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千
新城有一位姓王的大司马,他有一个掌管财务的仆人,家中颇为富有,堪称殷实之家。
一天,这个仆人忽然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看到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对他说道:“你欠了四十千钱,如今是时候该还了。”仆人心中疑惑,刚想问个究竟,那人却不做任何回答,径直走进了内室。
仆人从梦中惊醒,就在这时,他的妻子恰好生下了一个男孩。仆人心中明白,这孩子怕是前世的孽缘所致,于是,他取出四十千钱,捆扎好后放置在一个房间里。此后,凡是儿子的衣食开销、生病用药等费用,都从这个房间里取钱来支付。
时光匆匆,过了三四年。仆人查看房间里的钱,发现仅仅只剩下七百钱了。恰巧在这个时候,乳母抱着孩子来到房间,在一旁逗弄孩子,嬉笑玩耍。仆人看着孩子,不禁随口说道:“那四十千钱就要花完了,你也该走了。”
谁能想到,话音刚落,孩子的脸色突然变得十分难看,紧接着,他的脖子一软,脑袋耷拉下来,眼睛也瞪得大大的。仆人赶忙伸手去抚摸孩子,却发现孩子已经没了气息,断了气。无奈之下,仆人只好用剩下的那些钱购置了丧葬用品,将孩子埋葬了。这个故事,真可以给那些欠债不还的人当作一个警示啊。
从前,有一位年事已高却没有子嗣的人,他心中十分困惑,便向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请教。高僧对他说:“如果你既不欠别人的,别人也不欠你的,那又怎么会有儿子呢?”原来,生下一个优秀的儿子,是来报答与你前世的缘分;而生下一个顽劣的儿子,是来索取你前世所欠的债务。所以,孩子出生了不必过于欣喜,孩子离世了也不必过于悲伤。
成仙
文登有个姓周的书生,和姓成的书生年少时一同读书学习,两人情谊深厚,结下了如同杵臼之交般真挚的友谊。成生家境贫寒,所以一年到头常常依靠周生生活。论年龄,周生年长一些,成生便称呼周生的妻子为嫂子。每逢节日,成生都会到周生家登门拜访,两家人相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融洽。
周生的妻子生下孩子后,不幸突然离世。后来周生续娶了王氏,成生因为王氏是后娶且年纪较轻,一直未曾请求与她见面。有一天,王氏的弟弟前来探望姐姐,周生在里屋设宴招待。恰好成生这时来了,家人通报后,周生坐着让人去邀请成生进来。成生没有进去,而是告辞离开了。周生把宴席移到外面的屋子,追出去把成生请了回来。刚一坐下,就有人来禀报说周生别庄的仆人被县令重重地鞭打了。
原来,黄吏部家的放牧佣人,让牛踩了周生家的田地,双方因此发生了争吵。放牧佣人跑回去告诉了主人,黄吏部就把周生的仆人捉起来送到官府,仆人于是遭到了鞭打责罚。周生问清缘由后,大怒道:“黄家的放牧奴才,怎么敢这样!他们家的先辈曾在我祖父手下做事,如今刚有点权势,就目中无人了吗!”周生气愤填膺,怒而起立,想要去找黄吏部理论。成生连忙按住他,劝说道:“如今这强横不讲理的世道,本来就是非不分。况且如今的官员,有一半就像不拿兵器的强盗一样!”周生不听劝告。成生再三劝阻,甚至急得流下泪来,周生这才作罢。但他心中的怒火始终没有消散,辗转反侧了一整晚。
周生对家人说:“黄家欺负我,他们是我的仇人,暂且先放一放。可县令是朝廷的官员,不是有权势人家的官员,即便我们之间有争执,也应该让双方都到场对质,怎么能像狗一样听从有权势的人指挥呢?我也要呈文控告黄家的佣人,看看县令会怎么处置。”家人都纷纷怂恿他,于是周生下定决心。他写好状子前往县衙,县令却把状子撕碎扔了回来。周生愤怒不已,言语中冒犯了县令。县令又羞又怒,于是将周生逮捕关押了起来。
辰时过后,成生前往拜访周生,才知道他进城去打官司了。成生急忙跑去劝阻,可周生已经被关进了监狱。成生急得直跺脚,却想不出任何办法。当时官府抓获了三名海盗,县令与黄吏部贿赂、嘱咐他们,让他们捏造周生是他们的同党。根据海盗的供词,县令上报朝廷革去了周生的功名,还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拷打。
成生进入监狱,两人相互对视,满心凄苦。他们商量着要向朝廷申诉冤情。周生说:“我被关在这重重牢狱之中,就像鸟儿被关在笼子里,虽然我有个弟弟,但他也只能勉强给我送点囚饭罢了。”成生毅然决然地承担起这个责任,说:“这是我的责任。朋友有难而不及时相助,那还要朋友干什么!”于是成生踏上了为周生申冤的路途。周生的弟弟想要送些盘缠给他,可成生已经离开很久了。
成生来到京城,却找不到门路向朝廷申诉。相传皇帝将要外出打猎,成生提前隐藏在卖木材的集市中。不久,皇帝的车驾经过,成生伏在地上,一边舞动着手臂,一边哀号,终于得到了皇帝的准奏。皇帝下令通过驿站将案件送回地方,让部院审查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