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新的希望(2 / 2)

白敬安被小鸡的活泼劲儿吸引,不知不觉跟着它们跑了起来。突然,他被一块微微凸起的石头绊了一下,小小的身体向前扑去,额头重重地磕在了地上。

“哇——”凄厉的哭声瞬间打破了院子里的宁静。柳青言听到哭声,心猛地一揪,手中的衣物都来不及放下,就匆忙跑了出去,心里充满了恐惧和自责:“敬安,你怎么了!都怪妈妈没看好你。”

当她看到白敬安额头磕破了皮,鲜血慢慢渗出来,心都要碎了。她赶紧蹲下身子,想要抱起孩子查看伤势,声音颤抖地说:“敬安,别怕,妈妈在这。”

就在这时,婆婆听到哭声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她看到白敬安受伤,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目光像箭一样射向柳青言,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起来:“连个孩子都看不好,你还能干啥?整天就知道瞎忙活,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婆婆的声音尖锐而刺耳,仿佛这一切都是柳青言故意造成的,双手叉着腰,气势汹汹地站在那里。

柳青言心疼地抱着白敬安,眼里满是焦急和心疼,听到婆婆的责骂,心里满是委屈,解释道:“妈,我在屋里收拾东西,这是意外,我也不想这样。”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看着白敬安受伤的额头,恨不得受伤的是自己。

婆婆一听,更是火冒三丈,瞪大了眼睛,手指着柳青言,大声呵斥道:“还敢顶嘴?这要是在过去,媳妇敢顶嘴,那是要被休的!你是不是觉得现在翅膀硬了?”婆婆的语气充满了愤怒和威严,仿佛柳青言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脸涨得通红,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柳青言咬了咬嘴唇,强忍着泪水,声音带着哭腔说道:“妈,孩子受伤我比谁都心疼,您就别再责怪我了。”她紧紧地抱着白敬安,试图用自己的怀抱给予孩子一些安慰,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嘴里不停地说着:“敬安乖,不哭不哭,妈妈在这。”

婆婆却不依不饶,继续数落着:“哼,你要是用心看着孩子,能出这事儿?整天不知道在干什么,连个孩子都看不住。”

柳青言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她一边轻轻抚摸着白敬安的头,一边说道:“妈,我真的一直在注意着,只是这一瞬间没看到,我也很自责。”

婆婆双手叉腰,提高了音量:“自责有什么用?孩子都受伤了!你这个当妈的怎么这么不小心!”

柳青言看着婆婆愤怒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心想:“为什么您就是不能理解我呢?我已经很努力了。”她低下头,看着白敬安受伤的额头,心疼不已,眼泪止不住地流。

此时,邻居们听到吵闹声,纷纷围了过来。张婶走上前,拉了拉婆婆的胳膊,劝说道:“哎呀,老嫂子,别吵了,先给孩子处理伤口要紧,孩子还小,磕磕碰碰在所难免的。”李大妈也在一旁附和着:“就是就是,大家都消消气,赶紧看看孩子吧。”柳青言感激地看了一眼邻居,准备抱着白敬安进屋找药,心里想着:“还好有邻居们,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婆婆却拦住她,说道:“不许去,让她好好反省反省!”

柳青言再也忍不住了,喊道:“孩子的伤重要!”说完,不顾婆婆的阻拦,冲进屋里找来了药箱,手忙脚乱地打开,找出消毒药水和纱布。

她小心翼翼地给白敬安清理伤口,白敬安因为疼痛哭得更加厉害,柳青言的心也跟着揪得更紧了,轻声哄着:“敬安乖,一会儿就不疼了,妈妈轻点。”婆婆在一旁看着,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都是你的错,让孩子遭这么大的罪。”柳青言一边哄着孩子,一边说道:“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会更加小心的。”

处理好伤口后,柳青言抱着白敬安坐在椅子上,轻轻摇晃着,希望能减轻孩子的痛苦,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自责,心里默默祈祷:“敬安,快点好起来吧,妈妈以后一定不会让你受伤了。”

