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时期。
在虞朝的王子吉光婚后不久。
由于东海附近的长臂国入侵虞朝。
羿奚仲李任也发怒,派遣自己的结拜兄弟欧阳克领兵出战,顺便把婚后不久的吉光带去一同锻炼作战能力。
之后经过了数月的交战,虞朝的军队大获全胜。
在欧阳克和吉光班师回朝之后,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欢迎我们的英雄!”
“欢迎欧阳克!”
“欢迎吉光!”
听闻虞朝的军队凯旋归来,羿奚仲李任也感到十分得高兴,他决定重重赏赐两人。
欧阳克也和吉光来到了虞朝的都城杭州余杭的宫殿之中。
他们看到羿奚仲李任和未花正坐在大殿之上。
两人都纷纷行礼。
“参见皇上!”
“参见父皇母后!”
“平身!你们此番立下巨大的功绩,朕将重重有赏!”
“为国效力,乃是臣子本分!”
欧阳克谦虚地说道。
羿奚仲李任却是大手一挥,高兴得发布命令:“赐欧阳克为欧阳姓,传承后人,以资鼓励!”
“感谢圣上!”
欧阳克跪下来拜谢,感动得泣不成声。
羿奚仲李任也接着又论功行赏,他也对着自己的孩子说道:“吉光,听闻你此番作战,智勇双全,击退入侵虞朝的长臂国军队,你居功甚伟,朕决定赐封你黄帝的称号,以资鼓励!”
吉光一听,赶忙伏地叩首,“父皇,这‘黄帝’之称太过尊崇,儿臣万不敢受。”
殿内众人皆惊愕,未想到吉光竟拒绝如此重赏。
原来,黄帝是一个虞朝用来封给有巨大贡献的人的尊贵无比的荣誉称号。
羿奚仲李任却笑道:“朕意已决,你不必推辞。此乃你应得之功。”
吉光抬起头,目光坚定,“父皇,儿臣此次出征,不过是跟随着欧阳叔父学习,多仰仗欧阳叔父的指挥才得以胜利,若儿臣领了这‘黄帝’之称,恐难以服众。”
欧阳克见状忙道:“殿下过谦了,殿下在战场上也是英勇非凡,此赏赐殿下当之无愧。”
吉光摇头,“欧阳叔父莫要再劝,儿臣只求父皇收回成命。”
羿奚仲李任沉吟片刻后道:“既如此,那朕便重新思量一番。但你的功劳不可磨灭,朕先赏你黄金千两,良田百亩。”
吉光恭敬答道:“多谢父皇隆恩。”
此时,大殿中的气氛才稍稍缓和,众人皆敬佩吉光谦逊礼让之风,而欧阳克心中也对吉光更加敬重起来。
随后,羿奚仲李任也话锋一转,询问道:“此番将士伤亡几何?长臂国敌军伤亡几何?”
大臣中走出一人,禀报道:“启禀陛下,我军将士伤亡不足百人,皆是轻伤居多,然长臂国敌军伤亡惨重,几近全军覆没。”
羿奚仲李任微微颔首,“嗯,此乃诸位将军之功。那长臂国如今可有何动静?”
“回陛下,据探子回报,长臂国元气大伤,其国内正忙于整顿兵力,暂无再次进犯之意。”
“甚好。”羿奚仲李任双手背于身后,踱步沉思片刻后道,“虽如此,亦不可懈怠边防之事。传朕旨意,增派两万精兵前往边境驻守,加强防御工事,日夜巡逻警戒。”
“遵旨。”大臣领命退下。
这时,欧阳克上前一步奏道:“陛下,臣以为还可联合周边诸国,建立攻守同盟。一来可互相支援抵御外敌,二来可威慑长臂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羿奚仲李任眼睛一亮,“爱卿此计甚妙。此事就交由爱卿去办吧,务必尽快促成此事。”
欧阳克抱拳行礼,“臣领命,定不负陛下所托。”
吉光看在眼里,心中暗暗钦佩欧阳克的谋略,而朝堂之上其他人也纷纷称赞欧阳克之计高瞻远瞩。
吉光出列道:“陛下,儿臣愿同欧阳大人一同前去。”
羿奚仲李任看向吉光,眼中带着几分欣慰,“朕准了。”
于是,吉光和欧阳克领命出发。
“公子,此番前往各国,可以壮大我虞朝的声势!”
