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初二回娘家(2 / 2)

肘子是个大工程,他先将肘子焯水,去除血水和杂质。然后在锅中加入各种香料和调料,慢慢炖煮,让肘子变得软烂入味,色泽红亮,看着就很有食欲。

鲜丸子是柳青言提前做好的,白逸堂将它们放入锅中煮熟,捞出备用。

他又炒了一道清爽可口的醋溜土豆丝,土豆丝在他的翻炒下根根分明,散发着淡淡的醋香,酸溜溜的味道很是开胃。

还有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西红柿炒蛋,红黄相间,十分诱人,那鲜艳的色彩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接着,他做了一道梅菜扣肉。精选的五花肉在锅里煮到七八成熟,捞出后在皮上弄上老抽,放入油锅中炸至皮起皱,切成薄片码在碗底。再把浸泡好的梅菜切碎炒熟,铺在肉片上,放入蒸锅蒸制。出锅后倒扣在盘子里,香气扑鼻,肥而不腻。

最后,他做了一道蒜蓉青菜,为这顿丰盛的午餐增添了一份清新,让整桌菜的搭配更加完美。

在做饭的过程中,白逸堂忙得不亦乐乎,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厨房里热气腾腾,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抽油烟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烟火气十足。

终于,烧鸡色泽红亮,香味扑鼻;红烧鱼泛着诱人的光泽,鲜香四溢;肘子炖煮得软烂可口,入口即化;鲜丸子颗颗饱满,鲜嫩弹牙;大虾在盘中红得透亮,鲜美多汁;芹菜肉丝清爽开胃,绿的芹菜与红的肉丝搭配得恰到好处;醋溜土豆丝根根分明,散发着淡淡的醋香,令人食欲大增;西红柿炒蛋红黄相间,香甜美味;梅菜扣肉肥而不腻,扣肉的醇厚与梅菜的咸香完美融合;蒜蓉青菜清新解腻,绿意盎然。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围坐在桌旁,柳父看着满桌丰盛的菜肴,眼中满是欣慰,笑着对白逸堂说道:“逸堂啊,辛苦了,瞧这一桌子菜,色香味俱全,看着就馋人!”白逸堂赶忙回道:“爹,不辛苦,只要大家吃得开心就好。”说着,他解下围裙,在柳青言身边坐下。

柳父兴致颇高,伸手拿起桌上早已备好的一瓶珍藏老酒,轻轻晃了晃,拔开瓶塞,瞬间,醇厚的酒香弥漫开来。他依次给桌上的各级酒杯斟满酒,先是端起自己的酒杯,目光温和地看向白逸堂,问道:“逸堂啊,你在滨海市食堂干得咋样?今年顺不顺利?”白逸堂咽下口中正嚼着的饭,也端起酒杯,恭敬地回应:“爹,还不错,食堂工作挺稳定的。虽说忙起来从早到晚连轴转,尤其单位搞活动、有接待的时候,恨不得自己能分身,但好在一切都有条不紊。”言罢,他微微欠身,与柳父轻轻碰了碰杯,接着仰头一饮而尽,脸上泛起一丝酒后的红晕。

柳青言在一旁,看着白逸堂,眼中满是关切与爱意,她夹起一只大虾,温柔地放在白逸堂碗里,轻声说道:“忙是好事,多劳多得嘛。只要你身体扛得住,咱们辛苦些也值得。”白逸堂侧头看向她,眼神交汇间,满是温情,轻轻点了点头。

二妹夫也被这热闹的氛围感染,饶有兴趣地加入话题,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边嚼边问:“姐夫,那你们食堂饭菜花样多不?”白逸堂笑了笑,拿起餐巾擦了擦嘴,回答道:“那可多了去了,川菜的火辣、粤菜的精致、鲁菜的醇厚,还有各类面食、小吃,应有尽有。不过啊,吃来吃去,还是自家做的合胃口,有家里的味道。”