婆婆却依旧没有消气,坐在一旁生闷气,脸色阴沉得可怕,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真是个没用的媳妇。”

夜晚降临,白敬安因为受伤早早睡去。柳青言守在床边,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心里想着:“今天的事都怪我,我怎么这么不小心呢?以后一定要更加留意敬安的安全。”

她想起自从嫁过来,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却总是得不到婆婆的理解和认可,心中充满了悲凉:“难道我在这个家就这么没有地位吗?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婆婆满意呢?”

第二天清晨,白敬安的伤口还隐隐作痛。柳青言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了清淡的早餐,心里想着:“受伤了不能吃太油腻的,吃点清淡的好得快。”

婆婆看到后,又说道:“就做这些?孩子能吃得好吗?”

柳青言深吸一口气,说道:“妈,孩子受伤了,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

婆婆哼了一声:“你就会找借口。”

柳青言没有再回应,只是默默地照顾着白敬安吃饭,一勺一勺地喂着他,轻声说:“敬安,多吃点,吃了饭伤口好得快。”

接下来的几天,柳青言时刻关注着白敬安的伤口,生怕出现一点差错,每天都会仔细地查看伤口有没有发炎,换药的时候也格外小心,心里一直悬着:“千万不能让伤口恶化,不然敬安又要受苦了。”而婆婆每次看到她,还是会冷着脸说几句难听的话,这让柳青言的心里始终压着一块石头,心情沉重得喘不过气来。

有一天,柳青言带着白敬安去复诊。路上遇到了熟人,熟人关心地问起孩子的伤势,柳青言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已经好多了,但眼神中还是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担忧:“谢谢关心,伤口在慢慢愈合了,就是怕留下疤痕。”

熟人又说:“孩子受伤难免的,别太责怪自己。”柳青言点点头,心里却满是苦涩:“怎么能不责怪自己呢?我是妈妈,没有保护好孩子。”

回到家,婆婆看到他们回来,第一句话就是:“怎么去了这么久?不知道家里还有活儿要干吗?”

柳青言无奈地说道:“妈,去医院排队花了些时间。”

婆婆白了她一眼:“就你事多。”

柳青言不想再争辩,默默地走进厨房准备午饭,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为什么婆婆总是这样对我?我真的好累。”

白敬安的伤口逐渐愈合,留下了一个淡淡的疤痕。每次看到这个疤痕,柳青言都会想起那天的场景,心中对孩子充满了愧疚:“都怪我,让敬安受苦了,这个疤痕要是能消失就好了。”而婆婆似乎也没有忘记这件事,时不时就会拿出来说,让柳青言的心里始终压着一块石头,感觉自己在这个家越来越压抑。

日子一天天过去,柳青言努力让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依旧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家人,操持着家务,但她知道,和婆婆之间的隔阂,似乎越来越深了,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恰好恰逢村里来了个游方的和尚,那和尚身穿一件破旧的袈裟,上面补丁叠着补丁,颜色也早已褪去了原本的鲜艳。他手持一根禅杖,禅杖上的铜环随着他的步伐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和尚面容消瘦,颧骨高耸,一双眼睛深陷在眼窝里,却透着一股让人捉摸不透的精明。

婆婆在村口与几个老妇闲聊时,偶然听到了这个和尚的到来。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婆婆赶忙撇下那几个老妇,急匆匆地朝着和尚走去,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嘴里念叨着:“说不定这和尚能帮我们家解决问题。”

“大师啊,您可算来了,快,快到我家去,给我家祈福消灾。”婆婆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去拉和尚的衣袖,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和尚微微眯起眼睛,打量了一下婆婆,然后点了点头,跟着她往家里走去,嘴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一路上,婆婆不停地念叨着家里的种种不顺,说着自己的担忧和烦恼:“大师啊,您不知道,我们家这日子过得磕磕绊绊的,我那媳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觉自从她来了,家里就没安宁过。”和尚只是偶尔“嗯嗯”两声,并不多言,眼神却在四处打量着。

