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姨(1 / 2)

1996 年的中秋节,那是一个被岁月铭记的美好时光。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吻上大地,整个世界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低语,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秘密。

天空湛蓝如宝石,深邃而高远,没有一丝云彩的打扰。那纯净的蓝色仿佛是大自然最精心调制的色彩,让人看了心旷神怡。阳光透过稀薄的大气层,毫无保留地洒向人间,带来温暖而明亮的光芒。每一寸光线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欢快地跳跃在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光影画卷。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用清脆悦耳的歌声迎接这特别的一天。歌声婉转悠扬,此起彼伏,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它们或呼朋引伴,或独自吟唱,那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飘荡,为这个节日增添了几分欢快的气息。

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丝丝凉意,也带来了田野间成熟庄稼的清香。那是一种浓郁而醇厚的香气,混合着稻谷的芬芳、玉米的甜香和瓜果的馥郁。微风仿佛是一位神奇的使者,将这醉人的香气从遥远的田野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当微风掠过稻田,金黄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彼此簇拥着,仿佛在窃窃私语,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每一颗饱满的稻谷都蕴含着农民们辛勤的汗水和对生活的希望。阳光洒在稻穗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中。

玉米地里,一根根粗壮的玉米杆笔直地挺立着,像是守卫着丰收的战士。玉米棒子穿着翠绿的外衣,顶端露出金黄的流苏,饱满而诱人。它们或整齐地排列在玉米杆上,或调皮地探出头来,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丰硕成果。微风拂过,玉米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奏响一曲丰收的赞歌。

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宛如一个个小灯笼,照亮了整个果园。苹果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果皮上的水珠晶莹剔透,宛如珍珠般闪烁。果香四溢,让人闻了便垂涎欲滴。旁边的梨树也不甘示弱,黄澄澄的梨子宛如一个个葫芦,压弯了树枝。梨子表面布满了细腻的斑点,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独特印记。摘下一个梨子,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液瞬间在口中迸发,让人陶醉在这甜蜜的滋味中。

葡萄园里,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像玛瑙似的挂满了藤架。葡萄粒饱满圆润,紧紧地挨在一起,在阳光的照射下,透出梦幻般的光泽。有的葡萄还挂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宛如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微风拂过,葡萄藤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邀请他们品尝这美味的果实。

田间的小路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宛如一条金色的地毯。落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仿佛是秋天的精灵在尽情展示它们的优美舞姿。当人们走过这条小路,脚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独特乐章。路边的野花依然绽放着,它们在秋风中顽强地挺立着,为这金黄的世界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粉色的、紫色的、白色的小花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丛中,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不同层次的色彩。山顶的树木已经染上了淡淡的金黄,山腰的植被依然郁郁葱葱,而山脚下的草地则开始微微泛黄。山峦之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那飘渺的云雾时而升腾,时而消散,仿佛是仙女舞动的长袖,为这雄伟的山峦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小河在田野间蜿蜒流淌,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它们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时而潜入水底,与水草嬉戏。河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的树木,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那波光粼粼的景象犹如无数颗钻石在闪耀。

村庄里,炊烟袅袅升起,那是各家各户在为中秋节准备丰盛的美食。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有红烧肉的醇厚、清蒸鱼的鲜美和月饼的香甜。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回荡在整个村庄。老人们则坐在门口,晒着太阳,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这个宁静而祥和的中秋节,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和谐美好。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感受着生活的甜蜜与温馨。这一天,是对辛勤劳作的回报,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每一丝空气都传递着团圆的喜悦和祝福。

当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明月缓缓升起,照亮了整个大地。月光如水般洒在田野上,给庄稼蒙上了一层银纱。稻田里的稻穗在月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在向月亮诉说着丰收的故事。玉米地和果园也被月光笼罩,显得更加神秘而迷人。

村庄里灯火通明,家家户户的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人们围坐在桌旁,品尝着美味的月饼和水果,共赏明月。孩子们手里拿着灯笼,在村子里跑来跑去,灯笼里的烛光在黑暗中摇曳,宛如一颗颗移动的星星。

月光下,人们的脸庞被照得清晰可见,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憧憬。长辈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故事在这个夜晚再次被传颂。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跟随故事一起飞到了遥远的月宫。

