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快要攻破城门之时,后方突然传来蜀军大本营受袭的消息。
原来是刘禅身边奸臣害怕姜维成功,故意引魏军偷袭蜀军后方。
姜维不得不撤军回援,望着近在咫尺的洛阳城,姜维仰天长叹,汉室复兴之路愈发艰难,但他眼神依然坚定,绝不放弃希望。
姜维回师途中,内心满是愤懑。
他深知朝廷奸佞不除,兴汉大业无望。
回到营地后,姜维仔细思考对策。
他决定暗中联系朝中一些忠义之士,里应外合除掉奸臣。
姜维派出心腹潜入朝中,联络那些忠义之士。
经过一番秘密谋划,定下了行动的日期。
然而,奸佞们似乎察觉到了异样,加强了防范。
姜维心急如焚,若这次计划失败,恐怕再无机会。
正在姜维苦恼之时,一位神秘谋士前来投靠。
此人身怀奇术,擅长易容伪装。
谋士献策,可以利用易容之术混进宫廷。
姜维依计行事,挑选出数名精锐士兵,由谋士易容成宫中侍从模样,姜维则扮作普通将士混入其中。
他们巧妙地避开层层守卫,来到奸佞们议事之处。
正当姜维等人准备动手之时,突然杀出一群死士。
一场混战瞬间爆发,姜维虽奋力拼杀,但寡不敌众。
关键时刻,那位神秘谋士施展奇术,制造出一片迷雾,掩护姜维等人撤退。
姜维退回营地,此次行动虽未成功,但他并未气馁。
他知道奸佞势力盘根错节,兴复汉室的道路漫长而艰辛。
姜维重新整顿兵马,一边继续等待时机,一边加强边境防御,以防魏军趁机进攻。
姜维一边继续训练士兵,一边等待着朝中消息。
不多时日,内应来信告知宫中防卫部署。
姜维挑选精锐将士,趁着夜色悄悄潜回成都。
他避开巡逻队伍,直捣皇宫。
那些奸臣正在饮酒作乐,看到姜维突然闯入,吓得瘫倒在地。
姜维手起刀落,清除了这些祸根,并面见刘禅,痛陈利弊,晓之以理。
刘禅经此一事,似有悔悟,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姜维北伐。
姜维得到旨意后,再次整顿大军,向着北方出发。
这一次,他吸取之前教训,安排好后方防御,确保粮草充足。
魏军闻姜维又来,严阵以待。
姜维施展出各种奇谋战术,蜀军上下一心,越战越勇。
虽前方困难重重,但姜维心中信念不灭,一步一步向着兴复汉室的目标迈进,哪怕只剩最后一丝力量也要拼搏到底。
姜维一路进军,魏军节节败退。
然而,长时间的征战使得蜀军也疲惫不堪。
姜维深知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一旦陷入持久战,形势对蜀军不利。
姜维深知仅靠自身力量难以成事,于是修书一封送往东吴,陈述利弊,愿与之联盟共同对抗魏国。
东吴念及唇亡齿寒之理,答应出兵相助。
姜维得到消息后,振奋精神,再次整军出发。
此次姜维改变战略,他先佯攻魏国边城,吸引魏军主力前往救援。
待魏军调离洛阳部分兵力后,姜维迅速转向,直扑洛阳。
与此同时,东吴水军沿水路而上,攻击魏国沿海城池,分散魏军注意力。
姜维兵临洛阳城下,魏军拼死抵抗。
姜维命工匠打造攻城器械,云梯、投石车齐上阵。
战斗持续数日,双方伤亡惨重。
就在姜维即将突破防线之时,钟会亲率大军前来救援。
姜维军队顿时压力大增,但他毫无惧色,摆开阵势阻挡钟会大军。
姜维布下八卦阵,使钟会大军陷入阵中一时迷失方向。
姜维乘机率军掩杀,钟会大惊,急忙稳定军心,指挥军队破阵。
两军激战正酣,胜负犹未可知。
姜维与钟会僵持不下之时,忽闻邓艾却从阴平偷袭成都。
姜维大惊,他深知成都若失,一切努力皆付诸东流。
当下姜维果断从洛阳撤兵回援。
然钟会见状,哪肯放过这大好机会,立刻率兵追击。
姜维边退边抵挡钟会追兵,损兵折将不少。
好不容易赶到成都附近,却见城中火光冲天。
姜维心急如焚,策马狂奔进城。
城内已是一片混乱,百姓四处奔逃。
姜维寻到刘禅,刘禅哭诉邓艾兵锋锐利,难以抵挡。
姜维安慰道:“陛下莫慌,臣定将那邓艾逐出成都。”
姜维即刻重整残军,出城迎战邓艾。
邓艾见姜维归来,也不敢小觑。
二人交锋,姜维怀着满腔怒火,枪枪致命。
邓艾亦是身经百战,沉着应对。
激战多时,不分胜负。
姜维心生一计,佯装败退,引邓艾追入山谷。
姜维事先在此设下伏兵,待邓艾进入,伏兵尽出。
邓艾大惊失色,奋力突围。
姜维率军围堵,本以为可擒获邓艾,不料一支冷箭射来,正中姜维肩头,姜维攻势一顿,邓艾乘机逃脱。
姜维望着远去的邓艾,心中满是不甘,暗暗发誓定要夺回成都。
正当姜维准备发动总攻之时,突然收到刘禅投降的消息。
姜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愤怒与绝望涌上心头。
但姜维不甘心就此失败,他秘密召集心腹将士,说道:
“主公虽降,但我等壮志未酬,宁死不降魏。”
于是姜维诈降钟会。
钟会见姜维来投,心中大喜,以为姜维真心归降。
姜维则在暗中策划复国大计,他挑拨钟会与邓艾之间的关系,试图引起魏军内乱。
钟会渐渐被姜维说动,打算据蜀自立,对抗司马昭。
姜维一边协助钟会,一边联络旧部。
可惜事情败露,魏军围攻钟会与姜维。
姜维手持长剑,冲入敌阵,以必死之心奋战。
最终寡不敌众,姜维战死沙场,但他至死都怀着兴复汉室的梦想,他的英名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