“没错,我也要多向叔父学习!”
一路上,二人相谈盛欢,吉光从欧阳克身上学到许多外交谋略,欧阳克也对吉光的英勇善战大为赞赏。
到达第一个邻国,国君听闻来意,却面露难色。
“你们想要我国与虞朝结盟?”
“正是如此。”
原来,这邻国曾与本国有些许摩擦。
吉光站出来诚恳说道:“君上,过往之事犹如云烟,今长臂国虎视眈眈,若它得逞,他国恐难独善其身。”
邻国国君听后,略作思考,终是点头答应结盟之事。
“行吧,我们就和虞朝结为同盟吧。”
有了第一国的成功范例,后面各国进展顺利。待联盟结成,二人回宫复命。
羿奚仲李任龙颜大悦,设盛宴犒劳二人。宴会上,吉光和欧阳克成为众人焦点,众人皆言此二人能文能武,实乃国家之栋梁,日后定能保国安邦,使国家繁荣昌盛。
两人回国之后,羿奚仲李任也对着未花说道:“这长臂国竟敢入侵虞朝,犯我虞朝者,虽远必诛,朕决定联合各国,御驾亲征,攻灭长臂国。你愿意跟我一同出征嘛?”
原来,羿奚仲李任的妻子未花也是一个大力士,武力惊人。
而羿奚仲李任的武力很高,政治却一般。
这些天,他们都在都城杭州的宫殿之中处理政务。
然而,政治实在不是他擅长的事情。
在欧阳克和吉光领兵出战的日子里。
羿奚仲李任虽说在未花的辅助下处理政务,但是却频频出错。
不过她的妻子未花自从在地底世界周饶国归来之后,却智慧大为增长,政治水平也不断上升。
所以说,当时的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也在未花的辅助下避免了不少的错误,虞朝的政治也平稳运行。
不过,羿奚仲李任也有了再次出外游历的想法。
正好是长臂国入侵,在欧阳克和吉光班师回朝之后,又建立了多国同盟。
于是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也决定把虞朝托付给虞朝王室长老们,自己和未花领兵出战。
于是这一天,朝会上,羿奚仲李任也宣布道:“朕决定联合各国,攻灭长臂国,给这个国家一点教训,以后才没有其他的国家敢轻易入侵虞朝。你们觉得怎么样?”
“圣上,息怒,军事已经持续了数月,现在敌军已经被击退,如果兴师动众,讨伐敌军,怕是会耽误农业收成。”
一些农业部的大臣站出来认真劝谏道。
羿奚仲李任听后微微皱眉,他心中怒火未消,毕竟长臂国的侵犯不可轻饶。但大臣所言也不无道理,他一时有些犹豫。
未花见状上前一步,“陛下,臣妻以为,大臣说得有理,只是若不加以严惩,恐他国日后仍存觊觎之心。不如派使者前往长臂国,责令其赔偿并立下永不侵犯之约,同时我们暗中加强边防军备。”
羿奚仲李任沉思片刻,觉得此计可行。“就依皇后之言,朕即刻选派得力之人出使长臂国。”
随后,姜郭站了出来,“陛下,臣愿往。”
羿奚仲李任大喜,“好,朕相信你定能不辱使命。”
原来,这个姜郭是虞朝第八君主番禺的孩子李姜的后人,由于李姜被赐予了姜姓,所以说姜郭也就姓姜。
当时的姜郭从小也是勤奋好学,长大之后就加入虞朝的朝政,由于他聪明能干,也就渐渐得到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的善识。
姜郭领命而去,经过一番波折到达长臂国。
眼见得在长臂国之中,此时已经是人人哀嚎、家家痛苦。
因为他们自从渔业收成不好之后,决定进攻虞朝,掠夺物资。
没想到一向推行仁义和善念的虞朝,竟然也不是一个软蛋。
所谓是“善良也要有锋芒。”
当时,大举集结兵力进攻虞朝的长臂国,在三次大会战之后一败涂地。
长臂国本来由于他们的民族特征,手臂特别长,不仅方便捕鱼,一般在作战上也有很大的优势。
可以说是东海附近的传统强国之一。
没想到这次他们集结了众多兵力,进攻虞朝,却遭受了重大的失败。
虽然说前期夺取了一些城池和物资,却在失败了之后又被夺回去了。
而长臂国的周边国家,由于跟虞朝结盟,也没有人卖东西给他们。
所以说现在,整个长臂国上下是一片哀嚎痛哭的声音。
由于三次会战都遭到了重大的失败,此时的长臂国之内是民怨沸腾。
由于赌上长臂国国运的三次大会战全部失败,此时长臂国国内不仅是哀鸿遍野,大多数的群众也已经揭不开锅,无力再支撑下去。
“我们无法再忍耐下去了!”
