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鸽异、聂政、冷生(1 / 2)

鸽异

鸽子的品种繁多,山西有叫“坤星”的鸽子,山东有“鹤秀”鸽,贵州有“腋蝶”鸽,河南有“翻跳”鸽,浙江有“诸尖”鸽,这些都是稀有的品种。此外,还有“靴头”“点子”“大白”“黑石”“夫妇雀”“花狗眼”之类的鸽子,它们的名字多得难以用手指一一列举,只有那些对鸽子特别痴迷的人才能分辨清楚。

邹平有个张幼量公子,他对鸽子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按照养鸽的书籍去寻找各种品种,力求将所有的鸽子品种都收集齐全。他饲养鸽子的时候,就像呵护婴儿一样精心。鸽子如果着凉了,他就用粉草为它们治疗;如果受热了,就给它们喂盐粒。鸽子喜欢睡觉,有时候睡得太沉,就会因为麻痹而死去。张公子在广陵的时候,花了十两银子买了一只鸽子,这只鸽子体型最小,却擅长奔跑,把它放在地上,它会不停地盘旋,直到累死才会停下,所以常常需要人用手握住它。晚上把它放在鸽群中,它能惊吓到其他鸽子,这样可以避免鸽子患上麻痹的病,这只鸽子名叫“夜游”。在齐鲁一带养鸽子的人中,没有谁能比得上张公子,张公子也常常以自己养的鸽子而自豪。

一天夜里,张公子坐在书房里,忽然有个白衣少年敲门进来,他根本不认识这个少年。张公子询问少年是谁,少年回答说:“我是个漂泊不定的人,姓名有什么值得说的呢?我远远地听说您养的鸽子最多最好,我也对鸽子十分喜爱,希望能观赏一下您的鸽子。”张公子于是把自己养的鸽子全部拿了出来,只见各种颜色的鸽子都有,色彩斑斓,如同绚丽的云锦一般。少年笑着说:“人们说的果然没错,公子可以说是把养鸽子的本事发挥到极致了。我也带来了一两只鸽子,您愿意观赏一下吗?”张公子很高兴,就跟着少年出去了。

此时月色昏暗,野外的池塘边一片萧条冷落,张公子心里暗自感到怀疑和恐惧。少年指着前方说:“请您努力走,我住的地方不远了。”又走了几步,看到一座道观,只有两间屋子。少年拉着张公子的手走了进去,里面昏暗无光,没有灯火。少年站在庭院中,嘴里发出鸽子的叫声。忽然有两只鸽子飞了出来,样子看起来和普通的鸽子差不多,但羽毛却是纯白色的,它们飞得和房檐一样高,一边鸣叫一边争斗,每扑腾一下,就会翻一个跟头。少年用手臂一挥,两只鸽子便扇动着翅膀飞走了。

接着,少年又撮起嘴唇发出奇怪的声音,又有两只鸽子飞了出来,大的像野鸭那么大,小的只有拳头那么小,它们落在台阶上,像鹤一样翩翩起舞。大的鸽子伸长脖子站着,展开翅膀像屏风一样,婉转地鸣叫跳跃着,好像在引导着小鸽子;小鸽子上下飞舞鸣叫着,时不时地落在大鸽子的头顶上,翅膀翩翩扇动,就像燕子落在蒲叶上一样轻盈,发出细碎的声音,如同拨浪鼓一般;大鸽子伸长脖子,一动也不敢动。小鸽子的鸣叫声越来越急促,声音变得像磬声一样清脆,两只鸽子相互应和着,声音错落有致,十分和谐。不一会儿,小鸽子飞了起来,大鸽子又上下颠倒着鸣叫呼唤它。张公子赞叹不已,觉得自己和少年的鸽子相比,实在是望尘莫及,深感惭愧。

