师都看不出里面的弯弯道道。别被人卖了还要给人家数钱?!
哦?
对了。他有女秘书。
钱本初看了一眼亚伦身边美貌成熟的赵芝。
这位女秘书估计是什么英文系专业大学的毕业生。看来就很专业,不光是个花瓶啊!
想到自己那个年青漂亮秘书就是个大花瓶,高中学历,能耐不足,除了帮自己接接电话,打打文件,订个机票酒店什么的,其它事啥都帮不上忙。
国内人材就是物美价廉,难怪那么多公司工厂都往北移。
「王总这是要跟大米国比尔盖茨学习啊!失敬失敬!」钱本初:「代理谈成了吗?」
「在香港便谈好了。」亚伦:「这次到澳门来看展览会,顺便来赌场见识一下。」
既然要教育钱本初,亚伦把话题引导回赌场。
钱本初:「怎么样?赢了多少?」
「刚玩大小骰子赢了一点。后来玩老虎机又赢了一些。」亚伦:「虽然不多。但挺开心的。小赌怡情嘛!是不是这道理?难得来了澳门,入乡随俗了。」
钱本初没注意到moon在捂嘴偷笑。
拜托!亚伦你那个叫赢了一点?!你那是赢了超过5百万哪!支票都仍在你口袋里哩!
你这是要装b上天了?!
「呵呵!我也小赢了一把,也才5百万而已,不算多。」钱本初装b地笑道:「但我比较喜欢玩百家乐,据说这是赌场里对赌客最公平的玩法了。」
钱本初的装b讲法没有影响到赵芝和moon,却令坐边上听着的苏玉玫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