“已经活不下去了!”
“这个该死的国王,好好的和平日子不过,非要让大家去进攻虞朝!”
“我的夫君再也没有回来了!”
“我的妻子在运粮路上也死去了。”
“那么多孩子都快要饿死了,不仅没有抢到物资,还伤亡惨重!”
“打倒国王!”
“打倒邪恶的君主!”
于是,当时的长臂国之中,由于已经没有剩余的粮食,百姓们都面临着饿死,又在对阵虞朝的战争之中全部失败,当时的长臂国的君主的威望下降到了极点。
当时的长臂国的君主,正在国内的宫殿之中就餐之时,突然有一些人冲进皇宫。
“打倒国王!”
“打倒暴君!”
长臂国的君主很害怕,他连忙喊来左右:“快来人!是乱民!快阻止乱民!”
没想到他不断地呼喊着,宫中却无人响应。
原来,随着长臂国国君的威望下降到极点。
就连左右侍从也纷纷逃离了。
“这些乱民也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呀!”
“为什么要帮暴君呢?”
于是这一天,长臂国的国内发生了起义。
在这里的长臂国的国君却已经成了孤家寡人。
许多愤怒的长臂国的民众冲进来皇宫,一路上竟然没有受到什么阻碍。
一些宫廷里的侍卫们甚至于临阵倒戈加入了起义的队伍。
“打倒暴君!”
“打倒长臂国暴君!”
“我们要活下去!”
愤怒的起义队伍冲进来长臂国的宫殿,一路上不断地发展壮大。
过了半天,他们都冲到了当时长臂国的国君的面前。
“暴君,你还有什么话说?”
“没想到虞朝如此强大,是我失策了!”
愤怒的民众怒吼着冲上前去。
这个长臂国的国君很快就被愤怒的群众攻击。
一开始,长臂国的国君也努力做一些反抗。
可是双拳难敌四手,面临着无数群众的攻击。
过不多时,长臂国的国君就被愤怒的人民群众活活打死了。
“啊啊啊!”
“暴君死了!”
“太好了!”
“成功了!”
愤怒的群众把长臂国的暴君活活打死之后,他们就开始了哄抢宫中的物资。
随后,群众们纷纷哄抢完长臂国宫中的物资之后,大家都犹如无头苍蝇,不知所措。
在这一阵时间不久前。
“长臂国发生起义了?”
那时候,姜郭刚到达长臂国不久,他也看到了这里惨烈的景象,许多的人活活饿死。
剩下的活不下去的长臂国的民众开始愤怒得朝着长臂国的宫殿之中蜂拥而上。
“打倒暴君!”
“打倒长臂国暴君!”
那时候,姜郭也跟着愤怒的民众一起涌进去宫殿之中。
随后,他亲眼目睹了一个长臂国的堂堂君主被愤怒的民众活活打死,甚至尸体都碎成了好几块。
姜郭当时混在人群之中,亲眼目睹了长臂国的惨烈的景象。
但是他当时也没敢阻止愤怒的民众。
“如果现在阻止这些民众,说不定我反而会被大家先攻击撕成碎片吧!”
姜郭如此想着,所以说他当时混在人群之中,也并没有显得有不同的意见。
时不时他也跟着群众喊上一句:“打倒长臂国暴君!”
后来,姜郭亲眼看到了长臂国的君主被愤怒的群众活活打死,也不胜唏嘘不已。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也!”
后来,愤怒的群众开始哄抢长臂国宫殿之中剩余的物资。
当时,群众们抢完物资之后,都犹如无头苍蝇一样,不知所措。
“我们现在应该干什么呢?”
“要不这样吧?”
“要不那样吧?”
