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淳厚上进周访(1 / 2)

周访平素生活极为俭朴,身着粗布旧衣,饮食只求饱腹,居处简陋无华。

然而,他那颗善良慈悲的心,却驱使他常常将家中为数不多的余财拿去接济那些深陷贫困泥沼之人。

一日,阳光斑驳地洒落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周访如往常般悠然漫步其中。

忽然,一阵凄厉悲切的哭声如利箭般刺破了街市的喧闹。

他循声快步上前查看,只见一老妪瘫坐在地,满脸泪痕纵横交错,怀中紧紧抱着一个气若游丝、奄奄一息的幼童。

老妪的眼神空洞绝望,声音颤抖地哭诉着自家的悲惨遭遇。

原来,先是无情的天灾犹如恶魔肆虐,致使庄稼颗粒无收,紧接着孩子重病缠身,家中却连一枚治病的铜板都拿不出。

周访听着老妪字字泣血的哭诉,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与恻然。

他当即毫不犹豫地将身上所带的银钱全部掏了出来,轻轻放在老妪颤抖的手中,那银钱或许是他省吃俭用为数不多的积蓄。

而后,他温言细语地告知老妪,附近医馆中有自己相熟之人,可前去求治,定会得到周全的照应。

周围百姓目睹此景,皆对周访的仁德之举交相称赞。

那声声赞誉在街巷间此起彼伏地回荡,周访却只是微微摆手,脸上挂着淡然的微笑,悄然转身离去,身影在人群中渐行渐远。

不久之后,周访所在之地风云突变,遭遇外敌悍然入侵。

郡守心急如焚,紧急招募勇士抵御外敌。

周访听闻此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

在军中,周访犹如一头勇猛无畏的雄狮。

他凭借自身的沉毅勇敢,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每一场战斗,他都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刀,怒吼着冲向敌阵,毫不退缩。

战火纷飞中,他的身影成为了士兵们的精神支柱;硝烟弥漫里,他的怒吼激励着众人奋勇杀敌。

每次论功行赏之时,他总是面带谦逊,拱手推辞,表示功劳应归众人共有。

他的这一行为,如春风化雨,感染了众多将士。

军中士气大振,同仇敌忾,最终成功击退外敌。

周访也因此名震一方,成为当地人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而他寒族出身却品德高尚的事迹更是如插上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了百姓口中的美谈佳话。

这赫赫名声传至琅玡王司马睿的耳中,司马睿对周访大感兴趣,遂派人详加打探周访之事。

探子们不辞辛劳,四处探访,收集关于周访的点点滴滴。

回报之时,皆称周访不仅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在街头巷尾留下仁德之名;

而且英勇善战、谋略过人,于战场之上立下赫赫战功。

且其为人谦逊大度,从不居功自傲,实乃不可多得之才。

司马睿闻之大喜,当即决定待自己升为镇东大将军后,定要征辟周访为僚佐,让其为自己的大业出谋划策。

当使者带着诏书,快马加鞭来到周访家中时,周访正在田间劳作。

他挽着裤脚,汗水湿透了衣衫,双手沾满了泥土。

得知来意后,周访先是一愣,似乎没想到这等天大的机遇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但很快,他的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欣然应允。

进入幕府之后,周访并未因受到重用而恃才傲物。

他深知自己出身寒微,更需虚心求教。

他常向他人请教军政事务,态度诚恳,毫无骄矜之气。

他提出的许多关于治理地方、训练军队的建议都颇具远见卓识,犹如暗夜中的明灯,为司马睿指明了方向。

其他僚佐起初对周访的寒族出身还有些轻视,认为他不过是运气好,得到了主公的赏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亲眼目睹了周访的才华和德行。

周访处理事务井井有条,对待下属宽厚仁慈,对待政务兢兢业业。

他的每一个决策都深思熟虑,每一个行动都果敢坚决。

渐渐地,那些曾经轻视他的人无不心服口服。

周访在幕府中的威望日益渐高,如日中天。

但他始终秉持初心,不被权力和荣耀冲昏头脑,一心辅佐司马睿安定地方,抗击可能到来的战乱威胁,书写属于自己的忠义传奇。

随着周访威望日盛,不免招来一些心胸狭隘之人的嫉妒。

其中有一权贵子弟,名为刘显,仗着家族势力在幕府中横行霸道,作威作福。

他见周访深得人心,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对周访皆是赞誉有加,心中不禁妒火中烧,萌生嫉恨。

于是,他便暗中散播谣言,称周访笼络人心,意图不轨。

这谣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在幕府中传播开来。

渐渐地,这谣言传入了司马睿的耳中。

司马睿本是个心思缜密之人,但谣言听得多了,心中也难免起疑,对周访的态度有所冷淡。

周访察觉到主公的变化,心中虽有委屈,但他深知清者自清,过多的辩解只会越描越黑。

他选择了沉默,只是更加勤勉于政务军事。

每日早早起身,处理各种事务;夜晚则在营帐中研究兵法,思考战略。

他加强城防,训练士兵,以防外敌趁虚而入。

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忠心耿耿。

不久,边境再次传来战事警报,敌军如潮水般大兵压境,来势汹汹。

刘显等人面对此景,惊慌失措,毫无应对之策。

他们平日里养尊处优,此刻竟吓得面如土色。

此时,周访挺身而出,主动请缨,率领亲信部队奔赴前线。

他目光坚定,毫无畏惧。

战场上,周访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杀敌无数。

他的吼声震天动地,激励着士兵们奋勇向前。

他运用奇谋妙计,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然后一举包围,大败敌军。

捷报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回后方。

司马睿得知周访大胜,心中恍然大悟,明白自己错怪了周访。

所谓的谣言皆是虚妄,周访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于是,他严惩造谣之人,以正视听。

从此,对周访愈加信任重用,视其为心腹。

周访经此一事,声望更高,继续忠诚地辅佐司马睿,守护一方安宁。

数年后,北方局势大乱,风云变幻。

诸多势力蠢蠢欲动,觊觎着中原的广袤土地和无尽财富。

司马睿雄心勃勃,有心北进中原,成就一番霸业,便与周访商议此事。

周访深知此举艰难,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和挑战。

但他望着司马睿那充满期待和决心的眼神,还是坚定地支持主公。

他迅速整军备战,精心挑选精锐之士。

那些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士兵被他一一选中,组成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

同时,他广纳贤才,补充谋士团队。

那些足智多谋、深谋远虑的文人雅士纷纷投入他的麾下,为他出谋划策。

行军途中,周访的大军遇到了一支流民队伍。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