于是,张公子向少年作揖,请求少年割爱,把鸽子卖给他,少年不同意。张公子又再三恳求,少年这才把鸽子赶走,然后又发出之前的声音,招来两只白鸽,用手握住它们,说:“如果您不嫌弃,就把这两只鸽子送给您吧。”张公子接过鸽子,仔细观赏,只见鸽子的眼睛在月光的映照下呈现出琥珀色,两只眼睛清澈通透,仿佛没有任何隔阂,中间的黑眼珠比花椒粒还要圆。他翻开鸽子的翅膀,看到胁下的肉晶莹剔透,连鸽子的内脏都能数得清楚。张公子觉得这两只鸽子非常奇特,但心里还是不满足,仍然不停地请求少年再送他一些。少年说:“我还有两种鸽子没有拿出来给您看,现在不敢再请您观赏了。”

正当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张公子的家人举着麻火把进来寻找主人。张公子回头一看,少年已经变成了一只像鸡那么大的白鸽,冲向云霄飞走了。再看眼前的道观和房屋都消失不见了,原来这里只是一座小坟墓,旁边有两棵柏树。张公子和家人抱着鸽子,又惊又叹地回家了。

张公子试着让这两只鸽子飞翔,它们依然像最初那样温顺奇异,虽然不是少年所养鸽子中最出色的,但在人世间也是极为罕见的了。于是,张公子对这两只鸽子更加珍爱。过了两年,这两只鸽子繁育出了雌雄各三只小鸽子。即使是亲戚好友向他求要,他也不会给。

张公子有一位父亲的老朋友某公,是个达官贵人。有一天,某公见到张公子,问他:“你养了多少只鸽子啊?”张公子只是含糊地应答了几句就退下了。他怀疑某公也喜欢鸽子,心里想着要送鸽子给某公,但又实在舍不得。可又想到长辈的请求,不能太过违背。而且他也不敢用普通的鸽子去应付,于是挑选了两只白鸽,用笼子装着送给了某公,他觉得这两只鸽子比千金还要珍贵。

过了些日子,张公子去见某公,脸上颇有得意之色,觉得自己送了一份厚礼,可某公却丝毫没有表示感谢的意思。张公子忍不住问:“我之前送您的鸽子还好吗?”某公回答说:“味道也很肥美。”张公子惊讶地问:“您把它们煮了吃了?”某公说:“是啊。”张公子大惊失色,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鸽子,就是人们所说的‘靼鞑’鸽啊!”某公回想了一下说:“味道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张公子满心悔恨地回去了。

到了夜里,张公子梦见那个白衣少年来了,责备他说:“我因为您能够珍爱鸽子,所以才把我的子孙托付给您。可您怎么能把明珠扔到黑暗中,让它们惨遭烹煮呢!现在我要带着我的孩子们离开了。”说完,少年就变成了一只鸽子,张公子所养的白鸽都跟着它,鸣叫着飞走了。

天亮后,张公子去看他养的鸽子,果然都不见了。他心里非常悔恨,于是把自己剩下的鸽子都分别赠送给了知心好友,几天之内就送完了。

从前,有个人的朋友给孙禹年公子送了几条朱鲫。这人家里没有机灵聪慧的仆人,便派了一个老佣前去送礼。老佣到了孙公子家门口,先把装鱼的水倒掉,拿出鱼来,又找了个盘子,将鱼整齐摆放后才进去。等他把鱼送到孙公子面前时,鱼都已经干枯而死了。孙公子看了只是笑笑,什么也没说,反而用酒犒劳这个老佣,还当即让人把鱼烹煮了,用来招待老佣。

老佣回到家后,主人问他:“孙公子收到鱼后,是不是很开心啊?”老佣回答说:“可开心啦。”主人又问:“你怎么知道的?”老佣说:“公子一看到鱼,脸上就露出了高兴的笑容,还马上让人赐酒给我,并且煮了好几条鱼来犒劳我呢。”主人听了非常惊讶,心想自己送的鱼也不算差,怎么会落到被用来烹煮赏赐给下人的地步呢?于是责备老佣说:“肯定是你又蠢又笨,还不懂礼数,所以公子才把气撒在你身上!”老佣连忙扬起手,极力辩解道:“我虽然见识短浅、笨拙,但也不至于被您认为不是人吧!我到公子家门口,一直小心翼翼的,还担心用简陋的容器装鱼不够文雅,所以特意找了个盘子,把鱼一条条均匀地摆好才送进去,哪里做得不周到了?”主人听了,骂了他几句,就把他打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