在这个特别的夜晚,人们的心靠得更近,亲情和友情在月光下更加深厚。大家互道祝福,共同祈祷着未来的日子风调雨顺、幸福安康。1996 年的中秋节,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一份珍贵的回忆,如同那皎洁的月光,永远照亮着人们的心。

此时的小镇也沉浸在中秋的欢乐氛围中。街道两旁的店铺张灯结彩,各种月饼、水果和特色小吃琳琅满目。人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选购着节日的礼品。孩子们手里拿着糖葫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镇中心的广场上,一场热闹的中秋晚会正在举行。舞台上,演员们身着盛装,表演着精彩的节目,歌舞、戏曲、杂技等节目赢得了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台下的人们或坐或站,聚精会神地欣赏着表演,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河边的公园里,情侣们手牵着手漫步在月光下,倾诉着彼此的爱意。他们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甜蜜。老人们则在长椅上悠闲地坐着,享受着这宁静的夜晚。

整个小镇在中秋节的氛围中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温馨与欢乐。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放下了平日的忙碌与疲惫,尽情享受着团圆和幸福的时刻。

而在城市里,中秋的氛围虽然与乡村和小镇有所不同,但同样充满了温暖和喜悦。高楼大厦上的霓虹灯闪烁着五彩的光芒,与天上的明月相互辉映。商场里人头攒动,人们纷纷购买着中秋的礼品和美食。

公园里,人们举办着赏月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月饼,谈论着生活的点滴。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嬉戏,放着风筝,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一些文化场所还举办了中秋诗词朗诵会和传统艺术表演,让人们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1996 年的中秋节,无论在乡村、小镇还是城市,都弥漫着团圆、欢乐和祝福的气息。这是一个让人们心灵相通、情感交融的节日,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

就在这一天晨曦还未完全撕开夜幕的笼罩,整个世界仿佛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柳青言却已经从睡梦中醒来,她轻缓地睁开双眼,眼神中带着一丝初醒的朦胧。她转头看向窗外,天边只泛起了一抹淡淡的鱼肚白。

柳青言坐起身来,动作轻柔得如同飘落的羽毛,生怕惊扰了身旁还在熟睡的白敬安。她伸了个懒腰,舒展着略微僵硬的身体,然后轻手轻脚地下了床。

她先走到衣柜前,精心挑选出了一件淡蓝色的碎花衬衫和一条黑色的长裤。衬衫的领口绣着精致的小花边,为她增添了几分温婉的气质。她仔细地穿上衣服,又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衣角。

洗漱完毕后,柳青言来到白敬安的床边。小家伙正睡得香甜,小嘴微张,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轻声唤道:“敬安,宝贝儿,该起床啦。”

白敬安动了动,翻了个身,却没有醒来的迹象。柳青言微微一笑,再次轻轻拍了拍他:“小懒虫,快起来咯,咱们今天要去看三姨姥姥。”

这一次,白敬安终于揉了揉眼睛,慢慢睁开了双眼。柳青言温柔地帮他穿上一件小巧可爱的黄色上衣,配上一条蓝色的背带裤,还给他戴上了一顶红色的小帽子,把他打扮得像个小太阳般可爱。

穿戴整齐后,柳青言牵着白敬安的小手,来到院子里。清晨的微风带着丝丝凉意,吹拂着他们的脸庞。白敬安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院子里的一切。

柳青言转身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早餐。她点燃炉灶,蓝色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她熟练地从米缸里舀出一些大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开始煮粥。不一会儿,锅里就传来了“咕嘟咕嘟”的声音,粥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

在煮粥的同时,柳青言又煎了几个鸡蛋,还热了一些昨晚剩下的馒头。她把早餐一一端上桌,然后把白敬安抱到儿童椅上。

“宝贝,来吃早餐啦。”柳青言微笑着说道。

白敬安拿起小勺子,开始有模有样地吃起来。看着孩子吃得香甜,柳青言的心里满是温暖。

吃过早餐,柳青言开始收拾东西。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袋,把昨天在镇上集市精心挑选的礼品一件件放进去。有给三姨姥姥的糕点、水果,还有给孩子们的糖果和小玩具。

准备好礼品后,柳青言把白敬安带到院子里的自行车旁。那辆自行车虽然有些老旧,但被她擦拭得干干净净。她把白敬安小心翼翼地安置在自行车后座的宝宝座上,用安全带仔细地系好,确保孩子的安全。