到了家里,婆婆忙不迭地搬来椅子,让和尚坐下,又倒上一杯水,恭敬地递到和尚面前,双手合十说道:“大师,您可得好好给我看看,我们家这日子过得磕磕绊绊的,到底是咋回事啊?”婆婆急切地问道,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渴望。

和尚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闭上眼睛,装模作样地掐指算了起来,嘴里念念有词,却听不清说的是什么。

过了一会儿,和尚缓缓睁开眼睛,一脸严肃地说道:“施主啊,贫僧看你家这运势不佳,诸事不顺,乃是因为家中有一女子,命格不好,冲撞了家里的风水。”

婆婆一听,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想到了柳青言,急切地问道:“大师,您快说说,是哪个女子?”

和尚故作神秘地摇了摇头,说道:“此乃天机,不可泄露。不过,贫僧观其面相,应是家中年轻的媳妇。”

婆婆心中笃定了就是柳青言,连忙点头说道:“大师,您说得太对了!那可怎么办啊?”

和尚摸了摸下巴,说道:“要想化解此灾,需得让这女子多做善事,每日诵经念佛,还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婆婆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好,我一定让她照做。”

和尚又说道:“还有,这女子平日里的行为举止也需多加注意,不可忤逆长辈,要孝顺听话。”

婆婆应声道:“大师放心,我一定好好管教她。”

和尚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如此,贫僧也算为施主尽了一份力,望施主家日后能顺风顺水。”

说完,和尚站起身来,准备离开。婆婆赶紧从兜里掏出一些钱,塞到和尚手里,说道:“大师,这点心意您收下。”

和尚推辞了一番,最终还是收下了钱,然后扬长而去,手中的禅杖依旧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婆婆站在门口,望着和尚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柳青言按照和尚说的做,眼神中透着一丝狠厉:“哼,这下看她还怎么折腾,一定要把家里的运势转过来。”

此时的柳青言正在地里干活,对家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当她傍晚回到家时,婆婆黑着脸坐在堂屋里,等着她,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柳青言看到婆婆的脸色,心里有些忐忑,小心翼翼地问道:“妈,这是怎么了?”

婆婆冷哼一声,说道:“你还有脸问?今天来了个大师,说家里不顺都是因为你的命格不好。”

柳青言听了,心里一阵委屈和愤怒,想着:“这怎么能信呢?简直是荒谬至极!”但她还是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说道:“妈,这怎么能信呢?都是无稽之谈。”

婆婆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大师的话能有假?从今天起,你给我每天诵经念佛,初一十五吃素,不许忤逆我。”

柳青言咬了咬嘴唇,说道:“妈,这根本没有科学依据,我每天还有那么多家务和农活要做,哪有时间做这些?”

婆婆瞪着眼睛,说道:“你敢不听?我这都是为了这个家好。”

柳青言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心里想着,自己一直以来任劳任怨,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却被这样冤枉和指责,真是太不公平了:“为什么?为什么您就是不肯相信我呢?”但她又不敢和婆婆正面冲突,只能默默忍受,低下了头,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上。

晚上,柳青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起自己嫁过来后的种种遭遇,心里充满了痛苦和无奈,望着黑漆漆的屋顶,思绪万千:“难道我真的是命格不好?不,这不是我的错,我一直在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为什么还是得不到认可?”

她想起和白逸堂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那时候的他们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可如今,生活却变得如此艰难,泪水再次浸湿了枕头:“逸堂,你在哪里?我真的好累,好想你能帮帮我。”

“我不能就这样被打倒,我要证明给婆婆看,我不是她认为的那样。”柳青言暗暗下定决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握紧了拳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婆婆对柳青言的要求更加苛刻。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催促柳青言起床诵经念佛,声音尖锐而刺耳:“还不赶紧起来!大师说的话你都忘了?”稍有一点做得不好,就会招来婆婆的责骂,那责骂声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柳青言的心:“你看看你,这经念得一点都不诚心,家里怎么能好起来?”

