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中流柱石曹休(1 / 2)

曹休自幼命运多舛,父母双亡,于这乱世之中茕茕孑立、孤苦伶仃。

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沉蹶不振,反倒在内心深处燃起了熊熊的壮志之火。

一日,他偶然听闻曹操的军队纪律严明,且曹操本人素有雄才大略,正在广纳有志之士。

于是,曹休毅然决然地决定前去投靠,渴望在这乱世之中寻得一方立足之地,施展自己的抱负。

路途的艰辛远超他的想象,他一路提心吊胆,竭力躲避着兵乱的袭扰与山贼的劫掠。

好不容易接近曹操军营之时,却不幸被守卫误当作奸细。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际,曹休临危不惧,大声表明自己的来意,并果断拿出家族信物以证身份。

幸运的是,一位目光敏锐的将领认出了那信物,这才将他带入营帐。

曹操见到曹休时,虽觉他年少稚嫩,却从其身上察觉到一股与众不同的非凡之气。

一番深入交谈下来,曹操惊喜地发现曹休见识超群、见解独到,心中不禁暗自欢喜,当下便毫不犹豫地收留曹休于军中。

曹休深知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弥足珍贵,自此以后,他日夜勤奋,如饥似渴地研习兵法武艺,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军中的日子里,他历经了诸多的艰难磨练,如同一块璞玉在砥砺中逐渐褪去粗糙的外壳,显露出内在的光芒,慢慢地赢得了士兵们的敬重,成为曹操麾下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新星。

随着时光的缓缓推移,曹操筹备攻打徐州陶谦。

曹休主动请缨,愿率一支先锋部队先行探查敌军的虚实。

曹操见曹休如此积极勇敢,毫无犹豫地欣然应允。

曹休率领数百精兵,悄无声息地向徐州进发。

途中,他们意外遭遇了一小股陶谦军的巡逻队。

曹休沉着冷静地指挥,命令手下迅速隐蔽,待到敌军靠近时,如猛虎出山般突然杀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擒获所有敌兵,还成功获取了不少关于徐州城防的关键情报。

当曹休带着珍贵的情报返回曹军大营时,曹操对他的果敢和机智大为赞赏。

不久之后,正式攻城的时刻来临,曹休身先士卒,毫无畏惧地带领士兵冒着如蝗的箭雨冲向城墙。

他一手持盾,巧妙地抵挡着敌方的攻击,一手挥舞长刀,奋勇杀敌,如虎入羊群般杀散城头守军,成功地打开了一个关键的缺口,为曹军的顺势攻入城中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役过后,曹休的威名迅速传遍了曹营内外,曹操更是视他为亲信爱将,时常与他商议军事机密。

曹休在曹操阵营中的地位愈发稳固,而他追随曹操成就霸业的决心也愈发坚定如磐。

曹操的势力日益壮大,周边诸侯皆对其忌惮三分。

袁绍心怀叵测,派人送来密信,妄图拉拢曹休背叛曹操,并许以高官厚禄。

曹休看罢信件,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与鄙夷,当着使者的面将信件付之一炬,义正言辞地表明自己忠心不二、绝无背叛之意。

曹操得知此事后,对曹休的信任愈发深厚,委任其统领虎豹骑负责宿卫,守护自己的安全。

曹休深感责任重大,每日亲力亲为地挑选精锐骑士,精心训练阵法。

一日,曹操出行狩猎,却不幸遭遇刺客埋伏。

曹休率领虎豹骑迅速护卫曹操,与刺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刺客武艺高强且人数众多,但曹休毫无惧色,目光坚定如炬。

他身先士卒,毫不犹豫地冲入敌阵,虎豹骑将士们紧随其后,士气高昂。

只见曹休手中长枪如龙跃海,气势如虹,瞬间挑落数名刺客。

刺客首领见状,妄图绕开曹休直取曹操。

曹休敏锐地察觉其意图,大喝一声,声如洪钟,纵马截击,几个回合便将刺客首领斩于马下。

其余刺客见首领已死,顿时军心大乱,四散奔逃。

经此一事,曹休护主之功令曹操感动不已,赏赐无数珍贵之物。

曹休之名亦威震天下,成为曹操麾下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此后,曹操挥师南下,意图夺取荆州刘表之地。

