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年前的忙碌(2 / 2)

当他们终于到家时,太阳已然西斜。如血的残阳染红了半边天,那绚烂的色彩犹如画家手中的调色盘被打翻一般,肆意泼洒开来,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气势恢宏的巨大油画。

柳青言站在院门口,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熟悉的一草一木。院子角落里那几株盛开的鲜花在余晖映照下显得格外娇艳欲滴;鸡舍中的小鸡们正欢快地啄食着地上的米粒;不远处的老槐树也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它粗壮的枝干……看到这些,柳青言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强烈的满足感。

回想起今天一整天的忙碌生活,虽然身体有些劳累,但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温暖与幸福。清晨时分,她与白敬安一同精心制作美味可口的豆腐;午后,他们一起将做好的豆腐送往各家各户,并收获了邻里们热情洋溢的笑容和真挚的感谢。而此刻,能与心爱之人共同欣赏这美丽的落日余晖,更是让这份幸福感变得愈发浓厚起来。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简单的晚餐。白敬安还沉浸在白天磨豆腐的喜悦中,滔滔不绝地说着今天的经历。柳青言和白逸堂微笑着听着,时不时地回应几句。灯光昏黄,却温暖无比,映照着一家人幸福的脸庞。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在磨豆腐的忙碌与欢乐中悄然度过。这一天,有家人的陪伴,有邻里的情谊,有传统习俗的传承,更有对新年满满的期待。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这份温馨与幸福,如同冬日的炉火,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 。

腊月二十六,清晨的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稀稀疏疏地洒在院子里,给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微弱的暖意。柳青言早早地起了床,简单洗漱后,便快步走向房间的角落,那里放着她从集市上精心挑选回来的新布料。

这块布料是鲜艳的红色,红得夺目而热烈,仿佛燃烧的火焰,在这略显单调的冬日里格外耀眼。柳青言轻轻将布料捧起,放在桌子上,布料柔软的质感从她的指尖传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柔。她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欢喜,仿佛已经看到了白敬安穿上新衣后帅气的模样。

随后,柳青言从柜子里拿出一把尺子,这把尺子虽然已经有些磨损,但却承载着她多年来为家人缝制衣物的回忆。她走到正在玩耍的白敬安身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轻声说道:“宝贝,来,妈妈给你量量尺寸。”白敬安一听,立刻放下手中的玩具,乖巧地站在那里,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柳青言将尺子一端对准白敬安的肩膀,然后小心翼翼地沿着他的身体轮廓测量着,每一个数据她都认真地记在心里。量到腰围时,白敬安忍不住扭动了一下身子,笑着说:“妈妈,好痒呀。”柳青言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宝贝乖,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好啦。”

量好尺寸后,柳青言回到桌子前,她拿起一支铅笔,在布料上仔细地画出裁剪线。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铅笔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布料上流畅地滑动着。每一条线都画得笔直而精准,她似乎在绘制一幅珍贵的画卷。

白敬安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他的小脑袋里充满了对新衣服的想象。他忍不住凑到柳青言身边,充满期待地问:“妈妈,新衣服什么时候能做好呀?我好想快点穿上。”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神中满是渴望。

柳青言抬起头,笑着摸了摸白敬安的头,说道:“别急,宝贝,妈妈尽快给你做。等过年的时候,咱们敬安穿上新衣服,肯定帅极了。说不定村里的小伙伴们看了,都要羡慕你呢。”白敬安听了,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开心地说:“那我要穿着新衣服去给小伙伴们看,还要和他们一起玩。”

说着,白敬安的思绪仿佛已经飘到了过年那天。他想象着自己穿着崭新的红色衣服,在村子里奔跑嬉戏,小伙伴们都围过来夸赞他的衣服漂亮。他还想到可以穿着新衣服去给长辈们拜年,肯定能收到好多压岁钱。想到这里,白敬安忍不住笑出了声。

柳青言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也跟着笑了起来。她继续专注地裁剪着布料,随着剪刀“咔嚓咔嚓”的声响,一块一块的布料被精准地裁剪下来。每一个裁剪的动作都饱含着她对儿子深深的爱。

