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石走进宅子,里里外外都仔细查看了一番。之后,他请求见见家中的眷属,刘沧客听从了他的建议,让儿子、媳妇、婢女和妾室都到堂前相见。刘沧客一一为他介绍,当介绍到倪氏时,刘海石仰头看着她,突然大笑起来。众人正感到惊讶疑惑时,只见倪氏浑身颤抖,脸色苍白,身体迅速缩小,只剩下二尺多高。刘海石拿起界方敲击她的头,发出像敲击石缶一样的声音。接着,刘海石揪住她的头发,查看她的脑后,发现有几根白发,便想要拔掉。倪氏缩着脖子跪地啼哭,说自己马上离开,只求不要拔她的头发。刘海石生气地说:“你这恶毒的心还没死吗?”说着就在她脖子后面把白发拔了下来。倪氏瞬间变了模样,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像狸猫一样的东西。众人都惊恐万分。
刘海石把这只“狸猫”抓起来放进袖子里,然后对刘沧客的儿媳说:“儿媳你中毒已经很深了,背上应该有异样,让我检查一下。”儿媳感到害羞,不肯袒露后背。刘沧客的儿子坚持让她给刘海石看,结果发现她背上有白色的毛发,大约有四指长。刘海石用针把白毛挑了出来,说:“这白毛已经长成熟了,如果过了七天就无法救治了。”他又查看了刘沧客的儿子,发现他也有白毛,只有二指长,说:“像这样的情况,大概一个多月就会死去。”刘沧客以及家中的婢女仆人,刘海石都为他们检查并挑出了毛发,说:“我要是刚才没来,你们一家就没有活人了。”刘沧客问:“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刘海石说:“这也是狐类。它吸食人的神气来增强自己的灵性,最容易让人死亡。”刘沧客说:“很久没见你,你怎么变得如此神异!难道你成了仙人?”刘海石笑着说:“我只是跟从老师学习了一些小法术罢了,怎么能说是仙人呢!”刘沧客问他的老师是谁,刘海石回答说:“是山石道人。刚才抓到的这个东西,我不能直接杀死它,要带回去献给我的老师处置。”
说完,刘海石便告辞。他突然觉得袖子里空空的,惊讶地说:“它逃走了!尾巴末端还有一根大毛没拔掉,现在它已经逃走了。”众人都十分惊恐。刘海石说:“它身上主要的毛发已经被拔掉了,不能再变化成人,只能变成野兽,逃跑的距离应该不会太远。”于是,他走进屋子查看猫,出门又唤来狗,都说没有发现。他打开猪圈,笑着说:“它在这里。”刘沧客一看,发现猪圈里多了一头猪。这头猪听到刘海石的笑声,便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刘海石揪着它的耳朵把它提了出来,看到它尾巴上有一根白毛,硬得像针一样。刚要拔掉,猪就不停地挣扎哀叫,不让拔。刘海石说:“你造的孽已经够多了,拔你一根毛都不肯吗?”他抓住猪强行把白毛拔了下来,猪随手又变成了一只狸猫。
刘海石把狸猫放进袖子里准备离开,刘沧客苦苦挽留,于是刘海石留下来吃了一顿饭。刘沧客问以后什么时候还能见面,刘海石说:“这很难预定。我的老师立下了宏大的心愿,常常让我们在世间游历,拯救众生,未必没有再次见面的时候。”刘海石离开后,刘沧客仔细思索他老师的名字,才恍然大悟道:“刘海石恐怕真是仙人啊!‘山石’合起来是一个‘岩’字,这大概是吕洞宾仙长的名讳啊。”
谕鬼
青州的石茂华尚书,在还是秀才的时候,郡城门外有一个很大的水潭,即使长时间不下雨,水潭也不会干涸。县里捕获了几十名大盗,就在这个水潭边上将他们斩首示众。此后,这些大盗的鬼魂聚集在一起作祟,凡是路过水潭的人,常常会被鬼魂拖入潭中。
有一天,有个叫某甲的人正遭遇鬼魂的纠缠,处境十分危险。忽然,他听到一群鬼魂惊慌逃窜,嘴里喊着:“石尚书来了!”没过多久,石茂华就到了。某甲赶忙将自己遇到的情况告诉了他。石茂华听后,拿起石灰在潭边的墙壁上写下告示,内容如下:
“石某在此发布禁约事项:你们这些人,生前居心不良,做尽坏事,最终引发了上天的愤怒;图谋不轨,所以遭到了法律的制裁,被处以死刑。你们本应该摒弃邪恶的念头,争相忏悔自己的罪行;或许这样还能洗去你们髑髅上的血腥之气,摆脱这沉沦的困境。然而,你们生前已经受到了极刑,死后却依然聚集在一起作恶。你们蹦蹦跳跳地出现,披头散发,成群结队;徘徊不前,捶打着胸口,制造灾祸。你们就像用黄泥塞住耳朵的恶鬼,肆意逞凶;在大白天也出来作祟,几乎阻断了行人的道路!要知道,那三尺高的坟墓之外,是有人管辖的;难道在这天地之间,能任由你们这些凶恶顽劣之徒胡作非为吗?
现告诫你们,今后各自都要隐藏行踪,不要再坚持作恶。那些在无定河边的枯骨,静静地等待着轮回转世;那些在闺中女子梦里出现的亡魂,也该回归故土。如果再犯以前的过错,一定会留下后悔的恶果!”
自从石茂华写下这道告示之后,水潭边的鬼魂作祟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那个水潭不久之后也干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