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天空之中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正好击中了火树的树枝,立刻燃烧起来,而且燃烧的时间特别长。
运气真好,遇到燧木被雷电击中,有的枝条燃烧起来,燧人氏折下带火的树枝,立刻成为了一个火把。
于是,燧人氏又发现了新的火种来源,将其带回燧人国,成为新的火种。此后燧人氏经常在雷电多发的时间,悄悄来到雷泽,从燧木火树上取走火种。
但是,没有雷电的日子里,燧人氏也无能为力,只能无奈的等待时机,等待下一次雷电来袭时产生火种。
“你是谁?你怎么会在这里?”偶然有一天,燧人风昊突然在此发现了另外一个人,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
“我不是坏人,我叫华胥氏,是被雷公带到了这里,这个地方叫雷泽。”华胥氏见到燧人氏感到非常高兴。
在这个雷电多发的雷泽地区,他遇到了来自人族的华胥氏,他觉得华胥氏是人间天使,因为她实在是太美了。
传说,华胥氏是上古时期母系氏族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因踏雷神足迹,感而有孕,生伏羲。
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生帝于成纪。伏羲以木德继天而王,故风姓。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
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出生于华胥国,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也是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被誉称为人祖。
作为上古时期华胥国的杰出女首领,华胥带领远古先民们不断迁徙。华胥氏足迹遍布黄河流域,把先进的渔猎、农耕等文化传播到其他部落。
如此说来,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帝。由此可见,从华胥到炎帝、黄帝,华夏民族是一脉相承的。
在雷泽火树下,华胥氏和燧人氏相处时间久了,两人渐生情愫,华胥氏悄悄将燧木火树的火种送给了燧人氏。
“只要有我在,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获得火种,火树之下就是赤火灵石,它的灵气就是火精灵。”华胥氏说道。
有了华胥氏的帮助,火树燧木总能悄悄提供给燧人风昊梦寐以求的火种,让他获得了稳定的火种。
但是有一次,燧人氏来到雷泽火树之下,没见到华胥氏,天空异常安静,没有雷电发生,于是他只能耐心等待。
让他感到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目此树表,有鸟若鹗,以口啄树,粲然火出。此时,发现有鸟若鹗,用嘴去啄燧木,发出火光,燧木居然燃烧了起来。
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折枝相钻,则火出矣。燧人氏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就折下燧枝钻木而取出火种。
燧人氏开始探索人工取火的方式,木棒对着木头摩擦,靠摩擦取火。终于找到了钻木取火的方法,使中华民族的先人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
由于钻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于是人们便把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人尊为燧,称为燧人氏。
与此同时,洪荒大陆发生了巨变,魔犼兽族军团,以泰山圣境为根据地,逐步控制了华夏大地。
面对各种猛兽的频繁侵袭,人类的家园遭到严重破坏,大量人类流离失所,涌入了最后的安身之所燧人国。
中原大地渐渐被魔族蚕食殆尽,只剩下了会使用火的燧人国,在昏暗的大地上散发着微弱的光明。
燧人氏认识到野兽有怕火的天性,可以用火来驱逐野兽。利用这一原理,用火驱赶野兽,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
当时,原始人类发明了住房之后,随之就发明了门,用门封堵房子进口,防止野兽袭击人类。
但是,先民发明了半地穴式住之初并没有门,而是用火来作门,防止野兽进入房内,这个火塘就是最早的门。
如果单为照明和取暖,火塘的位置应该设在房子的中间,效果才最好。设在进门处,说明火塘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防止野兽半夜偷袭。
因此,每个半地穴式原始住房都有一个火塘,而且通常设在进门处。火塘的位置说明,那时的先民已经掌握了成熟的用火技术。
用火防御野兽侵袭,是原始人类在地面建房屋定居的技术保障,生存空间因此大为拓展。
燧人氏的燧明国,成为了人类世界的风水宝地,人类在这里安居乐业,不受魔族兽兵的威胁,因为他们会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