柳青言一边要完成繁重的家务和农活,一边还要应付婆婆的无理要求,身心俱疲,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来,但她始终没有放弃,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心里想着:“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有一天,柳青言在厨房做饭,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碗,“哐当”一声,碗碎了一地。婆婆听到声音,冲进厨房,指着柳青言的鼻子大骂:“你看看你,连个碗都拿不好,真是个扫把星。”

柳青言默默地蹲下身子,收拾着碎片,手被划破了也不觉得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里委屈极了:“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这样?难道我真的做什么都是错的吗?”

“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这样?”她在心里呐喊着,泪水模糊了双眼,几乎看不清地上的碎片。

又有一次,柳青言因为太累,在诵经念佛的时候睡着了。婆婆发现后,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打得她脸颊火辣辣地疼,说道:“你这是对佛祖的不敬,我们家的灾难都是因为你。”

柳青言捂着脸,心中的委屈达到了顶点,却不敢哭出声来,只是默默地流泪,身体微微颤抖:“妈,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会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柳青言在婆婆的苛刻对待下,内心越来越痛苦,但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希望有一天能够改变婆婆的看法,眼神中时常流露出一丝期盼:“也许有一天,婆婆会明白我的苦心吧。”

柳青言在这样的环境下,内心备受煎熬。每一个寂静的夜晚,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到床上,那些委屈和痛苦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几乎无法呼吸。她望着黑暗的屋顶,泪水常常无声地滑落,浸湿了枕头,心中不断地问自己:“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然而,每当这样的念头涌起,她又会立刻责备自己:“不,不能这么想,婆婆是长辈,或许她只是观念陈旧,我应该理解她。”

作为一个母亲,柳青言深知自己对孩子的责任重大。她看着白敬安天真无邪的笑脸,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温柔与坚定,暗暗发誓:“我不能让孩子在一个充满争吵和怨恨的家庭中长大,我要给他一个温暖、和睦的家。”为了孩子,她愿意承受一切委屈,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绝不抱怨。

“我要做一个好母亲,让敬安感受到爱和关怀。即使婆婆不理解我,我也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宽容和善良的榜样。”她想着孩子的未来,想象着他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一个有担当、有爱心的人。为了这个目标,她告诉自己必须忍耐,不能让家庭的矛盾影响到孩子的心灵,要用自己的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而作为一个儿媳妇,柳青言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也许我做得还不够好,还没有真正走进婆婆的心里。”她总是这样自我检讨,试图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的根源,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婆婆满意呢?”她明白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婆婆对她百般刁难,但她依然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尊重和照顾婆婆,哪怕得不到回应,也绝不放弃。

“我要更加细心,更加体贴,去关心婆婆的生活。或许有一天,她能看到我的真心,能真正接纳我。”柳青言怀着这样的期待,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用心地对待婆婆。她会在婆婆生病时,守在床边悉心照料,为她熬煮草药,轻轻擦拭额头的汗珠,眼神中满是关切;会在婆婆疲惫时,主动为她捶背按摩,缓解她的疲劳,手法轻柔而熟练;会在婆婆心情不好时,默默地听她倾诉,给予她安慰和支持,轻声细语地劝解。

作为妻子,柳青言深知丈夫在外打拼的辛苦和不易:“逸堂为了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我不能让他为家里的琐事烦心。”她心疼丈夫的奔波劳累,也理解他对家庭的期望,眼神中时常流露出一丝担忧:“他在外面一定也很不容易,我要把家里照顾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为了让丈夫能安心工作,她努力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家里总是被她收拾得干净整洁,饭菜也做得可口美味。

