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条鞭法(2 / 2)

放心,我会永远记得你的,至于去哪我还没想好,走到哪算哪吧。

但应该会去南方,早就听闻烟雨江南犹如仙境,才子佳人无数,我已神往已久了。

你也放心,每年我肯定会回来看你一两回。”

庞振脸上已经露出焦急之色,急忙说道。

“不行,你不能走,起码在我这把老骨头入土之前你不能离开。”

“啊?”

庞振似乎也发现这话有些问题,立刻解释了一下。

“老夫如今也只有你一个好友了,你若是走了,谁陪老夫喝酒?谁陪老夫钓鱼闲聊?

你的时间还很多,但老夫已是快八十之龄,说不定哪天醒来就没了。”

“这……”

李卓露出为难之色,庞振说的也有道理,别看他现在精神矍铄,可毕竟到了此岁数。

万一自己一走,成为永别,心中也定会无比遗憾,可是自己的情况又不能忽略。

思索片刻后,李卓叹了口气。

“此事先不说了,我若是当真要走之时,定会提前来和你说一声……”

接着二人又和往常一样,一边喝酒一边聊起了国家大事。

不论是哪个时空的男人,也不论什么岁数,酒一喝多都喜欢聊这方面,更何况这是二人都喜欢的共同话题。

酒醉之后,李卓直接在此休息,一直到傍晚时李福才将他叫醒。

“老庞,你在写什么呢?”

端着庞德煮的醒酒汤,李卓发现老头在纸上写写画画的,好奇之下就走了过来。

“一条鞭法之改革”

看到这几个大字后,李卓惊了一下。

“老头,你把它写下来干嘛?就是我们之间的闲聊之言而已。”

此法正是他们喝酒时所说,是由“摊丁入亩”话题引申出来的。

而一条鞭法,是明嘉靖九年时,时任武英殿大学士,内阁次辅的桂萼首次提出。

后于万历九年时,由内阁首辅张居正完善之后全面推广。

摊丁入亩,在大庆解决的只是税的问题,但大庆除此之外,还有赋和徭。

具体来说便是赋税徭役,这三者是压在古代农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便是将这些还有其他杂征,汇总为一条,合并收为银两,具体按照田亩折算。

更具体一些,可分为三条。

第一,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平均。

此法和摊丁入亩相契合。

第二,统一赋役,限制苛扰,让税赋趋于稳定。

因为信息交流的限制,古代许多地方官员,喜欢巧立名目,强征百姓除田役之外的加派,比如方物,土贡一类的。

为了他们的官声劳民伤财,此法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

第三,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很简单的道理,如今的大庆百姓,他们除了要交田税,也就是银子之外,还有田赋,便是粮食稻谷一类的。

一些贪官便用此来做文章,比如农民明明缴了十斤粮食,他的器皿却只有八斤,以此给农民增加了沉重负担。

有了这条后,就可以将税,赋,徭,结为一体,此后都可以用银子来缴纳。

身为历史经济学教授的李卓,对一条鞭法自然不陌生,它就是上承唐朝的两税法,下启清代时期的摊丁入亩的作用。

当时庞振提到摊丁入亩的一些问题后,他就顺带着将一条鞭法和他介绍了一下。

告诉庞振,想要将摊丁入亩推行下去,首先要将赋税徭役一体化银来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