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两成(2 / 2)

大唐龙之崛起 涅天柽 1504 字 1个月前

“陛下英明……”众人马上跟着说道:

“父皇!不管是那些人不学无术还是说他们真的满腹经纶不愿意被朝堂所用,至少此次科举出现了问题这没错吧!”李恪说道:

“殿下想说什么?”一直默不作声的魏征问道:

“科举以后肯定要改革的啊!毕竟各位大人没有看到问题吗?”李恪问道:

“殿下说的是!尤其是这糊名制就很好,哪怕是批阅卷子之人也不知道批阅的是谁的卷子,而且还有出题方面,自然不能让出题之人提前跟人见面了,所以殿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房玄龄问道:

“当然有了,以后出题就不劳烦任何人了,所有的考题都由父皇亦或者说以后的皇帝亲自出,也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漏题的问题不知道各位大人以为如何?”李恪问道:

“殿下,陛下也是日理万机的,而且陛下的才学……怎么可能将题目出的面面俱到呢?所以微臣以为这不太好吧!就算陛下参与出题也要带上几位当世的大儒吧!”曹洪明等人一听马上都皱眉了然后他出来说道:是的这家伙是演技在线的好不!亦或者说他之前给众人出的主意啊,谁出题都不要紧,因为只要将所有有能力出题之人都给笼络住,然后将题目给他们说实话就算当着李世民的面那些家伙出题,题目也可以轻易的泄露出去不是吗!

“是啊殿下,这陛下……”王珪话音未落李恪说道:

“面面俱到?为何父皇出的题目要看面面俱到呢!以后父皇会根据自己在治理大唐之时出现的问题出题不是很好吗!而且科举是三年一次啊!这三年之间也许有很多朝廷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亦或者说解决了一小半一大半的问题,以及解决的不尽人意的问题,父皇将这样的题目当成科举考题不好吗!本来这科举考题就没有一个正八经的范围吧!那么为何要出之前各位大人出的那些之乎者也样的题型呢?”

“不是吧殿下,你的意思是以后出题都是出朝堂上解决不了的题目吗?”房玄龄吃惊的问道:

“为我大唐朝廷选拔人才,难道选拔的是会背诵之乎者也之人吗!之前的考题本王也看过了,亦或者说这两届的科举考题本王也看过了,说实话你们出的题基本上都是儒学那些之乎者也,可问题是那些东西对于治理大唐有什么用?所以本王的建议是出一些实例题目让举子们帮忙解决啊!能解决的难道不是我们朝堂要找寻的人才吗?难道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办法有问题吗?”李恪问道:

“不拘一格降人才?哈哈哈这话说的不错,而且朕也以为朕出题也是应该的,毕竟为朝堂为大唐选择可用之人吗!之前朕没有想那么多,想到的就是去推广科举制度,现在看来呵呵呵!科举制是推广开来了,但是中间的问题也太多了,所以糊名制跟朕出题是必须要实施的,而且朕不追究这二次科举之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了,毕竟各位爱卿的意思是那些人二次科举看到同样的题目不愿意答题了,可……是所有人都一个想法吗!还是说有人滥竽充数了!朕以为如果朕将他们都抓起来好好审问一下恐怕会有意外收获的,毕竟朕以为五成高中举子之中不会所有人都一个想法的,所以……朕不追究这事了,可以后科举的事情也要听朕的没问题吧!”李世民说道:是的虽然没有借着这事办了他们,可李世民前期也投入了不少,既然他也给了世家好处科举才如期进行了,那么他的好处不会要回来可同样的科举吗!以后就要按照李世民的想法去办了!毕竟如果大家还不同意李世民就抓人严审了,因为说辞是说辞对吧!那么多人总有人扛不住的不是吗!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利益交换了,直到这一刻在李恪的帮助之下李世民才算彻底的将科举制攥在了自己手里,否则让那些人胡搞寒门学子还是没有出头之日不是吗!

“……微臣等附议!”其他人彼此看了一眼后都说道:是的他们也不想节外生枝了!毕竟这事经不起查,而且那些纨绔子弟呵呵呵!真要是有人吐口了大家都要死,所以眼下的结果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不是!

“既然如此,那么此次科举中剔除了那些永不录用之人,将会有其他人填补进去,如此一来两次科举最终高中之人,朕让人重新屡清楚之后在放榜,后面的两次科举虽然延期但是也都要按照朕的意思去办了!糊名制跟朕出题也就直接用上了,如果还有问题恪儿帮忙监督,到时候继续更改,改到科举制没有瑕疵为止!”李世民说道:

“儿臣遵旨……”李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