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好人就该发财(2 / 2)

是啊,其实钱花花打心底里还是希望,平安无事国泰民安。

只有社会平稳了她才能好好地搞点不正经的生意赚钱嘛。

有句话说得好饱暖思淫欲,首先得饱暖了她这生意才好做哇。

“那些个商人又不是傻子,你当他们拿着钱做慈善?”。

金公公也多里几分同情心:“那些个百姓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但这和我们收这么多粮食有什么关系,咱们这是京城,难不成还怕没有粮食”。

钱花花真想给这金公公一脚:“你不是老你也不是井底之蛙,你只是单纯的蠢”。

金公公伤心了。

“钱妈妈我只是觉得你这事做的不厚道,你明明知道老百姓苦冬季没粮食,还如此大肆收购,那他们岂不是跟更难捱,我当年就是家中实在是没办法了才净了身把我送入宫”。

“妈妈你别看我是个阉人,想当年我也是险些考上了秀才的,我那老夫子多次言说我有举人之姿”。

“你怕是被骗了吧?”。

钱花花一句一句往金公公的心窝子上边戳,金公公是一句话也聊不下去了。

走,我走的远远地以后也不想再和你说话了。

“我交代的事记得好好办哈————”

都一个老男人了还如此玻璃心。

金公公走后梅花的手搭在妈妈的肩膀上不轻不重的揉捏着声音如小河流水听的人舒服极了。

“妈妈让咱们百花极乐酿酒院子也屯了那么多粮食,到底是何意?梅花不明白”。

“我知道妈妈和那些商人不一样,商人大多都重利,但妈妈你不是”。

尽胡说八道,她哪点表示她不爱财了,她比谁都贪财的好吗?

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寸步都难行。

她手里那么多人屯着粮有安全感罢了,再说到时候一倒手能翻几倍。

“小梅花啊,那是你没看清妈妈我的本性,就算是我不收,到时候别的商人也会收,这件事我做与不做百姓的处境都不会改变,所以咱们为什么不好好赚一笔呢是不是?”。

梅花也没反驳,轻飘飘的看了一眼妈妈。

妈妈贯是会口是心非。

妈妈才不是那种面目可憎的恶鬼,在她的心里妈妈永远都是最好的人,若不是妈妈好又怎么会收留这么多乞丐,又怎么会把百花极乐丢给她,自己在见仙阁没日没夜的苦干那么久,又怎么会创办慈幼院。

虽然妈妈每次说都是以利益为目的可最终的好处却确确实实的落实在了那些可怜人的身上。

妈妈千般好万般好。

想着想着梅花的感情就动容了起来手指上的劲也大了。

捏的钱花花生疼。

“哎哎哎,轻点轻点,你吃菠菜啦”。

钱花花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帮助王家糕点进行宣传,特别是把他们对慈幼院捐款的事情大夸特夸,现在京城大街小巷都传颂着王家夫妇两个的好名声。

不用钱花花自己特地搞小动作,便有京城当中的读书人把秀珍斋掌柜的对王家糕点铺的那些个讽刺之语大肆批判。

文人的笔杆子宁折不弯,就算是秀珍斋背后的东家也压不住这股子火,顿时秀珍斋骂声一片。

听说那生意是一落千丈。

而王家铺子门前络绎不绝,有的人特地从京城的另一边赶过来买,本来生意萧瑟的王家糕点铺子,一下子就活起来了。

王家那三公子立马便在京城各处开了好几家王家糕点的分店,那店小二如今也是分店的小掌柜。

王家那老两口经常给慈幼院送来糕点,这些孩子们别提多高兴。

这名声对于当官门户的影响力可谓是颇大,因为这老两口的好名声,王家那大儿子还升了官。

可谓是多喜临门。

但钱花花就愁了,那王家糕点夫妇两个看上自己了,特别是那老夫人隔三差五就来找自己,每次来都得带个儿子,这回大儿子也不避讳了。

说她是什么旺家之女,入门大福。

就连那王掌柜的也不阻止,默认老伴这些行径,要真能把人捞回来,那赚大发了。

王家三位公子吓得立马找着了媳妇,王家的喜事是一连接着一连。

为此王家夫人还亲自来烟柳巷子请了一尊钱花花的神像回去供着。

一个月就让钱花花搂了好几回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