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文明初创(1 / 2)

中华文明奠基于伏羲时代,众多不可思议的发明创造,让伏羲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从高等文明穿越而来的人。

当时,很多事物都是未知的,而伏羲却创造了很多先进的文明,让人类的发展进程大大加快。

在文明长河之中,伏羲及其部族,有众多的发明创造,主要有画八卦、造书契、结网罟。

此外,还有取火种、养牺牲、作甲历、定嫁娶、创礼乐、制九针、立占筮、设九部、以龙纪官等。

正是伏羲领悟了天道,掌握了天地的奥秘,才让人类逐渐变得更加强大,成为了地球家园的真正主人。

因此,伏羲是人族世界里的观察家,思考者和践行者,是我国古代渔猎经济时期的代表人物。

同时,伏羲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一生善于发明创造,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伏羲不但解决了早期人类的吃饭穿衣问题,还让人类的信息交流更加快捷,而且学会使用各种工具。

传说,伏羲因为创造八卦,掌握了天时,指导人类进行生产生活,被人们奉之为天神,尊其为八卦祖师。

在神族安排下,龙马为女娲的兄长伏羲,送上了至关重要的河图,以启发伏羲发明八卦,参悟了天地奥秘。

与此同时,玄武也为伏羲送上了洛水龟书,让伏羲领悟了天道,掌握了太极八卦,拥有了强大的神力。

“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掌握天文地理知识,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伏羲急迫的说道。

“可是,光依靠口口相传,往往记录的效果不佳,而且还会产生很多错误。”女娲说道。

“是啊,结绳记事的方法需要改变了,不然的话,我们领悟到的天地规律,很难传播开来。”伏羲说道。

伏羲在传统的结绳记事过程中,发现信息传递的不方便,内容的不准确,发现了结绳记事的巨大弊端。

在伏羲氏之前,人们遇到什么事,都靠把绳子打结来记载,这样的形式就叫做结绳记事。

人们习惯于大事结个大结,小事结个小结,时间一长,也分不清哪个结,记载的是什么事。

伏羲找来了记事官,对一些分不清楚的结绳记事,进行询问请教,希望可以清晰分辨记录的重要事项。

可是,由于需要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多,专门负责记录的记事人员,也感到越来越吃力,无法分清楚每件事了。

看来通过口口传颂的方式,已经不能完成结绳记事,想要达到的目标了,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方式。

“我们人类的文明发展太快,每天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记录下来,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记事方式。”伏羲说道。

“最好能言简意赅,每个人一看就会明白,省的时间久了,就想不起来了。”女娲说道。

“你说的很对,越是简单好记,越有利于传播,我们先提炼一些简单的符号。”伏羲说道。

于是,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伏羲仰观天上的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闪,看地上会刮大风、起大雾,又观察飞鸟走兽。

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意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伏羲根据事物的形状,画出简单的图案,如日、月、山、水、云、火等,用以代替结绳记事,于是文字起源。

“我们统一使用某种符号,代表我们要表达的意思,但需要形成广泛共识。”伏羲说道。

“你总结的这些符号元素,很容易理解,让人们一看到它们就能够记得住。”女娲说道。

通过简单的文字符号,伏羲让人们的信息交流更加简单高效,表达形式比结绳记事更加多样快捷。

伏羲始画八卦,是对世界阴阳二分和变异规律的发现与概括,并抽象为符号加以表示的体现。

伏羲开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创造了最古老的人类文字,替代在绳子上打结的记事方法。

其实,伏羲造书契,就是人类文字的初创,标志着结绳记事时代的终结,和文字时代的来临。

书制有六:一曰象形;二曰假借;三曰指事;四曰会意;五曰专注;六曰谐声。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天下文字必归六书。

这种类似象形文字的符号,可以清楚的表达想要记录的信息,而且也不再跟结绳记事一般,开始有了多种表达形式。

原先的结绳记事,只能根据大小判断事情的紧急程度,对于想要表达的信息让人无法通过结绳方式快速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