“我要成为他坚强的后盾,让他回到家能感受到温暖和安慰。”她在操持家务的同时,也不忘关心丈夫的心情和需求。当丈夫遇到困难时,她会给予鼓励和支持,用温柔的话语安慰他:“逸堂,别灰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当丈夫取得成绩时,她会与他一同分享喜悦,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努力经营着夫妻之间的感情,让爱和信任在彼此心中扎根,哪怕生活艰难,也绝不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尽管内心痛苦不堪,但柳青言从未想过放弃。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付出,总有一天能融化婆婆心中的坚冰:“也许这一天会很遥远,但我不能放弃希望。”她常常这样鼓励自己,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柳青言会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院子里,仰望着星空,默默地祈祷:“上天啊,请赐予我力量和勇气,让我能够坚持下去。让我的家庭充满爱和和谐。”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执着,双手合十,神情虔诚。夜空中繁星闪烁,仿佛在倾听她的诉说,微风轻轻拂过,撩动她的发丝,却吹不散她心中的忧愁。

她也会在无人的时候,对着镜子给自己加油打气:“柳青言,你可以的!你一定能做到!”她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却充满了力量,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看着镜子中略显憔悴却依然坚定的自己,暗暗握紧了拳头。

为了改变婆婆的看法,柳青言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各种家务技能和烹饪技巧。她向村里的长辈请教,如何做出更美味的饭菜,如何把家里收拾得更加整洁。她会仔细观察长辈们的手法,认真聆听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眼神中充满了求知欲:“我一定要学会这些,让家人吃得开心,住得舒心。”回到家后,她反复练习,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巧,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为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哪怕双手磨出了茧子,也从不喊累。

每当受到婆婆的责骂,柳青言不再像以前那样默默流泪,而是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一次考验,我要挺过去。”她会在事后冷静地分析自己的行为,思考如何做得更好:“是不是我哪里做得还不够?下次一定要注意。”如果是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她就会琢磨如何调整调料的用量;如果是因为家务做得不够细致,她就会更加用心地去打扫每一个角落,眼神中透着一丝坚毅。

她积极参与村里的活动,与邻里保持良好的关系,希望通过自己的友善和勤劳,让婆婆看到她的优点。在村里的集体劳作中,她总是冲在前面,不怕脏不怕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邻居,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大家都不容易,能帮一点是一点。”每当邻居夸赞她的贤惠和善良时,她都会希望这些赞美能传到婆婆的耳朵里,让婆婆对她有所改观,心中暗暗期待着:“也许婆婆听到这些,会对我改变看法吧。”

同时,柳青言也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成长。她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见识和知识水平。在昏暗的灯光下,她捧着一本破旧的书籍,认真地阅读着,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眼神中透着对知识的渴望:“只有自己变得更好,才能让家人更幸福。”她相信,一个有内涵、有智慧的女人,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哪怕生活艰苦,也绝不放弃对自我的提升。

在面对婆婆的无理要求时,柳青言不再一味地顺从,而是尝试用温和的方式与婆婆沟通:“妈,我知道您是为了家里好,但是这几天农活忙,我怕营养跟不上,影响干活的效率。我会在其他时间多做善事来弥补的,您看这样行不行?”尽管很多时候婆婆并不接受,但她依然没有放弃努力,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和诚恳的态度,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我会继续努力的,总有一天,婆婆会理解我的。”

“我要用我的行动证明,我是一个好儿媳妇,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柳青言在心里一遍遍地重复着这句话,给自己注入无穷的动力,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她知道,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她坚信,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让这个家变得温馨和睦,哪怕前方荆棘丛生,也绝不退缩。

日子就这样在痛苦与希望的交织中缓缓流逝,柳青言依旧在生活的磨砺中坚守着,等待着那一丝曙光的降临,期盼着家庭关系能够迎来转机,如同春日里破冰的河流,重新流淌出温暖与幸福的旋律。她望着远方的山峦,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也许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