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国和亲的公主回宫自然是大事,薛荔早早的便候在了慈宁宫与太后一起等着端淑进宫。
“褔珈,哀家的头发乱不乱?”太后紧张的拽着手中的手帕,原本精致的手帕几个揉捏下来便被捏成了皱皱巴巴的模样。
“太后,咱们一早起来就将头发梳好了,这会半点不乱。就连您耳后的那丝白发都已经染黑了。”褔珈熟练地安抚着太后。
“这身衣裳哀家穿着可还好?当年端淑还没出家的时候最喜欢看哀家穿这套衣裳了。”太后将目光转向自己粉红色的旗装,她都多久没穿过粉红色的衣服了,端淑最喜欢粉色,希望她别对自己这个额娘生疏。
“太后穿什么都好看,奴婢瞧着太后穿这身衣裳容貌不亚于当年呢。”
太后扯扯唇,并没有把这话当真,但心情的的确确地好了起来。
“皇后,柔淑还没来吗?”太后皱了皱眉,不应该啊,她们姐妹二人一向感情甚好,怎么这个时辰了还没进宫。
“回皇额娘,柔淑公主身边的宫女一早来报,说是公主今早起床的时候有些晕眩。着人请了太医,才发现公主已有两个月身孕,公主身子实在是不舒服,便告了假说是改日亲自来给端淑公主赔罪。”薛荔笑呵呵道。
“此话当真?”太后当即眉开眼笑。
“儿臣岂敢拿这种话哄您?”薛荔扬眉。
太后开怀大笑,她膝下两个女儿,可怜的端淑出嫁多年膝下没个一儿半女的。如今柔淑日子能过得好也算是叫她放了一半的心了。
“启禀太后,皇后。端淑公主已经从养心殿出来正往慈宁宫这边来了。”慈宁宫里头的首领太监弓着身子进屋禀告道。
太后局促的直了直身子,跟薛荔对视一眼,这才深呼吸一下死死的盯着门口。
不一会宫女掀开门帘,一个穿着暗红色蒙古族服饰的女子沉稳地走了进来。
女子跟太后双目对视时,原本还情绪稳定的太后忍不住潸然泪下。
她死死的把着皇帝后宫的权柄,在皇帝后宫搅风搅雨,不就是为了膝下三个儿女的未来。
如今端淑被皇帝从准噶尔接回来了,柔淑嫁在京城,弘瞻也娶了御史范宏斌的女儿范佳氏,她也算是安心了。
端淑公主扑向太后眼泪如同断了线的主子一般连绵不断。
母女二人相拥而泣,好半晌才在薛荔跟褔珈的好言相劝之下勉强停了下来。
“皇额娘,皇上的意思是,这些日子公主便留在慈宁宫陪您住一些日子。宫外正加急修公主府呢,已经在收尾了,只是收尾之后还需晾晒通风一些时日。约莫还要两三个月的功夫,皇上请公主先别急,在慈宁宫安安心心的住下。”
“再者,公主下嫁准噶尔,也算是为国进了一次忠了。接下来不需要公主再为了大清做出什么牺牲,你愿意再嫁或是在公主府清清静静的都随你的意思。”薛荔正色道。
端淑也不用太后提醒,眼眶再次红了起来,端端正正地朝着养心殿的方向行礼。
“儿臣就不打扰皇额娘跟公主相聚了,景阳宫还有事,儿臣先行告退。”
太后也没拦,任由薛荔回了景阳宫。
看着薛荔的背影,端淑不由感慨:“这就是皇帝哥哥的继后吗?果真是个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