裁剪完布料后,柳青言又拿出针线笸箩。笸箩里的针线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根针都被她磨得锋利无比,每一团线都鲜艳而结实。她选了一根与布料颜色相近的红线,熟练地穿进针孔。然后,她将裁剪好的布料一片一片地拼接起来,开始缝制成衣。

柳青言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布料之间,针线在她的手中上下飞舞。她的眼神始终专注于手中的衣物,每一针每一线都缝得细密而均匀。偶尔,她会停下来,用牙齿咬断多余的线头,或者调整一下布料的位置。

在缝制的过程中,白敬安一直陪伴在柳青言身边。他一会儿好奇地看着妈妈手中的针线,一会儿又拿起一块裁剪剩下的小布料,在一旁摆弄着。他用小手将布料折来折去,试图折出一个有趣的形状。

“妈妈,你看我折的这个像不像一只小兔子?”白敬安突然举起手中的布料,兴奋地问道。柳青言转过头,看了看白敬安手中的布料,虽然形状并不太像,但她还是笑着夸赞道:“宝贝真厉害,折得真像!等妈妈把衣服做好了,说不定还能给你用剩下的布料做个小兔子玩具呢。”

白敬安听了,更加开心了,他继续兴致勃勃地摆弄着手中的布料。而柳青言则在一旁默默地缝制着衣服,房间里安静极了,只有针线穿过布料的细微声响和偶尔传来的白敬安的笑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初具雏形的衣服逐渐呈现在眼前。柳青言看着手中的衣服,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想象着白敬安穿上这件衣服的样子,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画面。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给整个房间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柳青言终于完成了衣服的主体部分,只剩下一些细节需要处理。她放下手中的针线,伸了伸懒腰,长时间的缝制让她的手臂有些酸痛,但她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白敬安看着妈妈疲惫的样子,懂事地说:“妈妈,你累了吧,休息一下吧。”柳青言摸了摸白敬安的脸,说道:“妈妈不累,只要想到你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妈妈就觉得一点都不累。”

晚饭后,柳青言又继续投入到衣服的制作中。她仔细地缝上了衣服的扣子,每一颗扣子都缝得结结实实。然后,她又用绣花针在衣服的领口和袖口绣上了一些简单而精致的花纹。这些花纹为衣服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感。

当夜幕完全降临,房间里的灯光昏黄而温暖。柳青言终于完成了这件新衣服的制作。她轻轻地将衣服展开,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瑕疵。

“宝贝,快来试试新衣服。”柳青言兴奋地招呼着白敬安。白敬安迫不及待地跑了过来,迅速地脱下身上的旧衣服,穿上了妈妈为他做的新衣服。

衣服很合身,穿在白敬安身上刚刚好。柳青言看着儿子穿上新衣服的样子,眼中满是欣慰和喜悦。白敬安在镜子前转来转去,开心地说:“妈妈,这件衣服好漂亮,我好喜欢。”

柳青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暖而亲切的笑容,轻声说道:“喜欢就好呀!等到过年的时候呢,你就能穿上这件漂亮的衣服出去尽情玩耍啦。”她那温柔的话语仿佛春风拂面一般,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愉悦。

白敬安听后,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喜悦的光芒。此刻,他的脑海里已经开始描绘起新年时那欢乐、喜庆的画面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都身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在空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想到这些美好的景象,他的心不禁砰砰直跳,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在这个寒冷的腊月二十六,柳青言用她的双手为白敬安编织了一个温暖的梦。这件新衣服不仅是一件衣物,更是母爱的象征,承载着对孩子深深的祝福和无尽的期待。而白敬安则在对新衣服的喜爱和对新年的憧憬中,感受着家的温暖和幸福。

腊月二十七,冬日的阳光挣扎着穿透云层,为这个平凡的日子添了几分暖融。柳青言家的小院,在晨曦中渐渐苏醒,院子里的老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光秃秃的枝干,似在与清晨的风低声细语。

