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碧霞元君(1 / 2)

太昊伏羲为东岳大帝,他的女儿碧霞元君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成为护佑泰山圣境的天神。

泰山神之女碧霞元君因坐镇泰山,在天界神族被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中国民间威望很高,俗称为泰山奶奶。

之所以叫碧霞元君,碧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是对道教女神的尊称。

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碧霞元君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乐善好施。

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

同时,还可以让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

中国民间传说的碧霞元君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人们不辞劳苦登上泰山绝顶,向其祈祷,许愿还愿,因此泰山上香火不断。

碧霞元君信仰体系的核心是主生思想,死生亦大矣,上山求子十分灵验,许愿之后,还要爬泰山还愿。

碧霞元君的道场是在北方地区的tA市的泰山,泰山是五岳之尊的东岳,是着名的道教名山。

泰山之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泰山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

五岳之中泰山为东岳,东方是太阳初升的地方,按五行属木,一四时为春,五常为仁,八卦属震,二十八宿为苍龙。

东字从木,日在其中,甲骨文中木与桑通,故有日出扶桑之说,东方的扶桑树所在的地方,成为太阳升起之地。

东岳泰山是风水宝地,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也;仁乃天地大德;震与苍龙则是帝王出生腾飞之地。

东方主生的思想就具体到泰山,泰山还成了天地大德、帝王腾飞之地,因此古代帝王争相来泰山封禅祭拜。

碧霞元君出于泰山信仰,很自然地继承了东方主生的思想。泰山位东土,察木德,而玉女坤质为水,助生成之功,所以十分灵验。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之南,天街东首,北依大观峰即唐摩崖,东靠驻跸亭,西连振衣岗,南临宝藏岭。

碧霞祠是道教着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

祠为二进院落,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

碧霞祠大殿为五楹,九脊歇山式顶,瓦垄三百六十条,以象周天之数。盖瓦、鸱吻、戗兽、大脊等均为铜铸。

整个大殿雕梁画栋,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布局严谨。

泰山上经常有日照金山的奇特景观,让这里的宫殿,在睛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蔚为壮观。

泰山区域面临四大僵尸王的猛烈进攻,天神四灵布下了四灵大阵,将僵尸军团困在法阵之内。

可是,由于四灵法阵的缺失,原本被镇压在法阵之内的魔犼,却趁机得到了一个逃离法阵的绝佳机会。

魔犼趁着四下无人,悄悄挣脱了大阵的束缚,从法阵正上方的薄弱之处,飞身逃离了出去,潜入了龙宫之中。

此刻,伏羲化身泰山神,暨东岳大帝,来到了幽冥地府,重新理顺了幽冥界的秩序,让已死之人转世投胎。

与此同时,女娲娘娘带领九天玄女和泰山玉女,趁着双打大战的间隙,率领部分人族军队,孤军奋战挺入了泰山腹地。

这里的泰山龙洞,曾经是魔族军团的大本营,也是魔犼盘踞的栖身之地,更是魔族逃离地球的必经之地。

“魔犼终于得逞了,利用僵尸军团制造的混乱,趁机逃离了法阵的束缚。”女娲说道。

“我们人类军团不能让它轻易跑了,在世间作恶多端,还想拍拍屁股走人。”九天玄女说道。

“这里有天神四灵,对付僵尸军团足已,我们赶快去追击逃走的魔犼吧。”泰山玉女说道。

此时,魔族负责守卫泰山龙宫的魔兽士兵,在女娲、玄女和玉女的犀利进攻下,节节败退,且战且退。

女娲娘娘带领大家乘胜追击,沿途将负隅顽抗的魔族士兵打的落花流水,很快便收复了龙宫大部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