长臂国的剩余群众们此时也是七嘴八舌,却没有什么人的话语能够服众,之前大家都失去了理智,只是凭借着一股愤怒冲进来皇宫。
现在长臂国的暴君被大家打死了,物资也抢到手了。大家都冷静下来,反而是没有了主意。
就在这里的众人都不知道应该干什么,显得一筹莫展之际。
一个响亮的声音从人群之中传了出来。
“我有一计,可以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群众们循着声音听过去,一个书生打扮长相文弱,却又面目俊朗的人站了出来。
原来正是姜郭。
“你是什么人,手臂这么短,不是我们长臂国的人吧?”
群众们看见了姜郭,开始质疑他的身份。
姜郭此时也站在人群之中,他深深知道自己只要说错话,立即就会被愤怒的群众撕碎。
可是姜郭是什么人,从小勤奋好学的他。也同样继承了父亲李姜的聪明才智。
只见得姜郭的眼睛一转,随后就拱手行礼,对着大家朗声说道:“各位都是长臂国的义士,我姜郭深感钦佩!”
这时候的长臂国的群众不明所以,接着问道:“我们是义士?是何道理?我们都把国王打死了!”
只见得此时的姜郭不慌不忙,他大踏步迈向前方,接着又对着大家说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此番是长臂国的暴君在渔业受损之后,没有衡量国家的危险,执意进攻虞朝,才导致了大家的亲友丧生,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各位都是活不下去了,才执意推翻长臂国的暴君,为了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未来,所以说我姜郭才认为各位都是义士。”
“原来如此呀,你说得也有道理。”
此时的群众们受到了夸奖,渐渐地安定下来。
有一些群众开始询问道:“可是我们虽然是义士,接下来应该干什么呢?大家都没有了主意,姜郭,你看起来像是一个聪明的人,不如你给大家出个主意吧?”
姜郭此时也同样是一个踏步缓缓得走向了众人的面前,他举起手来,对着大家微笑着说道:“虞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努力推广善念的国家,虞朝的上下也同样施行礼节,号召大家都做个好人。
现在,长臂国的暴君死了,大家也同样没有了依仗和束缚,不如我们在一起投靠虞朝,那么势必能够获得虞朝的帮助。
这样下去,大家都可以活下去了,想必以仁义为号召的虞朝,也不会亏待大家的!”
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口才,向长臂国剩余的群众陈述利害。
长臂国剩余的群众听闻姜郭的说辞,自知理亏,又忌惮虞朝如今的势力,便答应了所有条件,签订投靠虞朝之约,并献上大量财宝作为赔偿。
姜郭带着投靠虞朝的约定与财宝顺利返回虞朝。
在虞朝的都城杭州宫殿之中,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接见了前不久出使长臂国的姜郭,在他回来之时,早有左右侍从前来传话。
“报告圣上,出使长臂国的姜郭回来了!”
“传姜郭觐见,朕要看看情况怎么样了?”
于是左右侍从也来到了姜郭的面前。
“大人。圣上要见您!”
“好,我马上过去。”
姜郭带上了长臂国的财宝,以及决定投靠虞朝的约定,来到了宫殿之中。
大堂之中,姜郭行礼道:“拜见圣上,姜郭出使长臂国回来。”
“平身吧,说说你此番出使长臂国的结果如何?”
“圣上,臣前往长臂国,发现那里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随后臣发现长臂国的剩余的民众,由于已经活不下去了,于是就爆发了起义。
臣跟随着愤怒的人群,前往了长臂国的宫殿之中,后来臣亲眼看到,当时的长臂国的暴君被愤怒的民众活活打死了。”
“此话当真?”
坐在大殿之上的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此时听了姜郭的话语,也感到震惊不已,有一些难以置信得开口询问道。
姜郭闻言也是拱手行礼,接着又认真得说道:“圣上,这是臣亲眼所见,绝无半分虚假。”
“既然这样,你且继续说吧。”
羿奚仲李任此时也缓缓得摇了摇蒲扇,示意姜郭继续发言。
姜郭也缓缓得开口,恭敬得继续发言:
“当时,愤怒的民众甚至把长臂国的暴君活活打死,然后还撕成碎片,当时的情景十分惨烈,臣混在人群之中,也是看得胆颤心惊!”
“然后呢?”
