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王祭天地,燕军开拔(1 / 2)

己时近半。

千名玄甲营铁浮屠骑兵如一尊尊巍峨铁塔般。

整齐划一地矗立于校场点兵台下方。

许奕立身于点兵台之上,不动声色地环顾四方观礼台一周。

见四方观礼台之上无论达官贵人、世家家主也好。

亦或者寻常百姓也罢,无不面露动容之色后。

许奕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极浅,但却极其意味难明的笑容。

“诸将入校!”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再度沉声下令道。

“燕王有令!诸将入校!”

“燕王有令!诸将入校!”

“燕王有令!诸将入校!”

其令自传令兵之口层层传递,飞速响彻于校场内外。

与此同时。

四方观礼台上因玄甲营入校而产生的震耳嘈杂声。

自传令兵纵马狂奔的那一刻起。

宛如潮水般飞速退散而去。

不多时。

隆隆马蹄声再度自东方校场轰然响起。

辛思玄、董兴、叶国禄、牛元衡、张俊松、汪敬伯等一众将领。

除传令官汪敬伯以及先登营斥候曲曲长张俊松二人外。

余者无不身披铁浮屠重甲。

而在诸将身后奔袭而至的则是由问心百卫以及赤血卫两大暗卫组织组成的两百亲卫军。

近半刻钟后。

辛思玄、董兴等一众将领翻身下马、越众居前。

“陷阵营。”

待辛思玄、董兴等一众将领归位后。

许奕身躯笔直地立身于点兵台之上,沉声点兵道。

“陷阵营在!”

千五百名陷阵营士卒闻言高举手中兵刃齐声应道。

“先登营!”

许奕再度沉声点兵道。

“先登营在!”

两千五百名先登营士卒闻声高举手中兵刃,整齐划一地朗声应道。

“玄甲营!”

许奕目光越过先登方阵望向玄甲方阵,随即沉声点兵道。

“玄甲营在!”

千名巍峨铁塔闻言高举手中兵刃,整齐划一地朗声应道。

一时间。

玄甲方阵中甲片撞击声不绝于耳。

直听的四方观礼台上下一众有心投身军伍之人无不紧握双拳、面色涨红。

“辛思玄何在!”

许奕立身于点兵台之上,沉声点将道。

“末将在!”

辛思玄闻言出列半步,面朝点兵台重重抱拳应道。

“蛮夷自擅!时犯边境!”

“掳我百姓!毁我城池!”

“孤燕王奕!”

“今日!今时!今刻!”

“奉帝命!兴兵以讨蛮夷!”

“汝为孤之左膀!可愿代孤领兵出塞!”

“以蛮夷之血!护我大周子民!卫我大周荣耀!”

许奕身躯笔直而立,沉声相询。

“末将辛思玄!”

“愿代吾王领兵出塞!”

“以蛮夷之血!护我大周子民!卫我大周荣耀!”

“纵战死塞外!马革裹尸!末将亦在所不辞!”

辛思玄面朝点兵台,俯身重重抱拳行礼道。

“取孤大纛来!”

许奕闻言沉声下令道。

“传燕王令!取王大纛!”

“传燕王令!取王大纛!”

“传燕王令!取王大纛!”

其令层层传递,飞速响彻于校场内外每一处角落。

与此同时。

战鼓声再度轰然炸响。

数名身披明光甲胃的士卒于低沉且激昂的战鼓声中。

肩抬一杆大纛,脚踏整齐四方步。

自校场东方徐徐行来。

“领兵校尉辛思玄!”

待大纛行至点兵台前。

许奕沉声点将道。

“末将在!”

辛思玄面朝点兵台,俯身重重抱拳道。

“接纛!”

许奕沉声下令道。

“末将谨遵王令!”

辛思玄再度俯身重重抱拳行之一礼。

礼毕。

辛思玄起身走向数名身披明光甲胃,临时充做仪仗士的数名士卒。

随即双手自数名明光甲士手中接过大纛。

数十息后。

辛思玄双手托举着沉重大纛,不徐不疾地复归原位。

“立纛!”

待辛思玄复归原位后,点兵台之上的许奕再度沉声下令道。

“遵令!”

辛思玄俯身行之一礼,随即将手中大纛重重立于大地之上。

随着纛杆重重矗立于大地之上。

纛杆之上那面上绘偌大燕字、四周青龙环绕的纛旗瞬间迎风铮铮作响。

辛思玄单手持纛,面朝点兵台弯腰低头行之一礼。

“末将辛思玄!蒙王厚爱,赐予王纛!”

“今!辛氏思玄对天起誓!”

“纛在人即在!纛毁人即亡!”

辛思玄缓缓起身举手向天,面容极其坚毅地起誓道。

“请三牲!”

点兵台之上。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再度下令道。

“燕王有令!请三牲!”

“燕王有令!请三牲!”

“燕王有令!请三牲!”

其令自传令兵之口层层传递。

飞速响彻于偌大校场内外。

不多时。

十余名身披明光甲胃,临时充做仪仗士的士卒抬着桉牍、香炉以及三牲等贡品行至点兵台前。

所谓三牲,即牛头、羊头以及猪头。

十余名明光甲士摆放祭品之际。

许奕及一众将领不徐不疾地走下点兵台。

不多时。

三牲祭品归位,清香烟火亦已鸟鸟升起。

许奕立身于祭桌之前,神情严肃地整理着衣衫,静待着吉时到来。

“吉时已至!”

“王祭天地!”

“祈佑我军!”

一刻多钟后。

一身崭新宦官袍的前燕王府奉承司奉承官左胜元一挥手中浮尘朗声道。

许奕闻言踏步上前,面朝祭台行三拜九叩之大礼。

三拜九叩过后。

许奕自身旁宦官手中接过三柱清香,双手高举于眉齐平。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

“集地之灵,降甘风雨。”

“各得其所,庶物群生。”

“各得其所,靡今靡古。”

“维予一人敬拜皇天之祜,薄薄之土。”

“承天之神,兴甘风雨。”

“庶卉百物,莫不茂者。”

“既安且宁,敬拜下土之灵。”

“上祈天地。”

“蛮夷自擅,屡犯边境。”

“掳吾子民,毁我城池。”

“坏我河山,阻我祭祀。”

“孤,大周燕王奕。”

“今,奉我大周皇帝令。”

“兴兵以讨蛮夷。”

“特上告皇皇上天,下告下土之灵。”

“祈皇天后土,佑我大周大好男儿。”

“临阵神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祈皇天后土,佑我大周大好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