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九锡魏王曹操(1 / 2)

曹操手持七星宝刀,悄然潜入董卓营帐。

此时董卓正在榻上小憩,身旁吕布却不知去向。

曹操心跳如鼓,一步步靠近董卓。

就在曹操举起刀准备刺下之时,董卓突然睁开双眼。

曹操一惊,但瞬间镇定下来,假称前来献宝。

董卓看到宝刀,眼中闪过贪婪之色,伸手接过把玩起来。

曹操正紧张盘算下一步行动,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原来是貂蝉故意在营帐附近翩翩起舞,引得守卫纷纷侧目。

董卓听闻动静,起身欲出帐查看。

曹操深知机会稍纵即逝,趁董卓转身刹那,再次举刀刺去。

董卓觉察背后异动,侧身躲避。

但曹操这一刀还是划伤了董卓手臂。

董卓大怒,高呼救兵。

曹操奋力向外冲去,凭借着对营帐布局的熟悉,七拐八拐甩掉追兵,消失在夜幕之中。

虽此次刺杀未能成功,但曹操自此坚定了讨伐董卓之心,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曹操逃出城后,一路狂奔至一小镇。

身心俱疲的他走进一家酒肆,想要暂作歇息。

刚坐下不久,便听到旁边一人低声叹息:

“孟德兄此番行刺,勇气可嘉,然失于鲁莽。”

曹操大惊,拔剑而起,看向说话之人,乃是陈宫。

陈宫本在董卓麾下任职,然心中早不满董卓暴行。

他敬佩曹操之举,暗中尾随至此。

曹操见状收剑,邀陈宫同坐。

陈宫道:“君今失手,董卓必四处悬赏捉拿,君将何往?”

曹操目光坚定:“吾回乡聚义兵,伐董贼以匡汉室。”

陈宫当下决定追随曹操,二人结伴同行。

途中遇到曹父旧友吕伯奢。

吕伯奢盛情款待,亲自前往西村沽酒。

曹操忽闻庄后磨刀之声,疑心大起,以为要谋害自己,竟杀尽吕氏全家。

陈宫大惊,责其不义。

曹操却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言。

陈宫听此,心灰意冷,暗自思忖此人不可共事,于是趁夜离曹操而去,只留曹操一人继续踏上组建义军之路。

曹操望着陈宫离去的方向,微微叹了口气,旋即眼神变得坚毅起来,独自策马向着家乡奔去。

回到家乡后,曹操散尽家财,竖起讨董大旗。

一时间,应者云集,不少热血之士纷纷投靠。

曹操日夜操练兵马,打造兵器战甲。

然而,兵员众多也带来粮饷短缺之忧。

正在曹操愁闷之时,一名神秘谋士前来求见。

此人身着黑袍,看不清面容。

他献上一计,言说可借天子之名向各诸侯征调粮草。

曹操犹豫,这无疑是矫诏之举。

但形势所迫,曹操最终采纳。

檄文发出,诸侯们收到诏令后,有的心怀鬼胎,有的则积极响应。

而远在洛阳的董卓听闻此事,怒不可遏,一边加强防守,一边派出密探试图分化曹操联军。

曹操得知消息,加紧训练士卒,准备应对董卓的反击以及诸侯间可能产生的变数,一场围绕着正义与权谋的大战拉开帷幕。

不久,各地诸侯带着粮草陆续赶来。

袁绍仗着自己四世三公的名头,欲当盟主。

曹操心中虽不悦,却也暂忍下来。

众人歃血为盟,高呼讨伐董卓。

董卓派华雄前来叫阵,盟军连折数员大将。

关羽挺身而出,温酒斩华雄,士气大振。

而后,董卓亲率大军守虎牢关。

吕布横戟立马于关外,威风凛凛。

刘关张三兄弟齐战吕布,杀得难解难分,诸侯军队趁机掩杀过去,董卓军大败退回洛阳。

正当盟军乘胜追击时,诸侯间的矛盾逐渐显露。

袁术担心孙坚立功,断了孙坚粮草。

曹操气愤不已,却无力阻止。

此时,神秘谋士又献策,建议曹操率本部人马先行进军洛阳。

曹操斟酌后,率领亲信部队进发。

一路上诸多艰难险阻,但曹操军奋勇向前。

到达洛阳城外时,只见一片废墟,原来董卓已挟持献帝西迁长安。

曹操望着残垣断壁,深知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他必须更加小心应对诸侯之间的纷争,同时还要谋划如何对付董卓的残余势力。

曹操站在洛阳城外,眉头紧皱。

他知道,此刻若要有所成,必须先稳定军心。

于是,他登高振臂高呼:

“诸君,董卓恶行昭着,今虽挟天子西迁,但天网恢恢。

吾等既兴义兵,便当勇往直前,救天子,安社稷。”

众将士听了,皆热血沸腾。

曹操决定先派人修复洛阳城部分工事以作据点。

然而,诸侯联军内部愈发分裂。

袁绍暗中与公孙瓒争夺地盘;