二妹咽下口中食物,跟着笑道:“那可不,姐夫你这手艺,跟大饭店的大厨比也不遑多让。我琢磨着,要是哪天你开个饭馆,就凭这厨艺,生意肯定红火得很。”说着,她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小口,眼中满是对白逸堂厨艺的赞许。

柳青言的三妹坐在一旁,眨着大眼睛,好奇地探过身子问:“姐夫,食堂每天吃饭的人多不多呀?”白逸堂放下碗筷,双手比划了一下,笑着说:“多着呢,一到饭点,窗口前队伍排得老长,跟条长龙似的。忙不过来的时候,还得临时加派人手。”说罢,她举起酒杯,跟三妹碰了一下,三妹调皮地吐了吐舌头,端起饮料杯回敬。

柳青言的弟弟年纪最小,也最是活泼,他眼珠子一转,一脸狡黠地冲着白逸堂嚷道:“姐夫,那你有没有偷偷给姐姐带好吃的回来?”这话一出,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柳父佯装嗔怒,抬手轻轻拍了下弟弟的脑袋,笑骂道:“就你嘴馋!”弟弟吐了吐舌头,扮了个鬼脸,端起饮料杯,一本正经地说:“那我也敬姐夫一杯!”

柳母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这般热热闹闹,脸上笑开了花,她拿起筷子,给每个人碗里都夹了些菜,慈爱地说道:“都别光顾着说话,多吃点。这丸子鲜嫩,大伙尝尝。”

众人纷纷动筷,一时间,欢声笑语与碗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满室温馨。大家边吃边聊,话题不断。柳青言笑着看向二妹,问道:“二妹,你家孩子最近乖不乖?”二妹无奈地叹了口气,嘴角却带着笑意,说道:“唉,别提了,皮得很,天天上蹿下跳,把家里折腾得鸡飞狗跳的。”说着,夹了一只菜放进嘴里。

二妹夫跟着补充道:“不过嘛,有这小家伙在,家里也多了不少乐子,倒也热闹。”

柳青言的弟弟放下饮料杯,兴奋地手舞足蹈,开始讲起学校里的趣事,一会儿模仿老师上课的模样,一会儿又学同学出糗的样子,绘声绘色,引得大家时而惊讶,时而欢笑,饭桌上的气氛愈发欢快。

吃饭时,柳青言把白敬安的婴儿车拉到身边,时刻留意着她。小家伙被饭菜的香气吸引,眼睛睁得大大的,小手在空中乱抓,嘴里咿咿呀呀叫个不停。柳青言见状,赶忙夹起一小撮软烂的鱼肉,仔细挑去鱼刺,放在嘴边轻轻吹凉,然后送到白敬安嘴边,温柔地说:“敬安,尝尝这个,香不香?”白敬安吧唧吧唧小嘴,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挥舞着小手,像是在给妈妈点赞。

柳母看着这一幕,笑着说:“看咱敬安,吃得真香,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以后肯定机灵。”柳青言听了,心里甜滋滋的,应道:“妈,敬安可调皮了,日前也在认真地为回娘家做着准备。

酒足饭饱之后,一家人满足地离开餐桌,来到院子里晒太阳。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让人感到无比惬意,仿佛给每个人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大家随意地坐在椅子上或搬来小板凳,围坐成一圈。柳父点燃了一支烟,悠然地吸了一口,缓缓说道:“这日子啊,是越过越好喽。”柳母则在一旁微笑着,手里还拿着未织完的毛衣,毛衣针在阳光下闪烁着日期也在认真地为回娘家做着准备。

柳青言轻轻靠在白逸堂的身上,轻声说道:“逸堂,等咱以后有条件了,把这院子再修整修整。”白逸堂点点头,应道:“行,都听你的。”

二妹伸了个懒腰,说道:“姐,你看咱爹娘现在身体还算硬朗,咱们也能少操心。”二妹夫接着说:“是啊,不过咱们还是得多回来看看,陪陪老人。”

