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戏何人拟半仙?分明琼女散金莲。
广寒队里应相妒,莫信凌波上九天。”
题写完后,他一边吟诵着,一边走了出来。又沿着原路返回,却发现一道道门都已紧紧锁住。他徘徊着,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再次在楼阁亭台间四处探寻,几乎走遍了每个角落。这时,一个女子悄悄走进来,惊讶地问道:“你怎么会到这里来?”陈生赶忙作揖说道:“我是迷路的人,希望能得到您的救助。”女子问:“你捡到一条红巾了吗?”陈生回答:“捡到了。不过已经被我弄脏了,这可怎么办?”说着便拿出红巾。女子见状大惊失色,说道:“你这下死定了!这是公主经常用的东西,你在上面乱写乱画成这样,怎么收场?”陈生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急忙哀求女子救他一命。女子说:“偷看公主的仪容,本来就罪不可赦。念你是个读书人,举止文雅,我本想私下帮你周全,可如今你自己又犯下这样的错,这可如何是好!”说完,惊慌失措地拿着红巾跑了。陈生吓得心跳加速,浑身发抖,恨自己没有翅膀能立刻飞走,只能伸长脖子等死。
过了很久,那女子又回来了,悄悄向陈生道喜:“你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公主看了那条红巾三四遍,面带微笑,没有生气的样子,或许会放你离开。你暂且耐心等着,可千万别去爬树翻墙,要是被发现,就不会饶恕你了。”太阳渐渐西沉,陈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凶是吉,肚子又饿得咕咕叫,忧愁煎熬得快要死去。没过多久,女子提着灯笼来了,一个婢女提着酒壶和食盒,拿出酒菜给陈生吃。陈生急忙询问消息,女子说:“刚才我找机会说:‘园子里的那个秀才,如果能饶恕他,就放了他吧,不然他就要饿死了。’公主沉思了一会儿说:‘大晚上的,让他去哪儿呢?’于是就吩咐给你送吃的。这不是坏消息。”陈生整夜心神不宁,忐忑不安。快到辰时的时候,女子又来给他送吃的。陈生哀求她再帮忙说情,女子说:“公主既没说要杀你,也没说要放你。我们做下人的,怎么敢一再去烦扰她呢?”
接着,太阳渐渐西斜,陈生正焦急地张望着,女子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说:“糟了!多嘴的人把这件事泄露给了王妃,王妃把红巾扔在地上,大骂你是狂妄之徒,大祸就要临头了!”陈生大惊失色,脸色变得像灰土一样,连忙跪地磕头,向女子请教应对之策。突然听到外面人声嘈杂,女子摆摆手,避开了。几个人拿着绳索,气势汹汹地走进来。其中一个婢女仔细看了看陈生,说:“我当是谁呢,原来是陈公子?”于是制止了拿绳索的人,说:“先别动手,先别动手,等我去禀报王妃。”说完转身急忙离开。过了一会儿,婢女回来,说:“王妃请陈公子进去。”陈生吓得浑身发抖,跟着她走去。经过几十道门,来到一座宫殿前,只见绿色的竹帘,银色的帘钩。立刻有美丽的姬妾掀起帘子,高声通报:“陈公子到。”
殿上坐着一位美丽的女子,穿着华丽耀眼的袍服。陈生赶忙伏地磕头,说道:“我是漂泊万里的落魄之人,有幸求您饶我一命!”王妃急忙起身,亲自把他拉起来,说:“如果不是你,我也不会有今天。婢女们不懂事,冒犯了贵客,这罪过怎么能弥补呢!”随即摆下丰盛的宴席,用雕花的酒杯给他斟酒。陈生茫然不知所措,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王妃说:“你的救命之恩,我一直遗憾没有机会报答。小女儿承蒙你在红巾上题诗喜爱,这应当是上天注定的缘分,今晚就让她来侍奉你。”陈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整个人都神思恍惚,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天色刚暗下来,一个婢女上前禀报:“公主已经梳妆打扮好了。”于是引领陈生走向帷帐。刹那间,笙管齐鸣,台阶上都铺着华丽的花毯,门堂、藩篱、厕所,处处都挂着灯笼。数十位美丽的女子,搀扶着公主与陈生行交拜之礼。麝香和兰花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殿庭。随后,两人携手进入帏帐,彼此倾心相爱。
陈生说:“我本是漂泊在外的人,一生都没想过能得到如此厚待。弄脏了您的香巾,能免掉杀身之祸就已经很幸运了。没想到还能赐我姻缘,这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公主说:“我的母亲是湖君的妃子,是扬江王的女儿。去年她回娘家,偶然在湖上游玩时,被流箭射中。承蒙您救了她,还赐给她疗伤的药物,我们全家都感恩戴德,一直铭记在心。您不要因为我不是人类而有所疑虑。我从龙君那里得到了长生的秘诀,愿意和您一起分享。”陈生这才明白公主是神人,便问:“那个婢女怎么会认识我呢?”公主说:“那天在洞庭的船上,有一条小鱼咬住猪婆龙的尾巴,那就是这个婢女。”陈生又问:“既然不会杀我,为什么不早点放我走呢?”公主笑着说:“其实是爱慕您的才华,只是身不由己。我整夜辗转反侧,难以抉择,这其中的心思旁人是不知道的。”陈生感叹道:“你就像我的知己鲍叔牙。那给我送食物的又是谁呢?”公主说:“是阿念,她也是我的心腹。”陈生问:“我该如何报答你们的恩情呢?”公主笑着说:“侍奉您的日子还长,慢慢想办法报答也不迟。”陈生又问:“大王在哪里呢?”公主回答:“跟随关圣帝君去征讨蚩尤还没回来。”