羿奚仲李任也有一些感兴趣得继续得询问起来。
姜郭也继续回答道:“后来,愤怒的群众开始哄抢物资,之后他们却冷静下来,失去了主意,就在那些长臂国的群众都一筹莫展的时候,臣站了出来,号召大家都投靠虞朝。”
“这样呀,你当时是怎么说的,那些群众又是怎么答复你呢?”
羿奚仲李任也摇了摇蒲扇,继续得开口询问起来。
姜郭也面露得意的神色,喜气洋洋得说道:“当时,臣向长臂国的剩余群众说道,我们虞朝乃是一个礼仪之邦,号召大家都推广善念,做一个好人。
如果长臂国的剩余群众投靠虞朝,虞朝一定不会亏待大家,会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哗啦啦!”
羿奚仲李任听了也是拍手叫好,鼓掌喝彩。
随后,姜郭也接着说道:“然后,那些剩余群众都觉得臣的话语十分得有道理,他们起草了一份约定,决心投靠虞朝,并且也送了大量的财宝给虞朝。”
“你做得很好,那份约定说了什么?”
羿奚仲李任也喜笑颜开,开口询问起来。
姜郭当时就在朝堂之上,打开了长臂国民众起草的约定,当众朗声念了起来:
“尊敬的虞朝君主奚仲李任:
我们是长臂国的剩余民众,我们被长臂国的暴君裹挟,不得已进攻仁义的虞朝,可是我们自然不是虞朝的仁义之师的对手。
现在我们长臂国的民众都后悔和虞朝为敌,那个残暴不仁不义的暴君也被我们长臂国的群众活活打死了。
我们长臂国的群众讨厌暴君,却拥戴仁义的君主。
我们希望从此以后可以投靠虞朝。
我们长臂国的剩余群众在此立下永远的誓言,永不背叛,永远忠于虞朝。
尊敬您的长臂国的剩余群众们在长臂国的废墟上留。”
“好好,朕应允了!”
羿奚仲李任龙颜大悦,重重嘉奖了姜郭。
“姜郭!你做的很好!”
羿奚仲李任也发布了一道命令:“赐长臂国的剩余群众为孤竹国,虞朝派人帮助管理他们。从此以后虞朝和孤竹国互相帮助,永结同心。”
而经此一事,虞朝上下一心,大力发展农业与军事。
边境之上,按照之前计划,军备日益增强,士兵训练有素。
几年间,周边诸国看到虞朝如此强盛,再也不敢有半分侵犯之意。虞朝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荣景象。
羿奚仲李任深知此次能够妥善解决危机,未花功不可没。他愈发敬重这位皇后,常常与其商讨治国之策。
而未花聪慧贤良,总能提出独到见解。在他们的共同治理下,虞朝进入前所未有的盛世时期,这段佳话也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成为后世君主效仿的典范。
长臂国剩余群众畏惧虞朝如今的联盟势力,只得答应所有条件,并签订投靠虞朝的和约。
从此以后在虞朝的帮助下,孤竹国在长臂国的废墟上建立了,由于当时的虞朝恩威并施,孤竹国的民众从此以后对虞朝都是感恩戴德。
哪怕数千年之后,虞朝灭亡之后,孤竹国又把商朝看作是虞朝的延续,从而忠于商朝。
后来武王伐纣,孤竹国还派人劝说他们返回。
后来商朝灭亡,孤竹国的不少人痛哭流涕,以为虞朝失去了传承,一些人甚至拒绝吃周朝的食物,活活饿死。
话说当年姜郭胜利归来,虞朝上下一片欢腾。羿奚仲李任重赏姜郭,此后专心发展国内农业,在未花和诸位大臣辅佐下,虞朝日益兴盛。
虞朝形势安定之后,羿奚仲李任再次出门游历的心情却越发见长了。
“未花,久居宫廷之中,实非我愿,朕还是宁愿在外游历闯荡,正好把国事托付给孩子吉光和兄长欧阳克,让吉光跟着欧阳克学习治国理政,我们继续出去游历,除暴安良,你觉得怎么样?”
未花微微一怔,旋即展颜笑道:“陛下既有此想法,臣妾自是支持。只是陛下乃一国之君,这一走,朝中诸事需得安排妥当。”
羿奚仲李任点头称是。
“不错,我会安排好的。”
于是,他们召集重臣商议此事。
“各位爱卿,朕自周饶国归来之后,在皇后和各位爱卿辅助下勤于政事,虞朝各方面也都或多或少变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