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信使抵京,正德独断(2 / 2)

以及为何将相邀之地定在与靖安司隔街相望的望仙楼。

长安城光德坊望仙楼三楼天字第一号雅间内。

待荀家子弟将手中酒水一饮而尽后。

端坐于上首主座之上的济阴王世子许焕晃晃悠悠地站起身来。

“延山兄好酒量。”

“焕自当陪之。”

许焕略显摇摇晃晃地端起身前酒盏。

大赞一声后随即将手中酒水一饮而尽。

“世子殿下.......”

荀延山见状有心想要说些什么。

然而不待其将心中言语脱口而出。

许焕便已然满是醉意地连连摆了摆手。

“延山兄。”

“焕好像有些醉了。”

“不知可否请延山兄为焕开一下窗。”

“这劳什子的望仙楼第一雅间着实有些太闷了。”

济阴王世子许焕忽然满是深意地望了荀延山一眼。

随即满是醉意地含糊不清道。

见此情形又突闻此言。

出身于被称之为颍川第一名门望族的荀延山没来由地心中一凛。

随即强行忍住条件反射般的回首四望。

以眼角余光微不可查地快速大量起身周窗台。

待见望仙楼三楼天字第一号雅间内除一侧正对着靖安司的窗台未曾打开。

余者无不半开亦或者全开后。

荀延山瞬间心领神会地朝着摇摇晃晃落座的济阴王世子许焕拱了拱手。

“能为世子殿下代劳。”

“荀某荣幸之至也。”

荀延山轻笑着拱了拱手,随即迈步离了客座。

径直地朝着数处半开的窗台迈步行去。

待将数个半开的窗台彻底大开后。

荀延山遂不徐不疾地迈步走向正对着靖安司官署的两扇窗台。

随即正对着靖安司官署的两扇窗台被其缓缓推开。

下方仅隔一条街道之遥的靖安司官署瞬间跃入荀延山眼睑之中。

荀延山放眼望去。

一望之下。

目之所及。

赫然可见原本光秃秃的靖安司官署外。

不知何时竟多出数座极其高大的石碑。

且数座高大石碑顶部无一例外皆正刻着功德碑三个大字。

见此情形。

荀延山不由得瞬间低垂了眼睑。

脑海中更是不断地浮现先前抵京时所听闻之事。

近十年以来。

长安城先后共发生两次大范围树立功德碑之事。

第一次大范围树立功德碑乃是因关中大灾之事。

由时任京兆尹、关中赈灾总指挥使的燕王奕所立。

第二次大范围树立功德碑则是在不久前因漠北战事。

由正德帝亲自下旨于长安城一百零八坊树立功德碑。

前后两次大范围树立功德碑虽事出两因。

但最后的目的却是殊途同归。

那便是号召京中官吏以及长安城百姓为国事慷慨解囊。

思及至此。

再联想到近些时日以来。

令一众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郡举家迁徙至京师之地的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们。

无不提心吊胆人心惶惶的靖安司大肆擒拿妄议朝政者之事。

以及近两日以来自朝中流传而出的种种小道消息。

荀延山心中渐渐有些明了正德帝此举背后的深意。

‘姜终究还是老的辣啊。’

一时间荀延山心中不由得满是感慨地暗暗思付道。

在其看来。

正德帝此番密令靖安司大肆擒拿胆敢于光天化日之下胆大包天地妄议朝政者之举。

当真可谓是一箭三雕之计。

其一。

越过一众内阁辅臣以及朝中一众文武百官。

直接暗中下令靖安司以雷霆手段倾巢而动。

这一举动必然将会极大地震慑朝中一众‘宵小’之辈。

使其绝不敢趁正德帝垂垂老矣甚至于已然病入膏肓之际轻举妄动。

其二。

正德帝先是暗中下令靖安司以雷霆手段倾巢而出。

毫无顾忌地大肆擒拿胆敢于光天化日之下胆大包天地妄议朝政者。

随后又于朝堂之上稳坐钓鱼台,对弹劾靖安司之事冷眼旁观不理不睬。

甚至于再度以雷霆之势拿下十余位六科言官。

如此雷霆手段之下。

必然会令一众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举家迁徙至京师的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们。

无不人心惶惶、提心吊胆。

自目前情形而言,事实确实亦是如此。

此时若是于靖安司外树立起数座功德碑。

无论是出于破财消灾的目光也好,还是出于其他目的也罢。

待靖安司外树立起数座功德碑一事彻底传播开来后。

一众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举家迁徙至京师的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们。

必然将会闻风而动,纷纷拿出大量家财为‘国事’慷慨解囊。

甚至于就连一些‘心中所亏过甚’的京中大小官吏,乃至于一些富甲商贾。

必然亦会闻风而动,纷纷拿出大量家财为‘国事’慷慨解囊。

届时。

不消月余时间。

困扰整个朝政许久的国库空虚问题。

必然将会因此迎刃而解。

其三。

亦是直令荀延山头皮发麻甚至于心生浓浓恐惧的一点。

此事若是处理不好。

自一定程度上而言。

将会左右整个颍川荀家的生死存亡!

随着大量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世家大族、豪强乡绅源源不断地举家迁徙至京师。

其所带来的财富、势力、以及影响力。

纵使是正德帝也绝不会将其等闲视之。

而以正德帝的脾性。

其绝不会坐视如此庞大的一股力量归附于太子许雍。

更何况。

七月初四那日于皇宫紫宸殿御书房小朝会上所发生之事。

荀延山时候亦从自家长辈口中有所听闻。

故而。

在其看来。

正德帝此举绝对有着浓浓警告之意。

但凡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举家迁徙至京师长安的一众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们。

胆敢有一丝一毫的归附太子许雍之意。

那么等待其家族的必然将会是彻底灭亡。

此举既是在警告一众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举家迁徙至京师长安的世家大族、豪强乡绅。

亦是在借此敲打太子许雍,以及所谓的太子党。

思及至此。

长安城光德坊望仙楼三楼天字第一号雅间内。

原本立身于窗台旁满心感慨地眺望着仅仅只相隔一条街道之遥的靖安司官署的荀延山。

后背没来由地泛起层层冷汗。

心中恐惧之意更是于刹那间直达巅峰。

甚至于就连身躯亦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