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紧随其后迈步朝着醉仙楼二楼行去。
不多时。
杨先安身影便已然出现于醉仙楼门外。
眼见杨先安已然迈步走出醉仙楼。
一辆早已恭候多时的马车当即在车夫的驱赶下缓缓行至醉仙楼门前。
“老爷。”
车夫驱赶着马车止步于杨先安三步外,随即面朝杨先安深深俯身拱手行礼道。
“去王府。”
杨先安微微点头吩咐一声,随即迈步登上马车车厢。
自许奕于燕地两郡十七城彻底站稳脚跟后。
杨先安以及一众早已成家的燕王府属官便相继搬离了燕王府前廷各司别院。
现如今杨先安以及一众早已成家的燕王府属官大多皆居于距燕王府不过三里之遥的乌衣巷。
“是!”
杨府车夫闻言当即再度面朝杨先安俯身拱手行之一礼。
待杨先安登上马车并于马车车厢深处稳稳落座后。
杨府车夫收起垫脚小马凳随即跨坐于车厢前方扬鞭驱车缓缓向前而行。
不多时。
杨府马车便没入沮阳城人头接踵的滚滚人潮中不见了踪迹。
就在杨府马车驶离醉仙楼的一刻钟后。
颍川陈氏一族少族长陈子元带着陈子钦、陈禄二人牵马行至醉仙楼门前。
至于其他颍川陈氏一族年轻子弟以及百余名家丁护院。
早已被陈子元妥善安置于不久前陈老太爷托侯文鸢购置的院落里。
“禄叔。”
陈子元牵马止步于醉仙楼门前十余步外。
目光略显深邃地望了一眼门前锦衣络绎不绝的醉仙楼,随即略作定神出言唤道。
“是!少族长。”
护院首领陈禄闻言当即面朝陈子元俯身拱手行之一礼,随即心领神会地开口应道。
话音落罢。
护院首领陈禄当即牵马径直地朝着十余步外的醉仙楼行去。
不多时。
护院首领陈禄再度牵马折返至陈子元三步外。
“少族长。”
“中元文会已然结束多时。”
陈禄止步于陈子元身前三步外,随即面朝陈子元俯身拱手禀报道。
‘可惜。’
陈子元闻言脸上不由得浮现一抹可惜之色。
在将一众颍川陈氏一族族人以及百余名家丁护院安置妥当后。
陈子元便带着陈子钦、陈禄以及数名嫡系护院于沮阳城内四处闲逛。
说是闲逛。
实际上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打探燕地风土人情罢了。
也正是在这期间。
陈子元不经意间听闻了燕王府长吏司右长吏杨先安于醉仙楼三楼设下文会宴一事。
闻及此事消息后。
陈子元当即带着陈子钦、陈禄二人赶往醉仙楼。
欲借此番醉仙楼文会之机,提前与身为燕王府长吏司右长吏的杨先安接触一番。
只可惜。
当陈子元、陈子钦、陈禄三人紧赶慢赶行至醉仙楼时。
醉仙楼三楼文会却早已结束多时。
“走吧。”
“先行回府。”
陈子元略作定神,随即出言吩咐道。
“是!少族长!”
“是!元哥儿!”
陈禄、陈子元二人闻言当即先后应道。
话音落罢。
陈子元、陈子钦、陈禄三人便欲调转马头再度涌入人头接踵的滚滚人潮中。
然而。
就在陈子元、陈子钦、陈禄三人方调转马头。
尚未来得及再度涌入人头接踵的滚滚人潮中。
一辆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内藏乾坤的马车便已然穿过滚滚人潮行至陈子元三人近前。
“子元兄。”
“子钦兄。”
汝南殷氏一族嫡脉二公子殷宏不徐不疾地自马车车厢内走出。
随即面带浅显笑意地面朝陈子元、陈子钦二人拱手见礼道。
“殷兄?”
陈子元、陈子钦二人闻言皆是不由得微微一顿。
随即略作定神同样面带浅显笑意地面朝殷宏拱手还之一礼。
“殷兄不是回汝南了吗?”
“此时缘何会在沮阳城?”
陈子元略作定神,随即面带浅显笑意地明知故问道。
“子元兄不是离京外出游学吗?”
“缘何这般快便到了燕地沮阳城?”
“莫不是沿途各郡县皆无子元兄游学所需?”
汝南殷氏嫡脉二公子殷宏闻言面色不变地笑了笑,随即轻笑着出言反问道。
“殷兄。”
“明人不说暗话。”
陈子元闻言同样面不改色地轻笑着开口说道。
然而。
一句明人不说暗话过后,陈子元便再无了下文。
且面带浅显笑意,目光略显深邃地静静望着殷宏。
“子元兄。”
“常言皆道:人生大喜莫过于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你我今日于此相遇。”
“岂不正是那四大喜中的他乡遇故知?”
“既如此。”
“你我何不入内一醉方休?”
汝南殷氏一族嫡脉二公子殷宏见状不由得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随即抬手一指陈子元身后不远处的醉仙楼不徐不疾地开口说道。
“殷兄所言极是。”
“你我今日于此相遇。”
“定然当得上四大喜中的他乡遇故知。”
“殷兄请。”
心知殷宏此言何意的陈子元闻言不由得笑了笑,随即微微侧身伸手作请道。
“子元兄请。”
“子钦兄请。”
殷宏闻言面上虽不显,但心中却莫名地浮现一抹喜色。
随即不着痕迹地略作定神同样伸手作请道。
寒暄再三过后。
陈子元、殷宏二人并肩行至醉仙楼内。
而陈子钦、陈禄以及两名汝南殷氏一族家丁护院则默契地紧紧跟随于二人五步外。
此时醉仙楼三楼大堂内的中元文会已然结束多时。
一众自代辽等地特意赶来参加此番中元文会的马商以及其背后的世家子弟亦已离开多时。
原本近乎占据整个醉仙楼二楼的一众各家随从此时自然亦是随之离去多时。
若非如此。
陈子元、殷宏二人今夜定极难于醉仙楼内寻得一间雅间。
不多时。
陈子元、殷宏二人便在一醉仙楼伙计的引领下行至醉仙楼二楼一间雅间内。
而陈子钦、陈禄二人以及两名汝南殷氏一族家丁护院则颇为默契地各自值守于雅间左右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