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心为国马隆(1 / 2)

马隆自小便心怀壮志,立志要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当边境传来敌寇肆虐、百姓深陷水深火热的噩耗,那一幕幕悲惨景象如同一把把利刃,深深刺痛了他的内心,瞬间在他心中燃起了汹涌澎湃的热血。

他深知,此乃自己一展智勇、成就千秋名节的绝佳契机。

于是,他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主动向朝廷请缨,愿亲率大军奔赴边疆抵御敌寇,守护家国的安宁与祥和。

抵达边疆后,马隆未有片刻的休憩,即刻投入到紧张而又缜密的军情观察之中。

他身先士卒,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隐伏于草丛树林之内,不放过敌军的任何蛛丝马迹,仔细探查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他风餐露宿,面容憔悴,但目光始终坚定而锐利。

经过多日的悉心观察,他发现敌军擅长骑射,凭借着出色的马术和精准的箭术,在战场上机动性极强,常常令我方军队陷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面对如此棘手的战况,马隆眉头紧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日夜苦思破敌之策,常常在营帐中对着地图比划到深夜。

但很快,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心中已然萌生出一条妙计。

他当即下令召集能工巧匠,命其打造一种独特的偏箱车。

此车一侧装配有坚固无比的防护板,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敌军的箭矢攻击,还为车内的士兵提供了隐蔽作战的绝佳空间。

为了确保偏箱车的质量和实用性,他亲自参与设计和监督制造过程,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

同时,他在当地广纳勇士,不论出身贵贱,只看重勇气和武艺。

经过一番严格的筛选,最终招募了三千名英勇无畏、悍不畏死的战士。

在招募过程中,他亲自考核每一位应征者,观察他们的身手、胆量和反应能力。

马隆亲自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每日晨曦微露之时,便能听到他那洪亮而又威严的训话声在训练场上空回荡。

战士们在他的鞭策与激励下,刻苦训练,从体能的锤炼到战术的研习,从个人武艺的精进至团队协作的磨合,无一不臻于至善。

训练时,马隆总是身先士卒,亲自示范各种战术动作和战斗技巧,让战士们心服口服。

开战之日,晨曦刚刚划破天际,战场上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马隆身披坚不可摧的战甲,英姿飒爽地屹立于军阵之前。

他指挥着士兵们以偏箱车组成严密的方阵稳步前行,宛如一座坚如磐石、不可撼动的移动堡垒。

敌军的骑兵如狂风般呼啸而来,气势汹汹地试图冲破车阵。

然而,他们的冲击就如同海浪拍击礁石,难以撼动分毫。

而马隆军中的弩手们则在车内伺机而动,每当敌军靠近,便是一阵箭雨齐发,箭无虚发,射杀众多敌军。

敌军的进攻频频受阻,士气受挫,萎靡不振。

此时,马隆果断指挥军队变换阵型,展开迅猛的反击。

他一声令下,勇士们如猛虎出笼,呐喊着冲出车阵,挥舞着手中的锋利兵器,杀得敌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在激烈的战斗中,马隆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的勇猛激励着每一位战士。

经此一役,马隆大获全胜,威名远扬。

他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瞬间传遍朝野上下。

人人皆对其智勇双全的才能称赞有加,其保家卫国的壮举更是彰显了他那高尚无比的名节。

马隆站在边关城头,极目远眺那远处安宁祥和的边境,心中满是欣慰与畅快。

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撩动着他的发丝,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欣慰而又满足的笑容。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对马隆感恩戴德。

朝廷闻此大捷,龙颜大悦。

朝堂之上,皇帝笑容满面,对马隆的赫赫功绩赞不绝口。

随后,下旨对马隆及其所率将士予以丰厚的嘉奖。

一箱箱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还有珍贵的药材、精良的武器,如同流水般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关。

马隆面对这些丰厚的赏赐,没有丝毫的私心与贪欲。

他将赏赐公平合理地分给众将士,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将士们手捧着赏赐,心中对马隆充满了感激与敬佩之情,军心大振,士气高昂。

然而,树大招风,木秀于林。

朝中一些心胸狭隘、嫉妒马隆功绩的宵小之辈,开始在皇帝耳边进献谗言。

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称马隆拥兵自重,在边疆独揽大权,威望过高,恐生异心。

皇帝初时并不相信这些无稽之谈,但随着谗言不绝于耳,心中也不免起了一丝疑虑。

于是,他下了一道密诏,召回马隆。

马隆接到诏书后,瞬间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但他胸怀坦荡,毫无怨言。

他有条不紊地将军务妥善交接给信任的将领,然后便带着少数亲随启程回朝。

朝堂之上,面对众人的种种质疑,马隆神色从容,不卑不亢。

他详细地陈述了边防的局势,条分缕析敌我双方的优劣所在,以及自己所采取的战略战术。

他言辞恳切,眼中闪烁着忠诚不二的光芒,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报国之心。

皇帝看着马隆那坚定而真诚的眼神,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但为了平息朝中的悠悠众口,皇帝还是暂时解除了马隆的兵权,封他为一个闲散的官职。

马隆对此并未在意,每日于府中静下心来潜心研习兵法。

他在书卷中探寻着古人的智慧结晶,思考着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战争局势。

同时,他还亲自教导子弟武艺,将自己的一身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期望他们将来也能为国家效力,保家卫国。

他深知边境的安宁只是暂时的,国家仍面临着诸多潜在的威胁,仍需良将守护。

只待时机成熟,他必再次挺身而出,戍卫家国。

数月过后,边境果然又传来战事。

敌军卷土重来,而且此次联合了其他部落,气势汹汹,来势汹汹。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边境百姓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朝中的武将们听闻此消息,纷纷皱起了眉头。

面对如此强敌,他们面露难色,心中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战胜敌军。

皇帝心急如焚,在朝堂上踱步思考对策。

这时,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马隆的身影,想起了他曾经在边疆的赫赫战功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皇帝不再犹豫,亲自来到马隆府上,表达了重新启用他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