“宝贝,坐好了哦。”柳青言轻声说道。

小家伙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对即将开始的旅程充满了期待。

柳青言跨上自行车,脚轻轻一蹬,自行车缓缓前行。

清晨的村庄格外宁静,只有自行车的链条转动声和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路边的小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白敬安兴奋地指着路边的小草和花朵,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宝贝,那是小草,那是小花,漂亮吧。”柳青言一边蹬着自行车,一边回应着孩子。

自行车路过一片稻田,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稻浪,散发出阵阵稻香。白敬安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小手不停地挥舞着。

“敬安,这是稻子,等成熟了,就可以变成香喷喷的米饭啦。”柳青言耐心地给孩子讲解着。

自行车继续前行,经过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欢快游动的小鱼。溪边的垂柳依依,柳枝随风飘舞,仿佛在向他们招手。

柳青言放慢了速度,让白敬安能够更好地欣赏这美景。

“宝贝,看,小溪水在流淌呢,是不是很漂亮?”

白敬安拍着小手,咯咯地笑了起来。

骑过小溪,道路变得有些崎岖不平。柳青言小心翼翼地避开路上的坑洼,尽量让自行车保持平稳。

“宝贝别怕,妈妈会保护你的。”柳青言安慰着有些紧张的白敬安。

白敬安似乎听懂了妈妈的话,安静了下来。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段平坦的道路。柳青言加快了速度,自行车如风一般向前驶去。

此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带来了温暖和活力。白敬安的小脸蛋被阳光晒得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苹果。

沿途,他们还经过了一片果园。果树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敬安,等你长大了,妈妈带你一起来摘果子。”柳青言说道。

白敬安眨着眼睛,仿佛在想象着那美好的场景。

又骑了一会儿,他们看到了远处的村庄。村庄的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宝贝,我们快到三姨姥姥家啦。”柳青言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自行车驶进村庄,狭窄的街道上,孩子们在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门口晒着太阳。

“哟,柳青言,带着孩子走亲戚啊。”一位邻居笑着打招呼。

“是啊,带孩子去看看三姨姥姥。”柳青言回应道。

自行车在村里的小路上穿梭,终于来到了三姨家的门口。

柳青言停好自行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宝贝,咱们到啦。”

她抱起白敬安,走进院子,亲切地呼喊道:“三姨,我带着我们家小安安来看望您啦!”

三姨从里屋匆匆地走了出来,脸上挂着急切而欣喜的神情,嘴里还念叨着:“言言,我的言言,可把你们盼来了!”她脚步匆忙,身上那件洗得有些褪色的碎花围裙还未来得及解下,双手在围裙上随意蹭了蹭,就朝柳青言和白敬安快步走来。

三姨的眼神里满是激动与喜悦,眼角的鱼尾纹因为笑容而显得更深了,却丝毫不减她的慈祥与亲切。“言言啊,可算把你们盼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些许颤抖,那是久别重逢的激动。

三姨上前一把拉住柳青言的手,目光急切地在柳青言和白敬安身上来回扫视,嘴里不停地说着:“快让三姨好好看看,哎呀,言言瘦了,这一路上累坏了吧?”

柳青言微笑着回应:“三姨,我们不累,就是想您了,特意来看看您。”

三姨又看向白敬安,眼中满是怜爱:“小安安,来,让三姨姥姥抱抱。”说着就伸手去抱白敬安。

白敬安有点认生,往柳青言身后躲了躲。三姨笑着说:“这小家伙,还怕生呢!”

走进院子,三姨忙不迭地招呼:“言言,快坐下,我去给你们拿点吃的喝的。”

柳青言赶忙拉住三姨:“三姨,您别忙活,我们不饿也不渴。”

三姨却不听,转身进了屋,不一会儿就端出一盘水果和一壶茶水。

三姨坐下来,目光再次落到白敬安身上,仔细端详着说:“小安安长得真是越来越俊了,言言,这孩子平时乖不乖?”

柳青言笑着说:“三姨,他可调皮着呢。”

三姨呵呵笑起来:“小孩子调皮点好,聪明!”