厨房里,柳青言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灶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材,一个个圆滚滚的丸子坯子安静地躺在大盘子里,它们是用新鲜的猪肉,细细剁碎后,加入葱姜末、鸡蛋、面粉等调料精心搅拌而成的。旁边的盘子里,码放着切得大小均匀的酥肉,每一块都被腌制得色泽诱人,散发着浓郁的香料气息。还有处理干净的带鱼段,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等待着一场奇妙的变身。

柳青言挽起袖子,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臂,她将一口大黑锅稳稳地架在炉灶上,倒入清亮的食用油。随着炉灶里的火焰熊熊燃起,蓝色的火苗欢快地舔舐着锅底,锅里的油开始微微晃动,发出轻微的“滋滋”声,仿佛在奏响一曲美味的前奏。

白敬安被厨房里的动静吸引,早早地起了床,来到厨房。他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小脸因为刚睡醒还有些红扑扑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一进厨房,他就被那满桌的食材吸引住了,鼻子使劲地嗅着,仿佛已经闻到了炸货的香气。

“妈妈,今天要做好多好吃的呀!”白敬安跑到柳青言身边,拉着她的衣角兴奋地说。

柳青言转过头,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是啊,今天要炸好多年货,等过年的时候,咱们一家人就可以一起吃啦。”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摸了摸白敬安的头。

不一会儿,锅里的油热了,柳青言拿起筷子,夹起一个裹好面糊的丸子,小心翼翼地放入锅中。瞬间,锅里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金黄色的油花欢快地跳跃着,丸子在油锅里翻滚着,仿佛在欢快地舞蹈。一股浓郁的香气迅速弥漫开来,钻进了白敬安的鼻子里。

白敬安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的丸子,喉咙里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他的小手紧紧地抓着衣角,身体前倾,恨不得把头伸进锅里去。

柳青言不时地用筷子翻动着锅里的丸子,确保每一个丸子都能炸得均匀金黄。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娴熟而流畅。在油锅里的“滋滋”声中,她仿佛忘却了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美味的制作中。

炸了一会儿,丸子的颜色逐渐变得金黄,香气也愈发浓郁。柳青言夹起一个丸子,放在嘴边轻轻吹了吹,然后拿到白敬安嘴边,笑着说:“来,尝尝妈妈做的丸子,看看好不好吃。”

白敬安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丸子的外皮酥脆可口,里面的肉馅鲜嫩多汁,香味在他的口中瞬间绽放开来。“太好吃了,妈妈做的丸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白敬安一边嚼着丸子,一边含糊不清地说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看着儿子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柳青言被逗得哈哈大笑。“好吃就多吃几个,不过刚炸出来的有点烫,要慢慢吃。”她温柔地提醒着白敬安。

白敬安一边点头,一边又咬了一口丸子。“妈妈,你也吃一个。”他说着,把咬了一口的丸子递到柳青言嘴边。

柳青言看着儿子懂事的模样,心中满是感动。她轻轻咬了一口丸子,笑着说:“嗯,真的很好吃,宝贝的眼光真不错。”

在母子俩的欢声笑语中,厨房里的炸货一个接一个地出锅了。金黄色的丸子、香酥的酥肉、外焦里嫩的带鱼,摆满了一个又一个盘子。每一道炸货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整个厨房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炸完一批酥肉后,柳青言把盘子放在桌子上,白敬安立刻凑了过去。他拿起一块酥肉,仔细地端详着,然后轻轻咬了一口。酥肉的外皮酥脆得掉渣,里面的肉鲜嫩爽滑,香料的味道恰到好处。“妈妈,这个酥肉也好好吃啊!”白敬安一边吃,一边不停地夸赞着。

柳青言笑着说:“喜欢吃就多吃点,等会儿炸完带鱼,妈妈再给你做个炸货拼盘。”

