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无目
在沂水这个地方,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倾盆而下。就在这风雨交加之际,竟然有一条龙从天空坠落下来。这条龙双眼都没有了,气息微弱,却还勉强维持着生命。
当地的县令得知此事后,立刻派人找来八十张草席,想要将这条龙覆盖起来,然而八十张草席却连龙的全身都盖不住,可见这条龙身形是多么庞大。县令还专门为这条龙举行了一场野外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它的敬重。
在祭祀的过程中,这条龙虽然已经极度虚弱,但它似乎还有意识,时不时地用尾巴反复敲击地面,那尾巴撞击地面发出的“堛堛”声,沉闷而有力,仿佛在向这个世界诉说着它的不甘与挣扎。
狐谐
万福,字子祥,是博兴人。他自幼便致力于儒学的学习。然而,他家境贫寒,且命运十分坎坷。到了二十岁出头,他还没能考中个秀才。
在他的家乡,有一股不良的风气,常常将富户登记去服劳役,那些忠厚老实的富户甚至会因此而家破人亡。万福恰好被登记去服劳役,他心中恐惧,便逃到了济南,在一家客栈租了间屋子住下。
一天夜里,有个女子慌慌张张地跑到他的房间,这女子容貌颇为秀丽,万福见了心中欢喜,便与她私通起来。他询问女子的姓氏,女子自称是狐仙,但表示不会给他带来灾祸。万福听后心中暗喜,也没有怀疑。女子叮嘱他不要将自己的事告诉别人,从那以后,女子每天都会来,与万福同睡同起。凡是万福日常生活所需的东西,都由狐仙提供。
没过多久,万福的两三个相识的朋友就常常来拜访他,而且一住就是好几天不肯离开。万福心里厌烦他们,却又不好意思拒绝。实在没办法,他就把狐仙的事情如实告诉了朋友们。朋友们都希望能一睹狐仙的容貌,万福便将此事告诉了狐仙。狐仙对客人们说:“你们见我有什么用呢?我也和常人没什么两样。”大家只听到她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在眼前,可环顾四周,却又看不见她的身影。
有个叫孙得言的客人,擅长诙谐打趣,他再三请求一定要见狐仙,还说:“能听到如此娇美的声音,我已经神魂颠倒了,您又何必吝啬您的容貌,只让人听到声音就相思不已呢?”狐仙笑着说:“你这孙公子真有趣!难道你是想为你的高祖母画一幅行乐图吗?”客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狐仙接着说:“我身为狐仙,就给你们讲讲关于狐仙的典故吧,你们愿意听听吗?”众人都连忙点头称是。狐仙说道:“从前有个村子里的旅舍,向来有很多狐仙,它们常常出来祸害过往的客人。客人们知道后,就相互告诫不要在这家旅舍住宿。过了半年,旅舍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旅舍主人非常担忧,对旅舍有狐仙的事也十分忌讳,不愿提及。忽然有一天,来了一个远方的客人,自称是异国人,看到旅舍就想住下来。旅舍主人非常高兴。可刚把客人邀进家门,就有路人偷偷告诉客人说:‘这家旅舍有狐仙。’客人听了很害怕,就告诉主人,说想要搬到别处去住。主人极力辩白说没有这回事,客人这才留了下来。客人走进房间刚躺下,就看见一群老鼠从床下跑了出来。客人吓得大惊失色,急忙往外跑,还大声呼喊:‘有狐仙!’主人惊讶地问他怎么回事,客人抱怨说:‘狐仙就住在这儿,你怎么还骗我说没有?’主人又问:‘你看到的狐仙是什么样子的?’客人说:‘我现在看到的,都是些小小的东西,就算不是狐仙的儿子,也肯定是狐仙的孙子!’”狐仙说完,在座的客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孙得言说:“既然您不肯现身让我们见见,那我们就留下来住宿,坚决不走,可别妨碍了您和万福的好事。”狐仙笑着说:“你们寄宿在这里也无妨,要是我稍微有什么冒犯的地方,还请你们不要放在心上。”客人们担心狐仙会捉弄他们,于是便一起离开了。不过,他们隔几天就会来一次,找狐仙说笑逗趣。狐仙非常诙谐幽默,每说一句话,都能让客人们笑得前仰后合,那些擅长滑稽打趣的人也都比不上她。大家都开玩笑地称呼她为“狐娘子”。
有一天,万福摆下丰盛的酒席,邀请众人聚会。万福坐在主人的位置,孙得言和另外两个客人分别坐在左右两边,在上方设了一张榻,请狐仙就座。狐仙推辞说自己不善饮酒,众人都请她坐着聊天,狐仙便答应了。酒过几巡,众人开始玩掷骰子的游戏,玩的是“瓜蔓之令”。有个客人掷出了该喝酒的点数,他开玩笑地把酒杯移到上座,说:“狐娘子您这么清醒,暂且借您喝一杯。”狐仙笑着说:“我本来就不喝酒。我愿意讲一个典故,来为各位助兴。”孙得言连忙捂住耳朵,不想听。客人们都说:“要是骂人可就要受罚。”狐仙笑着说:“我骂狐仙怎么样?”众人都说:“可以。”于是大家都竖起耳朵认真听。
狐仙说:“从前有一位大臣,出使红毛国,他戴着狐腋做成的帽子去拜见国王。国王见了觉得很奇怪,就问:‘这是什么皮毛,竟然如此温暖厚实?’大臣回答说是狐狸的皮毛。国王说:‘这东西我生平从未听说过。狐这个字,是怎么写的呢?’使臣在空中比划着奏道:‘右边是一个大瓜,左边是一只小犬。’”主人和客人听了,又一次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