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百天照(1 / 2)

不知不觉间,白敬安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一百天了。在这一百天里,白家小院仿佛被注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白敬安的第一声啼哭,像是开启了一段奇妙旅程的号角,清脆而响亮,让全家人的心瞬间被填满。那小小的身躯,被柔软的襁褓紧紧包裹,如同一个珍贵的礼物。

在最初的日子里,柳青言日夜守在他的身边,眼睛里满是初为人母的温柔与疲惫。每当白敬安饿了,他便会挥舞着小拳头,小嘴一撇,发出轻微的呜咽声,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的需求。柳青言总是迅速而熟练地将他抱在怀中,轻声哼唱着不知名的小曲,那歌声如涓涓细流,淌入白敬安的耳中,他便会渐渐安静下来,满足地吮吸着乳汁。

经过柳青言生病后回娘家养病事件后,夜晚,白敬安有时会突然醒来,哭闹不止。全家人都会被这哭声惊动,婆婆会赶忙起身,点起一盏昏黄的油灯,微弱的灯光洒在房间里,映出墙上摇曳的影子。大哥白逸飞和大嫂林慧兰也会过来查看,二姑更是心急如焚,在一旁帮忙递着尿布和衣物。大家手忙脚乱却又齐心协力,只为让小敬安再次安然入睡。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白敬安学会了更多的“小本领”。他开始会微微地转动脑袋,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那清澈明亮的眼睛,像是两颗黑宝石,对这个新奇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偶尔,他还会吐出几个可爱的小泡泡,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仿佛在和家人分享他心中的小秘密。

而在这一百天里,白家的小院也依旧有着它独特的韵律。清晨,公鸡的打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在催促着人们开启新的一天。阳光洒在院子里,斑驳陆离。院中的那棵老槐树,枝叶繁茂,投下一片清凉的阴影。婆婆会在树下择菜,嘴里念叨着家常琐事,时不时抬头看看屋内白敬安的方向。

午后,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大嫂林慧兰会坐在一旁做些针线活,为白敬安缝制小鞋子、小帽子。针脚细密而均匀,每一针都倾注着她对孩子的关爱。大哥白逸飞则会在院子里修理农具,叮叮当当的声音,在宁静的午后显得格外清脆。

白敬安的百日,就像是这平凡而又温馨生活中的一个璀璨节点。这一天,阳光柔和地洒在白家的小院里,院中的花朵绽放得娇艳欲滴,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璀璨的宝石。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花香,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一家人早早地就开始筹备起来,为了这重要的百日纪念,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地商量着要去镇上给孩子照张漂亮的百日纪念照。婆婆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叠放在腿上,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说道:“咱们得给小敬安选一套好看的衣服,照出来的相片才精神。这孩子眉眼生得俊俏,穿上好看的衣服,那照片肯定能挂在咱堂屋最显眼的地方,让来家里的人都看看咱白家的宝贝。”柳青言在一旁,身姿婀娜,她轻点臻首,如墨的长发随之轻轻晃动,眼神里闪烁着憧憬的光芒:“妈,我已经把他的新衣服都准备好了。都是我精心挑选的料子,摸起来柔软舒适,样式也是镇上最时兴的,敬安穿上肯定像个小福娃。”大哥白逸飞眉头微皱,手指有节奏地在桌面敲击,似在弹奏一曲思考的乐章:“去镇上的照相馆得提前约好,不然人多怕排不上。我听说镇上那家老字号照相馆最近生意火爆,不少人家都带着孩子去拍百日照,咱得抓紧时间联系,别误了事儿。”大嫂林慧兰则在一旁忙碌着,将孩子那些小巧可爱的玩具逐一整理,摆放得整整齐齐,一边整理一边说道:“对,还得准备点孩子喜欢的小玩具,拍照的时候能逗逗他。我把敬安平时爱玩的那个拨浪鼓带上,还有那个会响的小鸭子,一捏就嘎嘎叫,他每次听到都笑得可欢了。”

就在这时,二姑像一阵旋风似的刮进了门。她身形矫健,步伐有力,一头乌发随意地挽起,几缕碎发俏皮地垂落在脸颊,更衬得她面容生动。她身着一件素净的碎花布衫,虽非绫罗绸缎,却干净整洁得如同她爽利的性格。手中那篮子鸡蛋,颗颗圆润饱满,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她人未到声先至:“这么大的事儿,怎么能少了我!我可惦记着我这小侄子呢,这鸡蛋都是我精心挑的,给敬安补补身体,让他长得壮壮实实的。”脸上笑意盎然,恰似春日盛开的繁花。

白逸飞的好友李明也恰逢此时前来,他轻轻推开那扇有些斑驳的木门,探进半个身子,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这么热闹,我也来凑凑。听说小敬安百日了,我来沾沾喜气,顺便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众人纷纷点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这百日纪念照的热切与期待,仿佛即将开启一场盛大而美好的旅程。

