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新八卦(2 / 2)

又几天后,这个传闻传到了陈浪的耳朵里。

打听了一下,闹事的老爷中居然有黄家人,高家人。

还有那个蒋敬,祝家的管家。

这厮居然也在?

陈浪好悬没笑岔气。

“还我河山”起初的批发价是10两银子一瓶,后来一段时候“市场不景气”,降到了5两银子一瓶。

即便如此,平均每日批发出的数量也十分有限,不超过30瓶。

而这少的可怜的订单数里,有一半的来源居然是拱宸桥的郑氏酒铺。

郑氏酒铺的老板郑贵庄是“还我河山”的铁杆粉丝。

当初他的酒铺订了100瓶“还我河山”后,差点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倒闭。

幸好后续订购的几批,陈浪都愿意给他赊账,才渐渐的把酒铺再次盘活。

生意也越发的好了起来。

陈浪一连在家中笑了好几天。

他手下的那些精兵强们将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一时间集贤书苑内充满了愉快活泼的气氛。

紧跟着,又有好消息传来。

那些街头免费送小杯酒给人品尝的伙计带回了消息,很多人向他们打听“还我河山”在哪里可以批发。

渐渐的,聚贤酒庄就多了不少前来拜访的陌生客人。

沉寂了很多天的李诚浦一下子忙的不可开交了起来。

“还我河山”的行情一路看涨。

批发价从5两,一路飙升到12两,翻了一倍多。

由于前面一个多月李诚浦一直在“免费送酒”,所以没有多少库存。

但这些酒行的老板们说没有关系,可以提前付款订购。

结果李诚浦在一天内就收到了超过一万两银子的订单。

把小酒坊老板出生的李诚浦吓的够呛。

在陈浪的关照下,给郑氏酒铺优先供货,并且三年内,批发价仍旧按6两一瓶算。

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看郑氏酒铺顺眼。

而之前故意压他价的几家大酒行,如鸿兴酒行等,当他们出现时,陈浪本来想把他们直接撵滚蛋。

但感觉这样是不是太“小气了”点,才不情不愿的同意与他们合作。

至于他们“豪横”的提出愿意承包聚贤酒庄的所有出货量,则被陈浪一口回绝。

陈浪表示全部“一视同仁”,出货量不足的情况下,所有前来批发的酒行无论大小,数量都是均分。

陈浪的“傲慢”把这几大酒行的老板气的鼻子都歪了,当场翻脸,说不再与聚贤酒庄合作。

永远也不会。

并扬言,没有他们的支持,聚贤酒庄绝对做不长。

陈浪又差点笑岔气,他告诉那几个老板,不合作就乘早滚,别tm那么多废话。

...

黄仲先在家中独坐。

因为极其郁闷而不愿见人。

他在心里翻来覆去的盘算着最近半个多月以来发生的事情。

怎么会这样?

根本没能把陈浪那小子怎么样,却惹了一身骚。

一个远房的侄子也因此丧命。

自己还亲眼见到了尸体,死的太惨了,脸部被打烂,脑浆都出来了。

弄的他连日来心惊肉跳,还做噩梦。

最可恨的是,府衙居然并不打算追究陈浪,追究那些流民。

其实黄仲先在黄家的地位并不高,他在黄家老一辈兄弟里排行第五,“学历”只是秀才,能力也并不怎么突出。

黄仲先与高家高宣保有些交情,最先得知陈浪有折扇和玻璃杯这种俏货。

尤其是玻璃杯,简直就是奇物。

黄仲先立刻断定这玻璃杯是“洋货”,但来源却完全不清楚。

卖洋货,那就是和他黄家抢生意。

如何能忍?

要么掐死,要么吞并,绝不能让任何人在自己的卧榻之侧酣睡。

于是黄仲先向黄家“高层”提出请求,由他去搞定陈浪。

黄家高层之所以派他去跟陈浪交涉,是因为在黄家看来,虽然有玻璃杯这种奇物,但陈浪仍旧只是个小角色。

小角色当然不需要让大人物去对付。

随后,在黄家的“运作”下,陈浪的两处生意都被查封。

陈浪也被抓了起来。

所以,黄仲先才如此得意忘形,要安排个宴会,来庆贺一下。

然后,再去大牢内,让陈浪乖乖就范。

一切都很完美。

可是结果,却接连大出意料之外。

最丢脸的是,几大家族的头头脑脑集体耍酒疯。

让陈浪“炒作”了许久的“还我河山”火了!

每日订单过千两银子。

比陈浪之前的折扇,玻璃杯等生意加一块还要“来钱”。

而这一切,居然似乎是自己一干人等“一手推动的”。

简直就是为仇人做了嫁衣。

这种荒谬感,让他吐血抓狂。

不光是他,黄家“高层”也看到了这一幕。

高层们并没有多批评黄仲先,因为,那姓陈的年轻人太诡异了。

黄家低估了他。

不过很简单,多花些力气,再多了解一些不就得了。

让那小子多活几天,到时候让他死的更惨!

好教他知道惹怒我黄家,后果会有多么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