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万尾岛附近海域是有清朝绿营水师巡逻的。
但是自从西洋人开始在广州贸易之后,广东绿营水师的防范重点一直在朝广东、厦门一带转移。
他们重心一转移,安南的海贼过来活动就多。
道光十二年(1832年),廉州府海防区内的白龙尾洋面上经常有海盗船三十余只集结在一起,海盗人数多至四五百。
这些海盗船以涠洲岛为据点,以白龙尾岛一带洋面为抢劫地点。
由于白龙尾岛距越南很近,廉州府水师一出动,这些海盗便退入邻近的安南国红河口一带躲避,致使围剿无功。
道光帝于是年十一月专门御批,谕当时两广总督卢坤“该处既与越南相连。可咨该国合力会剿”。
卢坤遵照道光帝的喻示,与越南有关方面联系,联合采取会剿行动。
1833年3月,把这伙海盗逼至廉州湾海域,不但将经常在廉州冠头岭一带游弋作案的海盗头目林致云抓获,还生擒了安南国的头号巨盗阮保及随从70余名。
自从那次清理之后,大清就没在对这块注意过了,精力全部放在了广州这边。
最近的水师驻地在钦州,距离此地甚远。
白龙尾驻有都司一名,千总一名,兵五十名,师船四艘,力量薄弱。
白龙尾至万尾岛再西至安南海防一带,又利用双方官兵不能越境之规则,海贼出没还是难以禁绝。
经过数年的修身养息,当年被两国联合围剿的海贼已经开始复苏。
此时,海上的形势又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洋人的商船日益增多,清朝违反海禁的小船也络绎不绝。
安南境内阮朝政局安定,沿海已无战火,船只下海日益增多。安南国,尤其海防一带的海贼也复苏起来。
甚至,因为造船业的进步,安南有的胆大的海贼借助小岛接力,甚至能到达婆罗洲和吕宋岛附近抢劫。
安南其中有一支力量比较大的海贼队伍,匪首是安南海防人,叫阮文安,手下有五十多人,三条大船。
他把家安置在海防附近的岛上,也不怕海防的官府来剿他。
一旦海防的官府出动,他就将家属也带上船,开到白龙尾一带找个小岛暂居。
万尾岛码头的兴起,是无法隐瞒的,阮文安早就看的眼红了。
甚至,还装作成商船去过一次,远远的观察。
上次万尾岛和先安州邓姓的那一仗在海面上都是传开的,都知道万尾岛火力猛,一条大船把先安州邓姓的两条大船都干趴了,还缴获了一条大船。
越是这样,阮文安心里越惦记,说明万尾岛现在有钱,才能配的上那么强大的火器。
要是抢了万尾岛一票,那不是连钱带火器都有了。
甚至,他还起了占了万尾岛的心。毕竟海上跑,家属带着也是风险,万一遇难,连家小都没了。
万尾岛这个飞地,官府想管也管不了,来回太远。
据说中国也不管那块地,任由自生自灭。
要是真的能占下来,以后家小就不怕官府围剿了,即使官府真的来万尾岛,大不了跑去中国躲几天。
现在据他所知,万尾岛没有把船还给先安州邓姓,那万尾岛就有两只大船。
要是打万尾岛的话,那就要联合其他海贼一起,才保险。
再说,万尾岛后面还有巫头岛,几路海贼一起分都够了。
阮文安对万尾岛念念不忘,已经开始联合了几家海贼,正在做着准备工作。
先安州邓姓和万尾岛一战之后,海贼圈都去打探过,彼时邓姓还没和万尾岛谈和,所以知道的事情也都告诉了那些前来打探的海贼。
人少的海贼听了介绍后,就断了这个念头,有实力的海贼则把当做情报留下了。
阮文安知道万尾岛在海战中使用了竹制的盾牌,他现在正在海防的一个村子铁匠那里,定了一些铁制的箭矢,准备带上用火攻万尾岛的盾牌。
火器这一块,他也在想办法,他相信,万尾岛即使有火器,也不会有多少数量。
只要船多抗过去,万尾岛就没办法抵抗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联合力量,以绝对优势去攻打万尾岛。
此时的广州,最头疼的人莫过琦善。
道光帝让他打败英人,但他到了广州之后,见到了英人的舰队,知道根本打不过。
他只能使出他的拖字诀,期望能像天津一样,拖到最后,英人不了了之。
所以,琦善在按照道光帝旨意一面备战的同时,一面不断地和英人谈判,在谈判中,琦善态度特别好,英国人说什么,他都笑容可掬地点头。
但是他的点头,绝对不意味着同意。
英国人按照外相巴麦尊指令草拟了所谓的穿鼻草约,要求中国赔偿600万两烟价,进一步开放通商和割让香港。
琦善对着英国人也不说“不”,也不摇头,但是就是拖着不签字。
一来二去,英国人急了,于是就开始动手,威慑琦善。
1月7日清晨,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乔治.懿律下令英军往虎门进攻,用武力震慑中国官员。
英军由英国当时最先进的蒸汽机铁壳战船“复仇女神号”打头阵,进攻虎门海防的第一道防线,沙角炮台与大角炮台。
“复仇女神号”与其它两艘轻型战船接近虎门的第一道防线:沙角炮台。
英国战舰不与炮台多作纠缠,直接将地面部队放到沙角炮台火力不及的南边。
很快,英军的五个步兵团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就完成了登陆作战,由第26步兵团少校普拉特指挥。
陆战队打头阵,五个步兵团与炮兵连跟随其后。
在行走一个多英里之后,普拉特率军登上了炮台南边的高地,并在制高点上建起野战火炮阵地,中国清朝军队发现英国人地面部队后立刻开炮。
然而,这时的皇家海军陆战队穿过了山的右肩,从东边袭击中国阵地。
中国军队开始向后撤,英军占领第一座炮台。
同时37步兵团的两个连也赶到炮台东侧,大清军队损失惨重。
普拉特下令山丘上的部分英军向前推进。
水上方面,不依赖风向的蒸汽机动力“复仇女神号”像幽灵一样在沿岸炮击,炸毁水师战船与冲散中国守军。
陆面与海面的交叉火力网之下,中国守军阵型彻底被破坏,海军陆战队的两支连率先抢进炮台,挂上英国军旗,至此,沙角炮台失守。
另一方面, 4艘英国战舰逼近西边的大角炮台。
接近正午时,一支英军从南端登陆,一支从北端登陆,在海面上还有英国战舰炮击。
三面夹攻之下,大角炮台也失守,至此,虎门海防第一道防线彻底崩溃。
此战,英军0人死亡,38人受伤,清军则150人被俘,伤亡744人,11艘战船被毁,损失了82位炮台。
此战,让中国清朝的官员知道了火器与舰船与英国人之间的差距,也知道了英国人不仅仅是舰船厉害,陆战同样在行。
隔天,1月8日,琦善要求重开谈判,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派人请求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