“好呀好呀!”白敬安开心地跳了起来。

接下来,柳青言开始炸带鱼。她把裹好面粉的带鱼段放入油锅中,带鱼一接触到热油,就发出了一阵“滋滋”的声响。柳青言熟练地用铲子翻动着带鱼,不一会儿,带鱼的两面就被炸得金黄酥脆。

炸好的带鱼放在盘子里,白敬安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他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带鱼的鱼肉鲜嫩洁白,外皮酥脆可口,咸香的味道让他回味无穷。“妈妈,这个带鱼太好吃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带鱼。”白敬安一边吃,一边说着。

柳青言看着儿子吃得开心,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些炸货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她对家人深深的爱,是家的味道,是年的味道。

在这个寒冷的腊月二十七,柳青言的厨房里充满了温暖和欢笑。炸货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飘出窗外,飘向远方。那香气,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召唤,召唤着家人的团聚,召唤着新年的到来。

炸完所有的年货后,柳青言把一盘盘炸货端到客厅里。白敬安跟在后面,眼睛盯着那些炸货,一刻也舍不得离开。

“妈妈,我们现在就可以吃炸货拼盘了吗?”白敬安眼巴巴地看着柳青言问道。

柳青言笑着说:“可以呀,不过我们要等爸爸回来一起吃。”

“好吧。”白敬安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懂事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白逸堂下班回来了。他一进家门,就闻到了炸货的香气。“好香啊,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他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客厅。

“爸爸,妈妈炸了好多好吃的,有丸子、酥肉、带鱼,可香了!”白敬安兴奋地跑到白逸堂身边,拉着他的手说。

白逸堂笑着摸了摸白敬安的头,然后走到桌子前,看着那些炸货,赞不绝口:“青言,你做的炸货看起来太诱人了,我都忍不住流口水了。”

柳青言笑着说:“快坐下来尝尝吧,今天炸了好多,够我们一家人吃的了。”

在温馨的灯光下,一家三口围坐在那张散发着淡淡木香的圆形餐桌前,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刚刚出锅还冒着热气、香气四溢的美味炸货。这些金黄酥脆的食物仿佛是一件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垂涎欲滴。

只见白敬安这个小家伙像只小馋猫一样,一双眼睛滴溜溜地盯着满桌美食,小手不停地忙碌着。他一会儿夹起一个圆滚滚的丸子送进嘴里,“嘎吱”一声咬下去,香脆可口;一会儿又挑出一块外焦里嫩的酥肉,大口咀嚼起来,那满足的表情就像是得到了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过不了多久,他又将筷子伸向了香喷喷的带鱼段,轻轻咬上一口,鲜嫩多汁的鱼肉瞬间在口中化开,令人回味无穷。就这样,白敬安一会儿吃这个,一会儿尝那个,忙得不亦乐乎,嘴巴塞得鼓鼓囊囊的,活脱脱一个小吃货模样。

而一旁的白逸堂和柳青言则微笑着注视着儿子大快朵颐的样子。他们眼中充满了慈爱与温柔,看到孩子如此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自己内心深处也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幸福感。夫妻二人时不时地互相交换一下眼神,那眼神中既有对彼此的深情,更有因孩子的天真可爱而生发出来的无尽喜悦。此刻,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味道,这一幕场景宛如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永远定格在了时光之中。

在这个温馨的时刻,炸货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这个腊月二十七,因为有了这些美味的炸货,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变得格外温暖和美好。而这浓浓的年味,也将深深地印在一家人的心中,成为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腊月二十八,天色刚破晓,晨曦便迫不及待地透过窗户的缝隙,悄然潜入屋内,轻柔地洒在柳青言的脸上。她悠悠转醒,迅速起身,简单整理了一下床铺,便轻手轻脚地走向厨房。今天,她要为过年准备几样必不可少的小菜,这些小菜虽不起眼,却承载着家的味道,是新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厨房里,从集市上买来的各种蔬菜整齐地码放在角落,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柳青言将这些蔬菜一一搬到案板上,有翠绿的白菜、洁白的萝卜、散发着独特香气的芥菜,还有一些嫩绿的芹菜和豆角。这些蔬菜都是她精心挑选的,每一棵都鲜嫩水灵,仿佛还带着泥土的芬芳。

