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废后夜谋3(1 / 2)

大晋烟火 青阳城主 1688 字 17天前

张华一惊之下蓦然起身,手中酒杯落地。他急急望向窗外,见窗外并无异样,这才心中稍安。待回过头来,他脸色阴沉地向裴、贾二人低声劝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此非臣子所议之事,两位大人万勿再言。”

贾模起身,指着裴頠说道:“司空大人勿惊。你只知我与裴大人皆为贾后姻亲,却不知我们更是大晋臣子啊。我们今夜前来拜谒,坦露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还请司空大人勿疑。”

裴頠道:“正是如此。我与贾大人虽被天下士人视为贾后一党,然而我们实不愿这大晋的大好江山毁于妇人之手。是以今晚借贺寿之机,冒死与司空大人商议这废后之事。司空大人若能废贾后改立太子生母谢淑妃,这才是安国定邦之良计。还望司空大人早早定夺,行这为大晋拨乱反正的良策!”

张华仍是连连摆手道:“万万不可!皇上自己没有废后之意,我等臣子岂可越俎代庖,行此悖逆之事。”

裴頠道:“此等拨乱反正之举,昔日伊尹、霍光行得,司空大人身居大晋高位,如何又行不得了?”

张华道:“我张华一介老朽,原是最为愚钝之人。承受先帝错爱,使我得以在这朝堂之上尸位素餐多年。我又何德何能,敢与伊、霍相提并论?我只待明日,便向皇上告老还乡。两位大人请勿再言此事,老夫我也只当从未听到此言。”

裴頠见此,沉声道:“司空大人,当年杨骏的事你可清楚?”

“此事内情虽多,老夫倒也知晓一二。”

“杨骏弄权之事,应该不至于比梁翼、曹操之辈为过吧?”

“那倒不至于。杨骏虽然无谋而贪权,倒也未行谋逆之事。”

“那杨骏为何被夷灭三族呢?就连那知道一门二后绝非善事的杨珧,虽然持有先帝敕免诏书,不还是死于刀斧之下!”

张华默然不语。

贾模亦劝道:“司空大人,在世人眼里,不但我与裴大人是贾后一党,就连自认不偏不倚的司空大人你,也因被贾后重用而被世人视为后党。覆巢之下无完卵,司空大人不管为天下着想还是为自保之计,都要将废后之事仔细对待!”

张华正色道:“清者自清!我张华是不是后党,由他人去说便是,我又何必庸人自扰。更何况,老夫年近古稀余岁无几,当下只想安稳了此余生。若这洛阳城里朝堂之上容不下我,我告老还乡回老家范阳便是,何苦行这悖逆的废后之举。”

“司空大人要余生安稳,只怕没那么容易。”裴頠语中带着不屑,顿了顿又道,“当年东安公司马繇外祖诸葛诞杀了大将文钦,与文鸯有杀父之仇。后来虽然诸葛诞已死,但为了防止文鸯对自己舅父诸葛靓复仇,司马繇乘诛杀杨骏一党时,将在陇西平定秃发树机能叛乱立下大功的文鸯斩草除根。司空大人执掌朝野多年,纵然高风亮节、享誉四野,又怎么能保证没有得罪过阴险小人之辈呢!当年司空卫瓘因得罪贾后,无罪而满门被害,那血迹未干几时,司空大人不会全然记不起了吧!”

张华思而不语。

裴頠、贾模见状,齐声道:“万望司空大人以江山社稷为重,早早定下废后之策。”

张华又是推辞不迭。

蓦然,窗外响起一声阴沉的冷笑之声,似是鬼魅一般。

三人大惊,齐齐望向窗外。

裴頠叱道:“什么人鬼鬼祟祟的?”拔出腰间之剑正欲出门,却被贾模用手拉住。

门外人似笑非笑道:“哦,鬼鬼祟祟!你们三人半夜三更妄谈废后大事,不是鬼鬼祟祟是什么?”

三人惊道:“你都听到了?!”

门外人道:“不但我听到了,门口这两位也都听到了。如果不是我把他们杀了,要不了半个时辰,你们商议要废的那贾皇后也会听到此事。请两位广闻司的密探在这里守门,司空大人可真够心大的!佩服佩服。”

张华听罢又是一惊,自小在自己府中长大的两位僮儿,何时变成了皇后的密探?他眼见对方敌友难分,话语又真假莫辩,只得朗声道:“请问阁下尊姓大名,阁下深夜前来我张华府上,想必是有要事相商,还请入室内一见。”

门外人又是一声冷笑,说道:“我本无名之辈。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又何必进去坏了你三位大人的雅兴呢!何况你听我杀了你的两名僮仆,心中自然心悸不安。你因敌友难分而邀我入内,一来想要盘清我的底细,二来怕今日之事外泄,势必对我刻意拉拢。你说是也不是?”

张华被他一通抢白,心道此人果然心机深不可测,只得问道:“那阁下到底是敌是友呢?”

门外人高声道:“化敌则为友,伤友则为敌。是敌是友,张司空慢慢去参悟了。至于张司空对两名僮仆的身份有所怀疑,自己去搜下他们身上就可知了。我要办之事已了,咱们后会有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