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本奏折,还是有关起义的。
雍州牧百里奚上奏,颖州有李自成起兵造反,已有百万之众。
颇为玩味的是,上面没说要请求增援,也没说雍州会如何处理此事。
满朝文武这么多历史上的帝王中,要说最让李义忌惮的,除了四征将军外,就数还未现身的嬴政了。
对方可是被明代思想家李贽真正誉为“千古一帝”的存在。
正因为雍州有嬴政镇守,所以他们一点都不慌?
连续三本奏折全是起义的,李义感受到了整个大周的风雨欲来之势。
——
翌日,太极殿。
五更天,又到了小朝日的日期。
李义的边上除了宫宝田外,又换了一个手拿战斧的武将。
此人没有戴黄金面具,他的眼睛大得吓人,看起来有点紧张,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殿下的文武大臣们。
好像哪个大臣稍有僭越之举,他就会拿手中战斧砍过去似的。
此人正是城门守将杨大眼,他被李义临时征召为护卫。
他是第一次站在太极殿上,这种俯视满朝文武的感觉,很难不让人激动。
而下面的大臣们,则在腹诽,天子是在赤裸裸地展示实力吗?
现在连这位看起来不同常人护卫的面具都不带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刘瑾喊道。
“皇上,臣李鸿章有事启奏!”
李鸿章率先出列道。
姓名:李鸿章
所属:李义
忠诚:70
……
不错,自太后向他投诚后,这个李鸿章也算归顺了他李义。
就是忠诚有点低,看来私下里得找对方好好谈谈。
“自禁军出征以来,皇上忽然下令所有城门只进不出,导致下面怨声载道,民怨沸腾,敢问皇上,会何时解除此令?还有,臣听闻城外被押来了三四万俘虏,敢问皇上这些俘虏的身份,皇上会如何处置他们?”
他这两天被这两件事弄得头昏脑胀、不胜其烦。
虽然太后已让他今后要对天子言听事行,但身为京兆尹的他,询问这两件事也算是职责所在。
李义刚想说话,耳旁却传来一声系统声:
“叮,恭喜宿主麾下军队,成功击败和归顺一万神策军,特此奖励一万神策军转换卡。”
是归顺不是俘虏了神策军,鱼朝恩发挥作用了?
看来皇后的那支五万人马要么已经战败,要么也离败亡不远了!
“有图谋不轨之人,竟在京城外,京畿重地私屯大军,故朕派遣大军前往剿灭之,为了以防消息走漏,朕才下此令!”
“至于城外的四五万俘虏,只是第一批而已,等后续所有俘虏到齐后,再由朕统一决定。”
李义气势十足,面露威严道。
“啊?!京畿之地还有人私屯大军?”
“谁如此大胆,竟敢在京城外暗藏精兵?”
“对方藏了多少大军,对京城有何图谋?”
……
绝大多数大臣们顿时炸开了锅,都对这事讨论了起来。
只有武将上首位的四人,安静又面无表情地站在那。
很多人顿时回过味来,城外的私军是这四家征军府的?
众大臣越想越觉得有可能,顺带着打量四人的眼神,也开始变得幸灾乐祸起来。
“城外共有六支敌军,属五方势力,共计二十二万人马,眼下,朕已经歼灭其中五支敌军,剩下那支也在苟延残喘,用不了多久,朕就会全歼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