曹休随军出征,战船如云,遮蔽了江面。

曹休站在船头,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满是豪情壮志,仿佛已看到胜利的曙光。

及至来到关羽镇守的荆州要地,曹操欲派一军佯攻以吸引关羽的注意,曹休再次挺身而出。

他率领本部人马,巧妙地多设旌旗,击鼓呐喊,制造出浩大的声势前行。

关羽闻报,果然率领大军前来应对。

曹休与关羽对峙,并未贸然进击,而是沉稳地坚守营寨,不时派出小队骚扰蜀军。

时日既久,关羽渐生疑惑,此时曹操主力已绕道奇袭后方。

曹休看准时机,忽然发起猛攻,关羽一时难以招架,只能暂且撤退。

荆州之战胜利后,曹操论功行赏,曹休功劳卓着,被擢升为中领军。

曹休上任之后,雷厉风行地整肃军纪,严格选拔贤能之才充实中军。

他时常回忆起自己曾经孤苦无依投身曹操帐下的往昔岁月,感慨万分。

如今能有如此成就,皆是主公的知遇之恩与自身不懈努力所致。

他决心更加忠诚勤勉,全心全意辅助曹操平定四海,以不负此生的远大抱负。

然而,曹操的勃勃野心引起了各方势力的联合对抗。

孙权与刘备结盟,意图共同抵御曹操的强大攻势。

曹操因此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召集众将商议应对之策。

曹休进言道:“主公,如今孙刘联军士气正盛,锋芒毕露,我军切不可与之正面硬拼。

可先佯装败退,示敌以弱,再寻机断其粮道,使其陷入困境。”

曹操思索片刻,点头称善,对曹休的计策表示认可。

曹休领命而去,亲率轻骑悄悄迂回至敌军后方。

但孙刘联军早有防备,设下重重陷阱。

曹休不慎陷入埋伏,一时间箭如雨下,身边的将士不断倒下,伤亡惨重。

曹休奋力抵抗,心中深知一旦失败,曹操大军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危险境地。

正当危机时刻,曹操派来的援军如神兵天降般赶到。

原来曹操深谋远虑,料到可能有变,提前安排了接应。

曹休重振精神,与援军齐心协力,奋勇冲破敌人的重重包围。

经此一役,曹休深刻地认识到孙刘联军不容小觑,实力强劲。

他回营后痛定思痛,重新制定战略,力保曹操大军稳步推进,耐心等待更好的战机以破敌,曹操对他也越发倚重,视为心腹。

不久,曹操决定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

曹休虽觉此举不妥,但曹操心意已决,难以更改。

大战当日,东吴周瑜巧用火攻之计,曹军顿时大乱,陷入一片火海。

曹休眼见火势凶猛,战船纷纷起火,心急如焚,赶忙组织本部兵马全力救援。

他一边奋力救火,一边声嘶力竭地稳定军心,高呼:“莫慌,随我突围!”

曹休率部奋勇作战,然敌军围堵严密,犹如铁桶一般。

这时,他发现一艘小船似有机可乘,便果断率亲信登上小船突围。

途中遭遇江东水军拦截,曹休挺枪力战,枪尖寒光闪烁,刺倒数人。

上岸后,曹休迅速收拢残兵,退回曹操主营。

赤壁一败,曹操元气大伤。

曹休安慰曹操道:“主公勿忧,胜败乃兵家常事,吾等只需休整兵马,养精蓄锐,以待再战。”

曹操拍了拍曹休的肩膀,叹气道:“此次多亏有你保存部分兵力,日后还需仰仗你重建我军声威。”

曹休抱拳应诺,眼神坚定无比,决心跟随曹操东山再起,重新谋划统一大业。

曹休开始协助曹操整顿军备,训练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