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国泰民安(2 / 2)

除此之外,还教会了人们狩猎技巧和农业知识,带领人类从采集渔猎时代进入到了农耕文明和畜牧业时代。

伏羲氏命阴康氏主农田,命大庭氏主屋房为民居住。伏羲氏带领上古先民过上了农业定居生活。

一日,伏羲在巡视领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处茅草屋,与众不同的是,这个屋顶栖息着一只灵兽。

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形象,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

嘲风有着吉祥寓意,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

嘲风的安置,使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这只灵兽大大启发了伏羲,将房屋形成聚落,人类开始建造可以舒适居住的房屋,居住条件越来越好。

人类不但能够建造半地穴式的建筑用来保暖和避免野兽侵害,而且可以建造大型建筑,形成聚落。

伏羲氏族时代,人类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甚至有了由主室、东西侧室、后室、门前附属建筑四个部分,构造而成的复杂建筑。

有了早期房屋雏形,外观为搭建的草棚,内部有窖穴和灰坑,房迹平面呈圆形和椭圆形,均为半地穴式建筑。

一大片地面光亮平整、坚硬牢固的区域,被人夯实的地面,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史前建筑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这座结构复杂的史前建筑,是何等的宏伟壮观,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殿堂建筑,它是整个氏族或部落联盟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

伏羲带领人族,种五谷转向农耕,并开始尝试种植黍,以及油菜籽等各类农作物,种类极其丰富。

黍,现代人一般称作糜子或黄米,而油菜籽,正是油菜的种子,这很有可能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种子。

伏羲带领的先民们,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渔猎部落,而是定居在此,开始发展农业的古老民族。

在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人类在精神上便有了新的追求,乐器和音乐,便是在这时候诞生的。

太昊作荒乐,歌扶徕,咏网罟,以镇天下之人,命曰立基。

斫桐为琴,绳丝为弦。弦二十有七,命之曰离徽,以通神明之贶,以合天人之和。

桑为三十六弦之瑟,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而乐音自是兴焉。

伏羲制造琴瑟,作唱乐曲,他发明了一系列的乐器,又创作了歌谣舞曲,将音乐舞蹈带入远古人类的生活。

当时,尤其是畜牧业的出现,人们不再为温饱而担忧,便开始追求提高精神生活的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伏羲用黄土抟成梨那样大的泥团成埙,发明了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了乐曲歌谣。

传说伏羲见凤集于峄阳孤桐,听到凤凰的声音实在美妙,便将孤桐截下,乃象其形制作了琴瑟,将音乐带入到了人们的生活。

伴随伏羲的女娲也成了音乐达人。女娲为了让人类能更快乐些,也制造了一种叫笙的乐器。

笙一吹便可以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它的形状像凤鸟的尾巴,有只管子,插在半个葫芦里。

女娲把笙送给孩子们,一吹起它,孩子们便会禁不住跟着音乐的节奏手舞足蹈起来,有了笙,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了。

女娲制造的笙,时至今日还有人在吹奏着。在我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中,这种笙与青年男女们的纯真爱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每年春天,当桃花盛开的时候,在月光明媚、晴朗无云的夜晚,人们便来到平坦的地方。

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吹起悠扬的芦笙,围成圈子,唱歌跳舞。

他们若是两人对舞,男的吹着芦笙在前面引导,女的摇着响铃在后面跟随,跳到情投意合的时候,便成了最亲密的伴侣。

人祖伏羲完成了在人类世界的使命和任务,成为了神一样的存在,受到人们的敬仰和顶礼膜拜。

人类世界在伏羲的治理下,焕发出生机盎然的勃勃生机,各项社会制度逐步得到建立,人类文明程度大幅提高。

伏羲这样显着的成绩,得到了天界神族的充分肯定,等待他的将是丰厚的褒奖,被封为东方青帝,位列五方天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