韩馥更是屯粮自重,不愿再进兵。

曹操知晓如此下去必败无疑,便召集心腹商议对策。

这时,一名小将进言:

“主公,如今诸公各怀异心,不如我们独自西进长安。”

曹操摇头叹道:

“此非上策,孤军深入,恐遭覆灭。”

正在曹操苦思冥想之时,忽闻长安传来消息,董卓内部发生叛乱,其部将李傕、郭汜互相攻伐,献帝处境危险。

曹操意识到转机来临,他打算利用诸侯矛盾,许以重利邀几方共同西进,既能解献帝之危,又可顺势扩大自己势力。

只是,这其中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曹操权衡再三后,命使者分别前往袁绍、袁术、孙坚等处。

他许给袁绍更多北方土地,承诺袁术粮草辎重,向孙坚保证战后的官职赏赐。

各方诸侯听闻条件后,心中均有盘算。

袁绍心想,曹操此举若是成功,自己将获利颇丰,不妨一试;

袁术正愁粮草不足,也有了几分心动;

孙坚本就忠义,听到能解救献帝还可得官职,当下应允。

曹操见几方有所松动,遂集结兵马准备西进。

行军途中,曹操巧妙安排兵力,让己方军队位于较为安全之处,以防诸侯有变。

抵达长安附近时,李傕、郭汜正因内斗而疲惫不堪。

曹操看准时机,联合诸侯之力猛攻。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

李傕、郭汜难以抵挡,节节败退。

曹操率先冲入城中,直奔献帝所在之处。

见到献帝时,曹操伏地跪拜,口称救驾来迟。

献帝犹如抓住救命稻草般依靠曹操。

此后,曹操凭借此次功劳,开始逐步掌控朝廷大权,以天子之名对诸侯发号施令,走上了真正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路。

曹操掌控大权之后,便开始着手对付吕布。

吕布此时据守徐州,兵强马壮,且有陈宫辅佐,不可小觑。

曹操深知硬拼损失巨大,于是心生一计。

他先散布谣言,称吕布有称帝之心,周边诸侯听闻皆生警惕。

而后曹操假意与吕布修好,送去大量金银财宝和美女。

吕布本就贪图享乐,渐渐放松了防备。

与此同时,曹操暗中联络刘备,许以好处,劝其在吕布后方制造动乱。

刘备欣然答应,在徐州城内煽动人心,致使吕布军心动摇。

曹操见时机成熟,亲率大军征讨吕布。

吕布仓促应战,却发现自己已陷入重重包围。

陈宫虽极力出谋划策,但吕布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最终,吕布被曹操生擒。

曹操望着阶下囚吕布,心中犹豫是否留用此人,众人皆劝曹操莫要养虎为患,曹操长叹一声,下令处死吕布,自此曹操势力进一步扩张。

曹操解决吕布后,将目光投向了袁绍。

袁绍占据冀州等地,兵多粮足,乃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大的阻碍。

曹操深知此战不易,积极备战,训练士卒,囤积粮草。

袁绍这边也没闲着,他自恃兵力远胜于曹操,不听谋士沮授的劝告,执意要速战速决。

双方大军对峙于官渡。

曹操坚守不出,袁绍命士兵堆起土山,向曹营射箭,曹操则发明霹雳车回击。

袁绍又派人挖掘地道偷袭,亦被曹操识破。

正当战事胶着之时,曹操军中粮草告急。

曹操几欲退兵,荀彧来信力劝曹操坚守。

恰逢袁绍手下谋士许攸来投,献上奇袭乌巢之计。

曹操大喜,亲自率军前往乌巢。

一把大火烧光了袁绍的粮草辎重。

袁绍军大乱,曹操乘势出击。

袁绍大败,只带着八百余骑狼狈逃窜。

此役过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诸侯,下一步便是剑指江南之地。

处理完袁绍势力后,曹操将目光投向了东吴孙权。

曹操写信给孙权,劝其归降。

孙权收到信后,召集群臣商议。

周瑜主战,鲁肃亦表示赞同,认为江东子弟多才俊,定能抵御曹操。

孙权拔出佩剑砍掉桌角,说道:“孤意已决,联刘抗曹。”

于是孙权派鲁肃前去联络刘备。

诸葛亮早已料到孙权心意,便随鲁肃来到东吴。

朝堂之上,诸葛亮舌战群儒,说得众人心服口服。

随后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

但此时正值冬季,西北风盛行,用火攻反而会伤到己方。

周瑜为此忧心忡忡,口吐鲜血。

诸葛亮知晓天文气象,设坛借东风。

东风一起,黄盖率装满易燃物的战船佯装投降驶向曹军水寨。

待靠近曹军战船时,黄盖下令点火,火势瞬间蔓延开来。

曹军战舰相连,无法逃脱,一时间曹军大乱。

曹操见大势已去,只能率领残兵败将北逃。

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告终,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忽一日,曹操收到线报,西凉马腾和朝中大臣图谋不轨。

马腾手握重兵,麾下骑兵更是骁勇善战。

曹操深知若要强攻,即便得胜也必定损兵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