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集:传承手艺(2 / 2)

苏小莹也捏得不太顺利,她嘟着嘴说:“这面团怎么这么不听话啊,我想捏个小兔子,怎么捏都像个大肉球。”

赵大爷走过去,手把手地教苏小莹:“丫头,你看,先把面团搓成圆形做脑袋,再搓两个小一点的做耳朵……”在赵大爷的帮助下,苏小莹的小兔子终于有了点模样。

关小雨则在一旁专心致志地捏着,他想捏一个孙悟空,可是捏着捏着,金箍棒变成了面条,孙悟空的脸也变得歪歪扭扭。他无奈地说:“这孙悟空怎么变成‘歪脸猴’啦,看来我这手艺还得好好练练。”

大家一边捏,一边互相打趣,广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虽然一开始大家捏出来的面人都不太像样,但在长辈们的耐心指导下,渐渐有了起色。

最后,是编竹篮的课程。赵大爷拿起一根竹条,熟练地编织起来,一边编一边讲解:“编竹篮啊,讲究的是顺序和力度,每一根竹条都要摆放整齐,用力均匀。”

关小雨看着赵大爷的动作,信心满满地说:“这个看起来不难,我肯定能行。”可等他自己动手时,才发现没那么简单。竹条在他手里就像调皮的孩子,怎么都不听话,没编几下,就变得歪歪扭扭。他尴尬地说:“这竹条怎么跟我作对啊,我还以为我能轻松搞定呢。”

苏小莹也遇到了困难,她的竹条总是断掉,她着急地说:“哎呀,这竹条怎么这么脆弱啊,我都不敢用力了。”

王爷爷笑着说:“孩子们,别灰心,编竹篮可是个细活儿,需要慢慢来。来,我教你们一个小窍门,在编之前,先把竹条用水泡一泡,这样它就会更有韧性,不容易断。”

在王爷爷的指导下,大家调整了方法,编出来的竹篮也越来越规整。阿强编的竹篮虽然还有些粗糙,但他自豪地说:“看,这是我编的,虽然不咋好看,但好歹是个竹篮,以后我就用它装东西。”

经过一天的学习,大家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关小雨感慨地说:“今天这一天,让我明白了这些传统手艺真的太不容易了,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心血。”

苏小莹也点头表示赞同:“是啊,以前我都没怎么关注过这些,今天学了之后,才发现它们的魅力。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把这些手艺传承下去。”

长辈们看着年轻人认真的模样,欣慰地笑了。李奶奶说:“孩子们,你们能这么想,我们就放心了。这些手艺是我们的根,只要你们愿意学,我们就会毫无保留地教下去。”

随着夕阳西下,这场充满意义和乐趣的传承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但传统手艺的传承之路才刚刚开始,在福瑞胡同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这些古老的手艺将在年轻一辈的手中继续绽放光彩,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