柳青言的弟弟一脸憧憬地说:“我以后也要像姐夫一样能干,让咱家人都日期也在认真地为回娘家做着准备。

柳父弹了弹烟灰,说道:“你们啊,都好好过日子,平平安安的,我和你娘就知足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题从生活琐事聊到村里的变化,又聊到未来的打算。院子里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温馨而又和谐,仿佛时间都为这份美好而停驻。

阳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幸福的光芒。这一刻,时光仿佛变得很慢很慢,亲情的温暖在这小小的院子里弥漫开来,让人陶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爽。柳父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舒展开来,他那历经岁月沧桑的眼睛里充满了欣慰和满足。柳母手中的毛衣针上下翻飞,那未完成的毛衣仿佛也承载着她对家人无尽的关爱。

柳青言和白逸堂紧紧相依,他们彼此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前景和期待。二妹和二妹夫不时相视一笑,那是一种心有犀的默契。柳青言的弟弟则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大家的谈话,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好奇和向往。

院子里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聆听着这一家人的温馨话语。树上的鸟儿欢快地叫着,似乎在为这美好的时光歌唱。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更增添了乡村的良心与祥和。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绚丽的晚霞。那霞光如同一片绚丽的锦缎,将整个院子都染成了温暖的橙红色。一家人依然沉浸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仿佛时间已经停止,他们希望这一刻能够永远定格。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尽管大家都有些不舍,但也知道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美好的相聚。柳青言和白逸堂起身准备回家,柳家父母把他们送到门口,叮嘱着:“有空常回来啊。”

柳青言和白逸堂点点头,带着满满的不舍离开了娘家。一路上,柳青言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今天的温馨场景。她想起父亲点燃香烟时满足的神情,那是对如今安稳生活的欣慰;想起母亲织毛衣时嘴角的微笑,那是对家人无尽的关爱;想起二妹和二妹夫之间默契的眼神交流,那是夫妻间深厚的感情;想起弟弟充满向往的目光,那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想起白敬安可爱的模样,那是她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骑行在回家的路上,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乡间小路上偶尔有几个孩童在嬉戏玩耍,欢笑声远远传来,为这静谧的归途增添了几分生机。白逸堂轻声哼起了小曲,那熟悉的旋律在风中飘散,柳青言也跟着轻声哼唱起来,两人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驱散了些许离别的愁绪。

她扭头看向身旁的白逸堂,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和他一起努力,把自己的小家也经营得幸福美满,不辜负家人的期望和祝福。同时,她也在心里默默计划着,以后要多找时间回娘家看望父母,多关心弟弟妹妹的生活。

白逸堂仿佛感受到了她的思绪,轻轻握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安心的微笑。这一刻,柳青言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今天在娘家可真开心,看到大家都过得挺好,我这心里就踏实了。”柳青言打破了片刻的宁静,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是啊,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比啥都强。咱以后可得常回去。”白逸堂应和着,脚下的踏板有节奏地转动着。

微风轻轻撩起柳青言的头发,她抬手将头发别到耳后,若有所思地说:“我想着,等过些日子,把家里那几床棉被拆洗一下,天暖和了就用不上这么厚的了。再把院子里的菜种上,种点豆角、茄子,到时候吃着新鲜。”

白逸堂点头赞同:“行,听你的。我还打算抽空把咱那辆自行车好好修修,骑起来老是嘎吱嘎吱响,怪烦心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畅想着未来日子的琐碎日常,言语间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不知不觉,暮色渐浓,远处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回到家,院子里一片寂静,与白天娘家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柳青言微微叹了口气,她轻轻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白敬安放进小婴儿推车里,手指还不忘帮孩子顺了顺有些凌乱的头发,眼神里满是疼惜。看着白敬安懵懂的大眼睛,她嘴角泛起一抹温柔的笑意,轻声哄道:“敬安乖,咱们到家啦,先在这儿玩会儿。”

