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时大意张苞(2 / 2)

张苞领命先行探路,一路披荆斩棘。

正行间,忽见前方似有光亮,以为找到出口,大喜过望,催马速行。

不想那竟是一处深涧,周围有迷雾遮掩。

待看清时为时已晚,张苞望见,骤马赶来,不期连人带马,跌入涧内。

众人大惊,忙围上前看视。

只见那涧深不见底,雾气氤氲。

正在众人绝望之时,崖壁间伸出藤蔓,似有神助。

原来这谷内别有洞天,谷底竟住着一位避世高人。

他不忍见众人困死于此,便施展法术生出藤蔓。

众人顺着藤蔓下到谷底,得高人指点寻得真正出路,最终成功突围,而司马懿只得了一座空谷。

后军急忙救起张苞,头已跌破。

幸无性命之忧,只是昏迷不醒。

众人谢过高人,抬着张苞依着指引之路前行。

行了半日,终于出得山谷。

此时,蜀军上下虽疲惫不堪却也庆幸捡回一命。

诸葛亮深知此次战败乃是轻敌所致,回营之后便闭门苦思破敌良策。

再说那司马懿,得知蜀军逃脱,恼怒不已。

他认定谷中有奇异之人相助,欲再寻机会一雪前耻。

于是派人四处探寻那谷中的高人踪迹。

数日后,探子来报,说是在附近山中发现疑似高人行踪。

司马懿大喜,亲率一队精兵前往。

那高人本不欲再涉尘世纷争,奈何司马懿苦苦相逼。

高人无奈之下,施展出奇门遁甲之术。

一时间,山林之中迷雾重重,怪石嶙峋仿若巨兽。

司马懿的人马陷入其中,晕头转向。

而蜀军听闻此事,诸葛亮心生一计。

他料定司马懿短时间难以脱身,遂决定率军突袭魏军大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蜀军悄悄摸到魏军大营外,趁着夜色发动攻击。

魏军未曾料到蜀军竟敢主动出击,一时大乱。

蜀军士气高昂,奋勇杀敌。

魏军营中喊杀声震天,火光冲天而起。

司马懿在迷阵中左冲右突,始终找不到出口。

就在他心急如焚之际,天空忽然划过一道亮光,紧接着一阵狂风吹散了部分迷雾。

司马懿抓住时机,带着残兵狼狈逃出。

但当他赶回大营时,看到的却是一片狼藉。

诸葛亮大获全胜,缴获众多粮草辎重。

此役过后,魏军元气大伤,司马懿退回城中坚守不出。

而诸葛亮这边,虽取得胜利,却也担心张苞伤势。

他亲自查看张苞病情,见其仍昏迷不醒,心中忧虑。

于是,孔明令人送回成都养病,并安排可靠之人沿途护送,希望成都的名医能妙手回春,使张苞早日康复归队再战。

诸葛亮闻此消息,悲痛万分。

他深知张苞年轻勇猛,乃是蜀汉不可多得的将才。

当下便觉眼前发黑,几欲昏厥。

众人忙上前搀扶劝慰。

诸葛亮强撑病体,召集诸将商议军情。

姜维进言道:

“丞相莫要过度哀伤,如今军中之事还需您主持大局。

张苞将军已逝,我等更应奋勇杀敌,以慰将军英灵。”

诸葛亮点头称是,然而眼中悲戚之色难掩。

此时,马谡站出说道:

“丞相,那张苞既已不在,敌军或会趁机来袭,我军当早做防备。”

诸葛亮深以为然,开始重新布置防务。

可诸葛亮心中始终难以释怀,每念及张苞,就想起刘备临终嘱托,复兴汉室大业尚未成功,却折损如此良将。

他暗自思忖,难道真是天不助汉?

但很快他便振作起来,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加紧训练士兵,谋划新的战略,一定要让曹魏知道,即便损失大将,蜀军亦不会退缩。

孔明闻知,放声大哭。

众将大惊失色,皆跪地相劝。

孔明哭罢多时,方止泪而言:

“吾非只为苞儿之死而恸,实乃痛惜大汉再失英才,北伐之路愈发艰难。”

言毕,又望向北方,目光坚定如炬。

忽探子来报,言说城中百姓多有染上怪疾者。

孔明心忧,遂带数名军医前往探视。

至城中,只见病患无数,呻吟之声不绝于耳。

孔明详查病因,发现此疾乃魏军败退时所施毒计所致。

孔明眉头紧锁,命军医速寻解药之法。

同时,他下令开仓放粮救济患病百姓。

姜维担忧道:“丞相,如此恐影响军粮储备。”

孔明叹曰:“百姓为本,若无百姓支持,纵有百万雄师亦无用。”

几日后,军医研制出解药,患病百姓逐渐痊愈。

此事传遍四方,人心归附于蜀。

孔明借此机会招募新兵,扩充军力,军心民心皆稳。

而后,孔明再次整军备战,欲趁势进击魏军,以实现先帝遗愿。

正当诸葛亮率军出征之时,忽然一阵阴风吹过,天色骤暗。

诸葛亮心中惊疑,忙掐指一算,却脸色大变。

只听他大呼一声:“不好!”

原来,这是魏军请来的异人施展邪术,欲破蜀军士气。

只见前方出现一片迷雾,雾中有许多妖魔鬼怪之影,士兵们见状惊恐万分。

诸葛亮镇定自若,登上高台,取出七星宝剑,口中念念有词。

瞬间,一道金光从剑上射出,冲入迷雾之中。

然而那邪术颇为厉害,金光虽驱散部分迷雾,却未能完全破解。

诸葛亮深知若不破此邪术,此战必败。

于是他决定冒险一试,施展禁术借天地之力。

他口吐鲜血,强行施法,天空中顿时雷电交加,所有鬼怪影像皆被击散,那迷雾也随之消失不见。

但诸葛亮终因消耗过大,口中吐血,昏厥于地。

众人急忙施救,半晌,诸葛亮悠悠转醒,眼神却更加坚定,大喝一声:

“进军!”

大军继续进发,魏军闻蜀军前来,列阵相迎。

孔明强撑兵体指挥作战,蜀军气势如虹,杀得魏军节节败退。

然魏军主将司马懿早有准备,待蜀军深入,便令伏兵杀出。

蜀军一时大乱,孔明见状心急如焚,无奈身体已不堪重负。

就在此时,远方突然传来悠扬的笛声,那声音仿若天籁,直击人心。

战场上无论是蜀军还是魏军,听闻此声后竟渐渐放下兵器,面露平和之色。

原来是隐居深山的一位方士不忍见生灵涂炭,特来阻止这场杀戮。

方士来到两军阵前,劝说道:

“天下纷争已久,民不聊生,两位将军何不停战修好?”

孔明本就心怀苍生,司马懿也忌惮方士的奇异能力,两人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达成停战协议。

孔明班师回朝后,病情日益加重。

他自知时日无多,遂将生平所学着书立传,希望能为蜀国留下治国安邦之道,不久之后,一代名相溘然长逝,蜀国上下悲痛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