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玉枢捋了捋胡子,“幸亏还有去病在,若是不然,我保准被你这个臭小子气死。”
“院长,这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题何解?”
辛去病看的正兴起,忽然被书结尾的一道题给难住,随即把书递过来。
汤玉枢尴尬的接过书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题目。
然后汤玉枢发现,自己也不会这样题目。
不过在自己学生的面前,自己怎么能说不会呢。
于是汤玉枢发挥大儒级别的心神,在心里开始默算起来。
一雉三十四兔,共一百三十八足。
两雉三十三兔,共共一百三十六足。
......
“十二只兔子,二十三只鸡。”纪衡懒洋洋的说道。
“此题应为:二十三雉十二兔。”
与此同时,院长也脱口而出。
辛去病埋头一算,随即欣喜道:“没错,就是二十三雉十二兔。”
“咦,不对,纪兄,你的答案好像跟院长的一样啊。”
汤玉枢也发现了,这臭小子的答案跟自己只是顺序不一样。
藏拙,又藏拙。
“你小子。”汤玉枢右手一拧,把纪衡的右耳捏住。
“院长,疼,疼。”
“我叫你藏拙是让你在外面藏拙,不是在自己家里藏拙。”
“你小子,专门跟我对着干是吧。”
纪衡嘿嘿一笑,“瞧您这话说的,我这不是看您憋不出答案,才说的。”
这话一说,汤玉枢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小子,说说吧,这题你是怎么解的?”
纪衡眼珠子一转,“院长您先说说看,您是怎么解的这题目。”
好小子,还想看我出丑。
“这题目啊,我以前略有涉猎,具体过程已经忘了,不过这答案,我倒是牢记心中。”汤玉枢淡淡的说道。
辛去病转头看向纪衡,“纪兄,那你是怎么解题的,能否与我说说?”
“唔。”纪衡沉思一会儿:“以我的能力,只能考虑到三种解法。”
辛去病听完立马带着期望的眼神看着纪衡。
我就说纪兄这种天骄一定会没问题的。
我连头绪都没有,纪兄居然已经有三种解法。
纪衡真不愧是辽东的天才。
“这第一种解法就是假设笼子里的全是鸡,那会有多少只脚?”
辛去病略一思考,“七十只脚。”
“嗯,那总共是九十四只脚,那多出来的二十四只是谁的?”
辛去病灵光一闪,“是兔子的。”
“但是一只兔子四只脚,比鸡多两只,也就是说,这多出来的二十四脚是属于十二只兔子的。”
“那按这么算,就是有十二只兔子,一共有三十五个头,就是说鸡有二十三只。”辛去病兴奋的自言自语着。
纪衡点点头,“没错,换个方法,假设里面全都是兔子。”
“那就是有一百四十只脚,但是实际上只有九十四,少了四十六。”
“而少的这些就是鸡的脚,也能推算出鸡有二十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