随后,柳青言起身,目光却始终没离开孩子,她拉了拉推车旁的小毯子,仔细地将白敬安盖好,边角都掖得严严实实,生怕有一丝冷风灌进去。做完这些,她才直起身,环顾着略显冷清的院子,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白逸堂停好自行车走进来,一眼就瞧见了妻子的神情,他走上前,轻轻握住柳青言的手,低声说:“累一天了,我去烧点水,你歇着。”柳青言微微点头,目光又落回孩子身上。

没一会儿,白逸堂端来热水,柳青言赶紧取来毛巾,先在自己手背上试了试水温,确定不烫后,才轻轻抱起白敬安,让他靠在自己怀里,开始温柔地为孩子擦拭小脸和小手。白敬安被弄得痒痒的,“咯咯”直笑,小手在空中乱挥,柳青言也跟着笑起来,眼中的疲惫一扫而空,满是慈爱地说:“咱敬安最乖啦,擦干净就更舒服咯。”

擦完后,她把白敬安重新放回推车里,又从屋里拿来一个小拨浪鼓,轻轻摇响,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逗他开心。看着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柳青言这才放心地起身,和白逸堂一起准备简单的日子。

厨房中,柳青言系上围裙,打开米缸舀出一些米,放在水盆里仔细淘洗,每一个作。

厨房中,柳青言系上围裙,打开米缸舀出一些米,放在水盆里仔细淘洗,每一个动作都轻柔又专注,像是生怕惊扰了这平静的时光。白逸堂则在一旁熟练地切着青菜,菜刀与案板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时不时抬眼看看柳青言和孩子,嘴角带着笑意。

“今天在娘家吃得太丰盛,晚上简单点,煮个粥,炒个青菜就行。”柳青言轻声说道。

“嗯,吃点清淡的,舒服。”白逸堂应和着。

准备就绪,白逸堂点火起锅,倒入少许油,待油热后将青菜下锅,瞬间,“滋滋”的声响伴随着青菜的清香弥漫开来。柳青言在一旁照看着煮粥的锅,不时用勺子搅拌,防止粘锅,目光还时不时瞟向院子里的白敬安,确保他一切安好。

饭菜上桌,柳青言先给白敬安喂饭。她把孩子抱到腿上,用小勺轻轻舀起米糊,放在嘴边轻轻吹凉,眼神专注地盯着小勺,嘴里还轻声念叨:“敬安,来,尝尝妈妈做的好吃的,张嘴,啊……”白敬安吃得小嘴吧唧吧唧的,米糊糊了一脸,柳青言看着既心疼又好笑,连忙拿起手帕,小心翼翼地帮他擦干净,嘴里念叨着:“你看你,像个小花猫似的。”

等小家伙吃饱玩累睡下后,她和白逸堂才安心坐在桌前吃饭。吃着吃着,柳青言感慨:“今天在娘家真开心,时间过得太快了。”白逸堂应和:“是啊,以后咱们常回去。”

晚饭后,白逸堂主动收拾碗筷,对柳青言说:“你陪敬安玩会儿吧,今天折腾一天,你也累了。”柳青言也没推辞,走到床边坐下,看着熟睡的白敬安,眼神里满是宠溺,她轻轻抚摸着孩子的额头,像是在确认他有没有睡安稳。

过了一会儿,白逸堂忙完走进屋,看到这温馨的画面,也轻轻坐在床边,从身后环抱住柳青言,下巴抵在她的肩头,一同看着白敬安,轻声说:“咱们敬安长得真快,以后肯定是个机灵鬼。”柳青言靠在他怀里,微笑着响应:“那可不,像你小时候一样。”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了一会儿,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月光如水般洒在院子里。两人起身简单洗漱后,便准备上床休息。柳青言走到床边,看到白敬安睡得香甜,小手还握拳放在脸旁,她轻轻躺在孩子旁边,白逸堂随后也上了床,从背后环抱住妻儿,轻声道:“睡吧,好日子还长着呢。”柳青言嘴角含笑,闭上眼睛,不一会儿,屋里便安静下来,只余均匀的呼吸声,伴着月光,他们一同沉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