这时,三姨看到白敬安在柳青言怀里扭动着想要下地,连忙说道:“让孩子下来走走,活动活动。”

柳青言点点头,把白敬安放到地上。白敬安刚一站稳,就摇摇晃晃,仿佛脚下的地在晃动一般。

三姨见状,眉头皱了起来:“这孩子,怎么站都站不稳呀?”

柳青言无奈地说:“三姨,您不知道,他平时就这样,走路也不稳当,我心里正发愁呢。”

三姨走上前,扶住白敬安的胳膊,轻声说:“来,宝贝,走两步给姥姥看看。”

白敬安在三姨的搀扶下,艰难地迈出了几步,可没一会儿,就又要摔倒。

三姨满脸担忧,转头对柳青言说:“言言,这不对劲啊,都一岁多了,不该是这样。你带孩子去看过大夫没有?”

柳青言一脸愁容地回答:“三姨,看过了,大夫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三姨沉思片刻,说道:“我琢磨着,这孩子是不是缺钙呀?”

柳青言疑惑地看着三姨:“缺钙?”

三姨肯定地点点头:“对,孩子缺钙就容易这样,骨头软,走路不稳。”

柳青言着急地问:“那三姨,这可怎么办?”

三姨安慰道:“言言,别着急,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柳青言赶忙把白敬安抱进屋里,小家伙似乎还对刚刚的陌生环境感到有些害怕,在妈妈的怀里缩了缩身子。柳青言轻柔地拍着白敬安的后背,嘴里轻声哄着:“宝贝儿,别怕别怕,有妈妈在呢。”她的步伐又快又稳,生怕孩子再多一秒的不安。

走进里屋,屋里的布置简单而温馨,陈旧的木桌上摆着一个针线笸箩,墙上挂着几幅有些褪色的老照片。柳青言寻了一处干净的地方,轻轻地把白敬安放下来。白敬安的小眼睛还是怯生生地四处打量,小手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

柳青言蹲下身来,与白敬安平视,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小脑袋,声音温柔得如同春日的微风:“小安安,这里是三姨姥姥的家,不要怕,大家都很喜欢小安安呢。”白敬安眨巴着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小手依旧没有松开妈妈的衣角。

这时,三姨也跟了进来,她的脸上满是关切:“言言,你看这孩子,估计是一下子到了陌生地儿不适应。”说着,三姨从兜里掏出一块糖果,递到白敬安面前:“小宝贝,来,姥姥给你糖吃。”

白敬安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妈妈,在柳青言鼓励的眼神下,他慢慢地伸出小手,接过了糖果。三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就对啦,小乖乖。”

柳青言趁机说道:“安安,快谢谢三姨姥姥。”白敬安奶声奶气地说了声:“谢谢姥姥。”

三姨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这孩子,真懂事。”

然而,白敬安还是紧紧挨着妈妈,不敢离开半步。柳青言无奈地笑了笑,继续耐心地哄着他。

“安安,你看这墙上的画好不好看呀?”柳青言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说道。

白敬安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那是妈妈小时候的照片哦。”柳青言耐心地给他解释着。

白敬安似懂非懂地“嗯”了一声,注意力稍微被分散了一些。

三姨在一旁看着,也凑过来:“小安安,姥姥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白敬安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于是,三姨坐在床边,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从前啊,有一个小兔子……”

白敬安渐渐地被故事吸引,身子不再那么紧绷,靠在妈妈身边,听得入了神。

柳青言见孩子放松了一些,心里也稍微踏实了点。她轻轻握住白敬安的小手,给他传递着温暖和安全感。

过了一会儿,三姨起身去准备药,柳青言继续陪着白敬安,给他指着屋里的各种东西,介绍着。

“安安,你看这个花瓶,漂亮不?”

白敬安眨眨眼睛,说:“漂亮。”

就在这时,三姨端着泡好的药走了过来,药味弥漫在屋子里。

白敬安闻到药味,小脸又皱了起来,往妈妈怀里钻。

三姨笑着说:“小宝贝,这药不苦,喝了就能快快长大,变得更厉害。”

柳青言接过杯子,小心翼翼地吹了吹,然后轻轻地哄着白敬安:“安安,来,张嘴,妈妈喂你喝一口。”

白敬安紧闭着小嘴,摇着头不肯喝。

柳青言耐心地说:“宝贝,就喝一小口,喝完妈妈给你吃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