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以龙喻道(2 / 2)

在社会民俗中龙既是吉祥喜庆的民俗标志,又是龙颜大怒发洪水、地震、雷电、降罪众生的兆应。

可见,龙文化深深积淀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层面,成为了中华民族深深的特色烙印。

“华夏神龙活跃在神州大地,龙图腾是所有人类的精神寄托,华夏大地的每个人类部落族群,都是龙的传人。”伏羲说道。

“我们要让龙族的力量,充斥整个华夏大地,只要是人类族群的子孙,就都是龙的传人。”女娲说道。

“人类军团在龙族力量的感召下,在战场上变得勇敢无畏,将龙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九天玄女说道。

随着伏羲部族的强大和迁徙,他们东进中原,建都于陈,其子孙遍布黄河流域及其南北地区。

伏羲部族从黄河上游迁入中原后,古代的“诸夏”及其同姓的若干夷狄,都是龙族团即伏羲的后裔。

如五帝时代的黄帝、颛顼、祝融等众多首领,北方的匈奴,南方的荆楚吴越各蛮族。

今天的蒙、满、苗、瑶、彝、藏、壮、布依、佤、黎、水、畲等各族等,都奉伏羲、女娲为始祖。

可见,在上古民族萌芽之时,伏羲就被大部分族群所认同,因而伏羲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始祖。

“龙族的血脉流淌在人类身上,让人类身上也具有了神龙的力量,拥有了龙的精神。”伏羲说道。

“龙族的力量强大,人类部落向来有幕强的习俗,人们崇拜龙喜欢龙,久而久之就成了龙文化。”女娲说道。

“我们人类军团,流躺着龙族的血统,勇敢无畏的龙的精神,让人类战士充满力量。”九天玄女说道。

龙族的诸夏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是伏羲创立龙图腾之后,形成的文化印记。

这里说的龙族,上指远古以龙为图腾的部落联盟,下指他们的世代子孙,即以龙为文化符号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龙,是我们大中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别于其他的鲜明标志,是我大中华的民族人文精神的艺术象征。

古往今来,中华儿女总是自豪地以龙的传人相称,都为是龙族的成员之一而感到自豪。

饮水思源,寻根问祖,势必要追思到有踪可寻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而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氏,无疑是最古老的祖先。

传说他织网罟、作稼穑、豢牲畜、画八卦、造甲历、制嫁娶、正姓氏、定人伦、设六佐、治九部。

创琴瑟、制礼仪等开物成务、肇启文明的远古文明贡献,综合评价他的人文始祖地位。

单就他同龙的最古老、也最密切的渊源关系来讲,他正是龙文化的开山鼻祖,因此也是当之无愧的龙的传人的创世龙祖。

不得不指出的是,《周易》通篇以龙喻道,流露出后人对首创先天八卦的龙师太昊伏羲氏的崇拜。

“太极八卦蕴含天道,是吸收河图洛书之后的智力成果,神族的天道就蕴含在神兽龙的身上。”伏羲说道。

对乾卦六爻的解释及最后的总结,通篇都以龙的不同际遇,来晓谕兴衰存亡的变化规律,和国君贤哲驾驭自然规律的成功之道。

从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到朝夕谨言慎行,以至或跃于渊、待机而发,再到龙飞在天、大展宏图。

最后达到极端、亢龙有悔,完整地表达出如何兴利除弊、争取成功的深刻哲理,让人感到醍醐灌顶。

最后总结,见群龙无首,吉。是说成功之人要牢记阴阳消长、物极必反的道理,好自为之,谁也不要利令智昏,才能大吉大利。

伏羲将龙图作为人族的旗帜和象征,对人类各部落有很强的团结和召唤作用,成为了人们内心的精神崇拜。

“人类有了龙图作为指引,就会自觉学习龙的精神,从而自觉遵从了天道。”女娲说道。

以龙喻道,是天界神族对人类的暗示和提示,伏羲领会了龙图的深意,成功稳固了自身在人类世界的地位。

曾经,地球这个新生星球上诞生的神秘力量龙族,帮助神族打败了魔族,龙蛋孵化的盘古,开启了洪荒世界。

龙族成为地球力量的代表,居于强势地位,后来诞生的人族,正是受到了神族和龙族的青睐,才最终成功崛起。

“能够获得龙族的帮助和眷顾,是我们人类最大的幸运,也是力量之源。”伏羲说道。

人类作为龙的传人,从龙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让人们也得以启蒙开智,间接领悟到了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