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女子对景生说:“我们两人虽然情投意合,但终究是不合礼法的结合。我父亲在西疆做官,明天我要随母亲去那里,我会找机会向父母禀明我们的事,然后回来与你长相厮守。”景生问她要分别多久,女子约定十天后回来。女子离开后,景生觉得书房不是长久居住之地,便想搬到内室,但又担心妻子嫉妒,思来想去,觉得不如休掉妻子。主意打定后,妻子一到他就对其辱骂。妻子不堪忍受这般羞辱,哭得死去活来。景生说:“你要是死了,我可担待不起,还是早点回娘家吧。”于是便催促妻子离开。妻子哭着说:“我跟了你十年,从未有过任何失德之处,你为何如此绝情!”景生根本不听,驱赶得更加急切,妻子无奈之下只好出门离去。
从那以后,景生便粉刷墙壁,清扫灰尘,满心期待地等着阿霞归来,可没想到音信全无,如同石沉大海。景生的妻子回娘家后,多次请熟人帮忙向景生求情,希望能回到景家,可景生坚决不答应,妻子只好改嫁夏侯氏。夏侯家与景生家相邻,因田地边界的缘故,两家向来有矛盾。景生听说妻子改嫁夏侯氏,心中更加愤恨。但他仍盼着阿霞能回来,以此聊以自慰。然而过了一年多,阿霞依旧毫无踪迹。
恰逢海神寿诞,祠庙内外人山人海,士女云集,景生也在其中。他远远地看到一个女子,长得很像阿霞。景生赶忙靠近,女子却混入人群中;景生跟着她,她又走到了门外;景生继续追,女子却飘飘然地离去了。景生追不上,满心怨恨地返回。
又过了半年,景生在路上行走时,看到一位身着红衣的女郎,后面跟着一个仆人,骑着一匹黑色的驴子。景生一看,觉得那女子很像阿霞,便问随从:“这位娘子是谁?”随从回答说:“是南村郑公子的继室。”景生又问:“娶了多久了?”随从说:“才半个月。”景生心想,难道是自己认错了?女郎听到他们的对话,回头看了一眼,景生仔细一瞧,确定就是阿霞。看到阿霞已嫁给他人,景生心中愤懑难平,大声呼喊:“霞娘!你怎么忘了我们的旧约?”随从听到有人呼喊自家主妇,扬起拳头就要动手。阿霞急忙制止,掀开轿帘纱对景生说:“你这个负心人,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景生说:“是你辜负了我,我何曾辜负过你?”阿霞说:“你辜负你妻子的程度,比辜负我还厉害!对结发妻子都如此绝情,更何况是对其他人?以前因为你祖上积德深厚,你能在科举中榜上有名,所以我才委身于你。如今你因为抛弃妻子,在冥冥之中已被削去了禄位,这次科举考试的亚魁王昌,就是顶替你名次的人。我已经嫁给了郑君,你就别再惦记我了。”景生听后,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见阿霞骑着驴子,迅速离去,景生只能满心怅恨地望着她的背影。
这次科举考试,景生果然落第,亚魁也确实是王昌。而郑公子也考中了。景生因此得了个薄情寡义的名声,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再娶,家境也愈发衰败,常常到亲友家蹭饭吃。有一次,景生偶然去拜访郑公子,郑公子热情款待了他,并留他住宿。阿霞暗中观察客人,认出是景生后,心中有些怜悯。她问郑公子:“堂上的客人,是不是景庆云?”郑公子问她怎么认识的,阿霞说:“我嫁给你之前,曾在他家避难,也受到过他的照顾。他虽然品行不端,但祖上的德行还在,而且他与你也是旧识,你也应该有念及旧情、施以援手的情义。”郑公子觉得她说得有理,便给景生换了身新衣服,留他住了几天。半夜景生正要睡觉,有个婢女拿着二十多两银子送给他。阿霞在窗外说:“这是我私下存的钱,聊以报答往日的情谊,你拿去吧,再娶个好妻子。幸好你祖上积德深厚,还能惠及子孙。以后别再道德败坏,不然会折损你的寿命。”景生听后,心中十分感激。
景生回到家后,用十多两银子买了个官宦人家的婢女,可这婢女又丑又凶悍。后来他们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中了榜。郑公子官至吏部郎。郑公子去世后,阿霞送葬归来,人们打开她乘坐的轿子,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这才知道阿霞不是凡人。
唉!人要是没有良心,抛弃旧人而另谋新欢,最终落得个鸡飞蛋打的下场,上天的报应也真是够惨的啊!
李司鉴
李司鉴是永年县的一名举人。在康熙四年九月二十八日这一天,他将自己的妻子李氏打死了。当地将此事上报到广平府,广平府便发文让永年县进行调查审讯。
李司鉴被传到府衙前接受问询,就在这时,他突然从肉摊的架子下面,抢夺了一把屠刀。他手持屠刀,疯了似的奔向城隍庙,登上了戏台。在戏台上,他对着神像双膝跪地,神情恍惚,口中念念有词,仿佛是在与神灵对话:“神灵责怪我不应该轻信那些奸诈小人的话,在乡里之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所以命令我割下自己的耳朵。”话音刚落,他就拿起屠刀,毫不犹豫地割下了自己的左耳,那只耳朵被他随手抛到了戏台下,鲜血瞬间从他的耳根处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半边脸。
紧接着,他又大声说道:“神灵又责怪我不应该骗取他人的银钱,让我剁掉自己的手指。”说着,他再次举起屠刀,朝着自己的左手狠狠剁去,一根手指应声而落,掉落在地上,他的手上鲜血如注,场面惨不忍睹。
然而,他的疯狂举动并未就此停止。稍作停顿后,他又开口说道:“神灵还责怪我不应该奸淫妇女,要我割下自己的肾脏。”说完,他竟做出了更加令人震惊的举动,用屠刀自行阉割,随后便因失血过多和剧痛而昏迷过去,直挺挺地倒在了戏台上。
当时,总督朱云门向朝廷上奏,请求革除李司鉴的举人身份,并对他进行彻底的调查和严厉的惩处。朝廷很快就下达了旨意,同意了朱云门的奏请。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没等官府按照朝廷旨意对李司鉴进行处置,他就已经在冥冥之中受到了上天的惩罚,死在了城隍庙的戏台上。这些事情都被记录在了邸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