住了几天后,陈生担心家里得不到自己的消息会挂念,心中十分牵挂,于是先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派仆人送回去。家里人之前听说陈生在洞庭湖翻船,妻子已经穿着丧服守孝一年多了。仆人回去后,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但因为音信不通,始终担心他漂泊在外难以归来。又过了半年,陈生忽然回来了,穿着裘皮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十分气派,口袋里装满了宝玉。从此,陈生变得极其富有,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家中的姬妾和饮食的排场,富贵人家都比不上。七八年间,陈生有了五个孩子。他每天都大宴宾客,宫殿居室的布置和饮食的供应,都奢华到了极点。有人问他在外的奇遇,他也毫无隐瞒地讲述出来。
陈生有个童年时的好友叫梁子俊,在南方为官十多年。他回乡途中经过洞庭湖,看见一艘装饰精美的画舫,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朱红色的窗户,里面传出轻柔的笙歌,画舫在烟波中缓缓飘荡,不时有美人推开窗户凭栏远眺。梁子俊目不转睛地盯着画舫,只见舫中有个年轻男子,不戴帽子,盘腿而坐,旁边有两个十六岁左右的美丽女子,亲昵地依偎在他身旁。梁子俊心想这必定是楚地的达官显贵,然而侍从却很少。他定睛仔细一看,竟然是陈明允,不禁靠着栏杆大声呼喊。
陈生听到呼喊后停船,来到船头,邀请梁子俊上船。梁子俊上船后,看到桌上摆满吃剩的菜肴,酒气还很浓烈。陈生立刻吩咐把这些撤下去。不一会儿,三五个美丽的婢女端上酒和茶,还有各种山珍海味,都是梁子俊从未见过的。梁子俊惊讶地说:“十年没见,你怎么富贵到这种地步了!”陈生笑着说:“你是小看我这个穷书生不能发迹吗?”梁子俊问:“刚才和你一起喝酒的是谁?”陈生说:“是我的妻子。”梁子俊又感到十分诧异,问:“你带着家人要去哪里?”陈生回答:“准备向西渡河。”梁子俊还想再问,陈生马上让歌女唱歌劝酒。他这话刚一出口,喧闹的音乐声就震耳欲聋,各种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再也听不清彼此的谈笑。
梁子俊见眼前美女众多,便趁着酒劲大声说:“明允公,你能让我也沉醉在这温柔乡中吗?”陈生笑着说:“你喝醉了!不过我有买一个美妾的钱,可以送给老朋友。”于是吩咐侍女拿来一颗明珠,说:“像绿珠那样的美人不难买到,以此表明我不是吝啬。”接着赶忙告别道:“小事缠身,忙得很,来不及和老朋友长时间相聚了。”陈生送梁子俊回到他自己的船上,然后解开缆绳,径直离开了。
梁子俊回到家乡后,前往陈生家里拜访,却发现陈生正和客人饮酒,这让他更加疑惑。于是梁子俊问陈生:“昨天我在洞庭湖看到你,怎么回来得这么快?”陈生回答说:“没有这回事啊。”梁子俊便详细讲述了自己在洞庭湖上看到的情景,在座的人听了都十分惊讶。陈生笑着说:“你一定是看错了,我哪有分身术呢?”众人都觉得此事怪异,但终究没有人能明白其中的缘由。
后来,陈生活到八十一岁去世。等到出殡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棺材很轻,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口空棺。
孝子
青州东香山的前面,住着一个叫周顺亭的人,他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母亲的大腿上生了一个巨大的毒疮,疼得难以忍受,从早到晚都在呻吟。周顺亭抚摸着母亲的患处,给她喂药,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然而过了好几个月,母亲的病还是没有痊愈,周顺亭忧愁焦虑,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一天,周顺亭梦到父亲告诉他:“你母亲的病,全靠你的孝顺。但这个疮,非得用人的膏脂涂抹才能好,你再干着急也没用。”周顺亭醒来后,觉得这个梦很是怪异。于是他起身,拿起锋利的刀子割下自己胁下的肉,肉掉下来时,他竟感觉不太疼。他急忙用布缠住腰,伤口也没有大量出血。接着,他把割下的肉烹煮成膏,敷在母亲的患处,母亲的疼痛立刻就止住了。
母亲很高兴,问道:“这是什么药,怎么这么灵验?”周顺亭编了个假话应付过去。母亲的疮不久就好了。周顺亭总是小心地遮掩着割肉的地方,就连妻子和孩子都不知道这件事。等母亲完全康复后,他的胁下留下了一个手掌大小的巨大疤痕。妻子追问疤痕的由来,他才把实情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