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春。
宫中传出消息,太后娘娘遇刺。
陛下震怒,特设立銮仪卫一职,为正一品武官,负责保护太后出行安危,陛下亲自提拔尚乘奉御燕贺为銮仪卫副指挥!
又过半月,殿试如期举行。
沈元修高中这届科举状元,沈家上下一片欢腾,太后亦是欣喜,流水一般的赏赐送到沈家,正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群风华正茂天之骄子的儿郎们即将步入尔虞我诈的官场之中,等待着皇帝下达的任职指令。
殷鸣渊从沈宝珠的殿中出来,步伐轻松,眼中带着浅浅笑意,一看心情便是极为愉悦。
林涟跟在后面,扯着笑脸拍马屁:“奴才瞧着娘娘也没有多喜欢那位燕大人啊,刚刚在殿中娘娘可是连正眼都未瞧他,,还是陛下更得娘娘喜欢,亲自为陛下夹菜……”
殷鸣渊嘴上训斥,“你这奴才,也敢胡乱揣测娘娘的心思?”
眉梢却悄悄扬的更高了一些。
一介莽夫,既无家世,亦无大家公子的风华,娘娘不过贪图新鲜,养在富贵中未见过这种野性,又恰巧对他生的相似先夫的容貌感些兴趣。
若说喜欢,恐怕两分的情谊也没有吧。
留下他,既能在娘娘面前彰显他的气度,又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当真是再好不过了。
所谓的銮仪卫,不过是个遮掩的借口罢了,当然,其中有真武艺之人不在少数。
“瞧奴才这嘴,该打!就算娘娘更欢喜陛下,奴才也不该编排燕大人……”林涟作势掌了掌嘴。
主仆二人从未央宫出,一路径直往御书房而去。
到了御书房,殷鸣渊思忖着此次科举前三甲的去处。
沈元修不必说,他的去处必然不俗,不说他是娘娘的娘家侄子,便是他的才华学识和沈家的忠心,殷鸣渊也是信任的。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殷鸣渊从不担心臣子胆敢僭越到皇权之上,只有能力不足的皇帝才会忌惮臣子。
殷启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病重后又拖了一年时间为自己肃清朝堂,并未给他留下什么烂摊子,殷鸣渊登基后,除了在沈宝珠面前温和乖顺,在朝堂上的手腕强硬冷肃,治法更是严明。
如今,国库充裕,百姓安稳,国家正是一派海晏河清的大好景象。
只见殷鸣渊狼毫一挥,在沈元修的任职旨意上,写下了“官翰林院修撰”几个字,前途光明灿烂。
榜眼不做犹豫,赐下翰林院编修。
到了探花张涣,殷鸣渊顿了顿笔触,礼部侍郎家的公子。
生的一副好颜色,傀俄若玉山之将崩,眉间的一点朱砂似火,眉宇间是淡淡的傲然独特,在京师之中素有潘安之美名,脾性也是出了名的傲气。
这般不俗的相貌,殷鸣渊心知定会讨娘娘喜爱,他自然会醋。
可生的那般矜贵漂亮的模样,若是天底下最尊贵之人未曾得到,怕是要委屈了他的娘娘。
“林涟,你遣人暗中去趟张府,问话张焕,是要入翰林院还是銮仪卫。”
殷鸣渊搁下笔,是让他争自己的宠还是要娘娘高兴如意,他轻拧眉头,难以抉择。
最终,他决定将选择权交给张焕,若是他选了翰林院,他便不会愧对娘娘。
傍晚,出宫的太监带回了话:銮仪卫。
看来,张家是选了条捷径,毕竟銮仪卫,銮仪卫,有心猜测之人自会懂其中的玄机。
殷鸣渊哼了一声,心头不悦,但还是用力勾着笔在就任书上写明去处。
……
后世对启朝的历史极尽挖掘,这个被后世称为“殷氏盛世”的王朝,成为历史上的最具热议的朝代。
启朝在殷氏父子的治理下真正实现了盛世之景,尤其在雍昭帝殷鸣渊的铁血手腕下,打的蛮夷连连后退割让城土,国家的版图在雍昭帝治理期间达到最大面积,国力空前未有的强盛,万国皆来朝拜进贡。
后世崇敬雍昭帝的政治手腕,对他的感情更是极感兴趣。
要知道,这位千古帝王一生未娶,根据史册记载,后宫空无一人!
在历代皇帝后宫三千佳丽的普遍现象中,他与他的父皇殷启感情生活极其干净,明德帝殷启自立皇贵妃沈氏宝珠以来,独宠皇贵妃,再无他人,他与皇贵妃孕有一女,即后来被雍昭帝追封为皇太妹的殷鸣鸾殿下,可惜年少早夭。
在病危之际,明德帝立沈氏宝珠为后,交付权柄,保其无忧,后世为这段少有的帝后爱情感动不已。
考古队挖掘到雍昭年间的臣子墓穴,发现了一本私人手册,只言片语中记录了雍昭帝殷鸣渊对太后沈宝珠的不轨心思,在当时引起过极大争议。
众人震惊不已,甚至脑补出许多关于雍昭帝和沈太后的小作文,风靡全站,大家磕的又刺激又兴奋。
但是这也引起了雍昭帝事业粉的不满和攻击。
“雍昭帝是千古帝皇,功绩无数,怎么可能是像你们说的为了太后一生未娶的恋爱脑?雍昭帝的心思明明都放在朝政上了好吗?要不是雍昭帝为了启朝断情绝爱,怎么会打下我们夏国这么大的疆域?世界地图上我们夏国占了一半,这还是庆朝的时候皇室没落,小朝外侵,导致咱们夏国割赔了不少土地……”
事业粉愤懑激言,键盘咚咚咚的快敲出火花,坚定的维护雍昭帝是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以他自幼被明德帝忽视,艰难求生为证,将雍昭帝不立后的原因分析为他从小的遭遇所导致。
“雍昭帝要是真不喜欢沈太后,怎么会登基后还要与沈太后同吃同住在未央宫?登基不到半年便要追封沈太后早夭的公主为皇太妹?据说那位皇太女殿下年少的时候对雍昭帝并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颇为欺负,沈太后当时也极为纵容她的宝贝闺女,以雍昭帝的行事手段可不像是以德报怨之人。”
“那是因为沈太后好歹做过雍昭帝的养母,雍昭帝不过是出于报答沈太后的养育之情。”事业粉的嘴依旧硬的很。
“嘿!要照这么说,雍昭帝是个有恩必报的的大好人才对,那雍昭六年的时候,他怎么亲手杀了个曾经替自己挡过箭的忠臣?”
“我知道我知道!这段我在雍史里看过,那个忠臣叫李胡,雍昭帝对此人挺器重信任的,后来劝谏陛下立后,陛下不悦,让他下去,李胡跪地不起,以头磕地,突然直呼沈太后乃妖后,话音刚落,就被雍昭帝拔剑刺穿了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