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青年欲冲霄 做事莫心焦(2 / 2)

他正是身着皂色轻甲,视瞻不转的秦国战神白起。

白起看向咸阳方向,沉默良久。

白起将秦昭襄王所赐长剑放在身侧,拿起自用短剑放在自己的脖项上,仰天长叹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他两眼直视前方良久,忽然,眼睛一亮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白起遂举自己的短剑自杀身亡。我看见白起的一缕英魂钻入青铜短剑之内。

看见白起自杀,蒙骜和章愍才敢走进门,蒙骜负责挥起王赐长剑将白起头颅砍下,放入文官手持的木匣之中。

章愍负责检察白起的尸身。章愍随手捡起沾满血迹的白起之剑用布裹住,放入怀中,四人驾车带着大队人马直奔咸阳,向秦昭襄王复命而去。

章愍自从得到白起之剑后,头脑突然就清醒许多,并对六国相互之间的运势清晰异常。

章愍经常为秦昭襄王提出一些符合国情的对策,但是由于章家来自齐国,他再有才只能是客卿一直没有军权,不被重用。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陈胜起义军周文部来袭咸阳城。宦官赵高祸乱朝政,秦二世身边已是即无兵也无将。

就在秦二世抓耳挠腮、无计可施之时,章愍之孙章邯从人臣的最末尾站出来建议:用秦国骊山刑徒及奴隶之子组成新军,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

秦二世随任命章邯为将军,调集骊山刑徒及奴隶之子约二十万众,出发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前汉记》记载,周文兵力大概有一百二十万。

这是一场性命攸关的大战,章邯出发前父亲将白起之剑交到他手上,希望他借助白起的英灵之气,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章邯拿到白起之剑,马上就眼界开阔、思路清晰、一下就看出当前方方面面的形势。

章邯带领一批不成建制的劳役,面对与秦军战斗数年的农民起义军,出其不意地使用奇兵,大败陈胜起义军周文部。

至此役开始,章邯的队伍屡战屡胜,使秦二世得以苟延残喘。

章邯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直至逼迫陈胜遁走被部下所杀。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攻赵。章邯在中原大地纵横四载所向无敌,无一败绩。

没有想到,巨鹿之战中,他被天纵之才楚霸王项羽击败,接下来漳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后,手下20多万秦兵又被项羽所坑杀。

章邯自从投降项羽,不再为秦国而战,白起之剑就不再有灵气,成为一柄再普通不过的青铜短剑。

章邯因此也沉沦下去,战绩平平,这就解释了,后代人们一直疑惑不解的问题,章邯为什么降楚前后战绩判若两人的原因。

一日,章邯去项羽大帐里议事,看见帐外站着的执戟郎中,相貌威武不像俗人。晚上,他在军中闲逛,又看见此人。

于是章邯走到他面前说:“我见君相貌不俗,眼露精气,不像凡人。可否告知名姓?”

执戟郎中一躬到地,起身道:“章将军,您好!在下淮阴韩信,字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