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缢鬼、吴门画工、林氏(1 / 2)

缢鬼

有个姓范的书生,投宿在一家旅店里。吃过晚饭后,他点上蜡烛,和衣打盹。

忽然,一个婢女走了进来,把包袱放在椅子上,接着又把梳妆用的镜匣、首饰盒等物品,一样一样整齐地摆放在案头上,然后就离开了。不一会儿,一位年轻的妇人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她打开首饰盒和镜匣,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先是梳理头发,接着挽起发髻,然后插上簪子,还不时地回头顾盼自己的身影,在房间里徘徊了许久。

之前的那个婢女又进来了,端着盛水的匜为妇人浇水洗手洗脸。洗完后,婢女又递上毛巾让妇人擦拭。之后,婢女便端着洗漱用的水离开了。妇人解开包袱,拿出裙子和披肩,这些衣物崭新闪亮,一看就是刚做的。她穿上衣物,整理好衣襟,提拉着衣领,把衣服穿戴得十分整齐。

范生一直没有说话,心里却充满了疑惑和诧异,他猜测这妇人一定是与人私奔的女子,此刻正精心梳妆准备去见情郎。

妇人梳妆完毕,拿出一条长长的带子,把带子垂挂在房梁上,然后打了个结。范生见状,心中十分惊讶。只见妇人不慌不忙地踮起双脚,伸长脖子,将头伸进了绳套里。才刚刚套上带子,她的眼睛就向上翻起,眉毛竖起,舌头吐出两寸多,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鬼。

范生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奔出房间,呼喊着告诉旅店主人。等他们一起回到房间查看时,却发现妇人已经不见了踪影。旅店主人说:“从前我的儿媳妇就是在这里上吊自尽的,难道刚才看到的就是她吗?”唉!真是太奇怪了!人已经死了,却还做出这样上吊的样子,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吴门画工

吴门有一位画工,忘记了他的名字。他非常喜欢画吕洞宾(吕祖),常常凭借着想象去领会吕洞宾的神韵,希望能有幸见到吕洞宾本人。他内心怀着虔诚的信念,时刻都没有忘记这个愿望。

有一天,画工在城郊看到一群乞丐在饮酒。其中有一个乞丐,衣服破旧,手肘都露在外面,但神情气度却十分不凡。画工心中忽然一动,怀疑这个人就是吕洞宾。他仔细观察,越看越觉得确信,于是赶忙抓住乞丐的手臂说:“您就是吕洞宾吕祖吧!”乞丐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画工却坚持认为他就是吕洞宾,拜伏在地上,久久不肯起身。乞丐说:“就算我是吕洞宾,你又想怎么样呢?”画工连连叩头,只求吕洞宾能给予自己一些指点。乞丐说:“你能认出我,也算是有缘。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晚上再相见吧。”画工还想再问些什么,一眨眼的工夫,乞丐就消失不见了。画工又惊又叹,只好回家。

到了晚上,画工果然梦到吕洞宾来了。吕洞宾说:“我念你心志专一,诚意十足,所以特意来见你一面。但你身上有贪婪吝啬的骨气,不能修炼成仙。我可以让你见一个人。”说完,吕洞宾就向空中一招手,随即有一位美丽的女子从空中轻盈地飘落下来。她的服饰如同高贵的嫔妃,容貌光彩照人,仪态优雅,整个房间都被她的气质所辉映。吕洞宾说:“这是董娘娘,你要仔细记住她的模样。”过了一会儿,吕洞宾又问:“记住了吗?”画工回答:“已经记住了。”吕洞宾又叮嘱道:“千万不要忘记。”不久,那位美丽的女子离去,吕洞宾也离开了。画工醒来后,觉得这个梦十分奇异,就照着梦中所见,把董娘娘的样子画了下来并收藏好,只是始终不明白吕洞宾这么做的用意。

几年后,画工偶然到京城游玩。恰逢董妃去世,皇帝念及董妃的贤德,想要为她画一幅肖像。许多画工聚集在一起,大家根据旁人的描述在心中构思描绘,但始终画得不像。画工忽然想起梦中见到的女子,心想难道董妃就是梦中的人?于是他把自己画的画像呈献给了皇帝。画像在宫中传阅,众人都称赞画得栩栩如生,和董妃极为相像。因此,画工被授予中书的官职,但他推辞不接受,皇帝便赏赐了他一万两黄金。从此,画工名声大噪。权贵外戚之家纷纷送来丰厚的财物,请求画工为他们的祖先画像。画工只要凭空想象着描绘,画出来的画像没有不惟妙惟肖的。短短十二天的时间,他就积累了巨额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