柳青言温柔地抱起白敬安,那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稀世珍宝。她纤细的手指在孩子的衣衫上轻轻摩挲,仔细地整理着每一处褶皱,嘴角噙着一抹宠溺的微笑:“宝宝今天可要美美的,咱们去照相啦。到了照相馆,你要乖乖的,听妈妈的话,给你拍好多好看的照片。”婆婆赶忙拿起一旁的小帽子,那帽子上精致的刺绣仿若活物,蝴蝶似要振翅高飞。她满是欢喜地走到近前,微微弯腰,眼神专注而深情,小心翼翼地将帽子戴在白敬安的小脑袋上,轻声说道:“是啊,这可是咱家的大喜事,得把孩子打扮得精神点。咱敬安这模样,穿上新衣服,戴上小帽子,活脱脱就是个小少爷,去了镇上肯定能引来不少人夸赞。”

这时,大哥家的一双儿女蹦蹦跳跳地过来了。男孩叫白宇轩,虎头虎脑的,眼睛里透着机灵劲儿;女孩叫白雨薇,扎着两条小辫子,笑起来甜甜的。白宇轩跑到白逸飞身边,拉着他的手问道:“爹,我们也能跟去镇上吗?我想看看弟弟照相。”白逸飞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当然可以,你们要照顾好弟弟哦。”白雨薇则凑到柳青言跟前,看着白敬安说:“婶婶,弟弟好可爱,我可以抱抱他吗?”柳青言笑着把白敬安递给她:“薇儿小心点哦。”白雨薇轻轻抱着白敬安,白敬安挥舞着小手,嘴里咿咿呀呀的,逗得大家直乐。白宇轩也凑了过来,用手指轻轻触碰白敬安的小脸,好奇地说:“弟弟的皮肤好嫩呀,像豆腐一样。”白雨薇白了他一眼:“你可别把弟弟弄疼了。”白宇轩嘿嘿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木雕,在白敬安眼前晃悠:“弟弟,看哥哥给你带的小玩具。”白敬安的目光被吸引,眼睛跟着小木雕转动,白雨薇见状笑道:“还是哥哥有办法,能逗弟弟开心。”

一家人收拾停当,登上那辆略显破旧的小拖拉机,缓缓向镇上驶去。一路上,微风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抚过众人的脸庞,带来丝丝惬意。道路两旁的树木高大而繁茂,枝叶相互交织缠绕,宛如一条蜿蜒无尽的绿色隧道。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洒而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仿若梦幻的拼图。鸟儿在枝头欢歌笑语,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似银铃般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美妙绝伦的自然交响乐。远处的田野,麦浪滚滚,如一片浩渺无垠的绿色海洋,微风拂过时,麦浪轻轻摇曳,沙沙作响,似在低吟着丰收的赞歌。蓝天白云之下,这乡间的美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绝美画卷,让人心醉神迷,沉醉不知归路。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行至半途,小拖拉机突然发出一阵“突突突”的刺耳声响,紧接着便如一位垂暮的老者,气喘吁吁地熄火停在了路中央。公公神色一紧,迅速跳下拖拉机,他猫着腰,眼睛紧紧盯着发动机,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嘴里喃喃自语:“这可咋办,好像是发动机出了问题。这拖拉机平时也没出过啥大毛病啊,今天怎么关键时刻掉链子。”大哥白逸飞也紧跟其后,他心急如焚,在原地不停地踱步,脸上满是焦虑:“得赶紧修修,别耽误了给小敬安照相。照相馆那边还等着我们呢,要是去晚了,预约的时间过了可就不好办了。”

柳青言紧紧抱着白敬安,手臂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这可怎么办呀,不会去不成了吧?这百日照对敬安来说多重要啊,可不能搞砸了。”婆婆赶忙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坚定而沉稳:“别慌,咱们一起想想办法。咱们这么多人,还能被这点小困难难住?肯定能找到解决的法子。”二姑二话不说,将手中的篮子往地上一搁,撸起袖子,眼神中透着一股倔强:“我去前面看看能不能找人帮忙。这附近村子里肯定有懂修理的人,我去打听打听,尽快把人带过来。”

李明也迅速下车,他蹲下身子,仔细地检查着拖拉机的各个部件,眼神专注而认真:“我也来搭把手,看看能不能修好。我以前跟着村里的老师傅学过一点修理的手艺,虽然不精,但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大嫂林慧兰在车里轻声哄着孩子:“小敬安别怕,咱们很快就能修好出发啦。妈妈在这儿陪着你,等会儿我们就可以继续去镇上拍照啦,你要乖乖的哦。”她的声音轻柔而舒缓,如同春日的微风,试图安抚孩子幼小的心灵。

众人齐心协力,一番忙碌之后,拖拉机终于重新发出欢快的轰鸣。“好了好了,赶紧出发!”公公大声喊道。一家人再次登上拖拉机,向着镇上疾驰而去。

照相馆内,白敬安宛如一个小天使,在镜头前或笑或嗔,憨态可掬。摄影师手中的相机咔嚓作响,仿佛在记录着一个个珍贵的瞬间。摄影师一边调整着角度,一边笑着说:“这孩子太可爱了,表情特别丰富,拍出的照片肯定效果绝佳。”柳青言在一旁温柔地引导着:“敬安,看这边,笑一个,对啦,真乖。”白雨薇在旁边拿着小玩具逗白敬安,一会儿晃晃拨浪鼓,一会儿捏捏小鸭子,嘴里还不停地说着:“敬安,看这里哦,这里有好玩的。”白宇轩则好奇地看着摄影师摆弄相机,不时地问些问题:“叔叔,这个相机怎么能拍出那么好看的照片呀?”“为什么要这样调整角度呢?”摄影师耐心地解答着他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