她先拿起一棵白菜,熟练地将外面的几层叶子剥去,露出里面嫩黄的菜心。然后,她将白菜切成均匀的小块,动作麻利而娴熟。接着,她又拿起萝卜,用刀将其切成薄片,萝卜片在案板上整齐地排列着,宛如一片片洁白的玉片。芥菜则被她切成细丝,纤细的芥菜丝散发着淡淡的辛辣味,刺激着人的嗅觉。

白敬安被厨房里的动静吸引,揉着惺忪的睡眼,穿着厚厚的棉袄,趿拉着小布鞋走进厨房。“妈妈,你在做什么呀?”他的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慵懒,眼睛里却满是好奇。

柳青言转过头,看到儿子可爱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妈妈在准备腌制小菜呢,等过年的时候,这些小菜就能吃啦,可好吃了。”她一边说着,一边将切好的蔬菜放入一个大盆中清洗。

白敬安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他走到水盆旁,看着里面的蔬菜,好奇地问:“妈妈,这些菜腌好后是什么味道呀?”

柳青言耐心地解释道:“腌好后会酸酸脆脆的,特别开胃,过年的时候吃特别下饭。而且呀,这些小菜还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以后也能慢慢吃。”

白敬安点了点头,似乎听懂了妈妈的话。他看着柳青言忙碌的身影,主动说:“妈妈,我来帮你递蔬菜吧。”

柳青言笑着说:“好呀,宝贝,你把切好的蔬菜递给妈妈就行。”

于是,白敬安开始认真地递起蔬菜来。他先拿起一片萝卜,小心翼翼地递给柳青言,眼睛紧紧地盯着妈妈的动作,生怕自己递得不好。柳青言接过萝卜片,放入大缸中,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盐。接着,白敬安又拿起一块白菜,递给柳青言。就这样,母子俩一个递菜,一个码放,配合得十分默契。

在码放蔬菜的过程中,柳青言还不时地用手将蔬菜压实,确保每一层蔬菜都能均匀地沾上盐。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家人的爱。

不一会儿,大缸里就码放了半缸蔬菜。柳青言看了看缸里的蔬菜,觉得差不多了,便在上面撒上一层厚厚的盐,然后用一块干净的石头压在上面。她告诉白敬安,这样可以让蔬菜更好地腌制,也能防止蔬菜变质。

腌制好蔬菜后,柳青言开始准备做腊八蒜。她从橱柜里拿出一袋大蒜,将大蒜一瓣一瓣地剥好。大蒜瓣洁白如玉,散发着浓郁的蒜香。白敬安在一旁看着柳青言剥蒜,也忍不住伸手帮忙。他拿起一瓣大蒜,用力地剥着,可是大蒜皮却怎么也剥不下来。他有些着急,脸都涨红了。

柳青言看到白敬安着急的样子,笑着说:“宝贝,剥蒜要有耐心,你可以先把大蒜的根部切掉一点,然后再轻轻一剥,皮就下来了。”说着,她拿起一瓣大蒜,给白敬安做示范。

白敬安按照妈妈的方法,果然轻松地剥掉了大蒜皮。他开心地说:“妈妈,我会剥蒜了!”

在母子俩的共同努力下,大蒜很快就剥好了。柳青言将剥好的大蒜放入一个干净的玻璃瓶中,然后拿起一瓶陈醋,慢慢地倒入瓶中。陈醋的颜色深褐发亮,散发出一股醇厚的香气。随着陈醋的倒入,瓶子里的大蒜逐渐被淹没,白色的蒜瓣在陈醋的浸泡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

白敬安看着瓶子里逐渐变绿的大蒜,觉得十分神奇。他瞪大眼睛,好奇地问:“妈妈,大蒜怎么变绿了呀?”

