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翁
济阳祝村有个祝翁,五十多岁时因病去世。家人进房间整理丧服,忽然听到祝翁急切地呼喊。众人赶忙跑到灵床前,竟发现祝翁已经复活了。大家又惊又喜,纷纷上前慰问。祝翁却只对老妇人说:“我刚离开,本打算不再回来了。走了几里路,又想到把你这副老骨头留在孩子们手里,冷热都得仰仗别人,也没什么活下去的乐趣,不如跟我一起走。所以我又回来了,想带你一起同行。”
大家都觉得他刚苏醒,说的是胡话,不太相信。祝翁又说了一遍,老妇人说:“这样倒也挺好。但我刚活过来,怎么马上就得死呢?”祝翁摆摆手说:“这不难。家里的琐事,你赶紧去料理一下。”老妇人笑着没动,祝翁又催促她。老妇人这才走出房门,过了一会儿又进来,骗祝翁说:“都安排妥当了。”祝翁让她赶紧梳妆。老妇人还是没动,祝翁催促得更急了。老妇人不忍心违背他的意思,就穿上裙子,梳妆好走了出来。儿媳和女儿们都偷偷地笑。
祝翁把头移到枕头上,伸手拍着床,让老妇人躺下。老妇人说:“孩子们都在呢,咱俩双双直挺挺地躺着,像什么样子?”祝翁捶着床说:“一起死有什么好笑的!”子女们见祝翁着急,便一起劝老妇人姑且顺着他的意思。老妇人照做了,和祝翁头并头僵硬地躺在床上。家人们又都笑了起来。
不一会儿,只见老妇人脸上的笑容忽然消失,接着双眼慢慢闭上,过了很久都没了声音,就像睡着了一样。众人这才凑近去看,发现她的皮肤已经冰凉,鼻子也没了气息。再看看祝翁,也是如此,大家这才惊慌起来。康熙二十一年,祝翁的弟媳在毕刺史家做佣人,把这件事说得十分详细。
猪婆龙
猪婆龙生长在西江,外形像龙但身形较短,能够横着飞行,常常出没在沿江岸边捕食鹅鸭。如果有人猎获了猪婆龙,就会把它的肉卖给陈姓和柯姓人家。这两个姓氏的人都是陈友谅的后代,世代食用猪婆龙的肉,其他家族的人都不敢吃。
有一位客人从江右而来,捕获了一头猪婆龙,把它绑在船中。一天,船停泊在钱塘,捆绑猪婆龙的绳索稍微松了些,它突然跃入江中。不一会儿,江面波涛汹涌,商船瞬间就倾覆沉没了。
某公
在陕西,有这么一位先生,据说他背上竟然长满了羊毛,即便把这些毛剪掉,没过多久又会重新长出来。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奇特的现象大致可以归结为返祖现象。而依据现代遗传学的理论,对于返祖现象存在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在物种形成的漫长过程中,那些原本决定某些特定性状所必不可少的两个甚至更多的基因,由于某些原因,像是杂交或者其他因素,原本分开的它们又重新组合到了一起。这样一来,祖先所具有的那些性状就再次出现在了后代身上。
第二种解释则是,决定这些祖先性状的基因,在生物进化的进程中,一开始被以组蛋白为主的阻遏蛋白给封闭住了。然而,因为某些特定的原因,生物体内产生了一种特异的非组蛋白,这种非组蛋白能够与组蛋白相结合,进而使得阻遏蛋白从基因上脱落下来。如此,原本被封闭的基因就恢复了活性,重新开始进行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最终使得祖先的性状得以再次展现。
不过呢,这位先生“背上羊毛丛生”这样的说法,在现实中大概率是想象出来的内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