柳青言笑着说:“这是因为大蒜和陈醋发生了化学反应,等过几天,大蒜就会变得更绿,味道也会更好。等过年的时候,这些腊八蒜就可以吃了,配饺子特别香。”

白敬安点了点头,眼睛一直盯着瓶子里的腊八蒜,仿佛在期待着它们快点变绿。

腌制完腊八蒜后,柳青言又开始准备其他的小菜。她做了一些泡椒凤爪,将鸡爪煮熟后,放入泡椒水中浸泡,让鸡爪充分吸收泡椒的酸辣味道。还做了一些糖醋姜片,将姜片切成薄片,用糖醋腌制,酸甜可口的姜片可以开胃消食。

整个上午,厨房里都弥漫着各种蔬菜和调料的香气。柳青言在厨房里忙碌着,白敬安在一旁帮忙,母子俩有说有笑,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中午时分,柳青言终于完成了所有小菜的腌制。她看着摆满桌子的各种小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些小菜不仅是为了过年准备的美食,更是她对家人深深的爱。

白敬安看着这些小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他眼巴巴地看着柳青言,说:“妈妈,我好想尝尝这些小菜呀。”

柳青言笑着说:“现在还不行,这些小菜要腌制一段时间才能吃。等过年的时候,妈妈做给你吃。”

白敬安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懂事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妈妈做的这些小菜一定很好吃,他要耐心地等待。

下午,柳青言将腌制好的小菜一一贴上标签,注明腌制的时间和种类。然后,她把这些小菜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们慢慢发酵。

在这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腊月二十八,天地间仿佛都被一层冰冷的薄纱所笼罩。然而,在柳青言温暖的家中,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柳青言系着一条色彩鲜艳的围裙,站在厨房那略显狭窄却又充满温馨气息的空间里。她那双纤细而灵巧的手,如同变魔术一般,熟练地摆弄着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

只见她先拿起一把绿油油的青菜,轻轻洗净后切成均匀的小段;接着又把几个红彤彤的辣椒切成细丝,那辛辣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然后,她又将一些白白胖胖的萝卜切成薄片,再配上几瓣香气扑鼻的大蒜……不一会儿功夫,原本普普通通的蔬菜就已经在柳青言的手中变得五彩斑斓、令人垂涎欲滴。

随着锅铲与铁锅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一道道美味可口的小菜逐渐出锅装盘。每一道小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让人光是闻一闻便忍不住食指大动。

而一直在旁边好奇观看的白敬安,则像一个认真学习的小学生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母亲的一举一动。他时而惊叹于母亲切菜时的娴熟技巧,时而询问某个步骤的缘由和诀窍。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烹饪的知识,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母亲平日里操持家务的辛劳以及那份对家人深深的爱意。

当最后一道小菜端上桌时,整个房间都被浓郁的年味儿所填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柳青言用心制作的美食,欢声笑语不断回荡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

柳青言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温暖。她知道,这些小菜虽然简单,但却承载着家人的期待和对新年的祝福。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新年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小菜,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就是最幸福的事。

腊月二十九,清晨的阳光如同碎金般洒落在宁静的村庄,给每一户人家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薄纱。白逸堂早早地起了床,迎着那一抹金色的曙光,他走向自家的柴房。在柴房的角落里,整齐地码放着一些翠绿的竹子,这些竹子是他前几日特意从村外的竹林里挑选回来的,此刻正静静地等待着被赋予新的生命。

白逸堂熟练地挑选出几根粗细均匀的竹子,将它们搬到院子里的石桌上。他拿起一把锋利的刀具,眼神专注而坚定,开始仔细地将竹子削成细细的竹条。刀具在竹子上轻轻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每一刀都削得恰到好处,竹条的边缘光滑平整。不一会儿,地上就堆满了一堆整齐的竹条,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

此时,白敬安被院子里的动静吸引,迫不及待地跑了出来。他穿着一件崭新的棉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爸爸,你在做什么呀?”他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充满了童真。

白逸堂抬起头,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爸爸在做竹编灯笼呢,等做好了,挂在屋里,过年的时候就会特别漂亮。”他耐心地解释道,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根竹条,向白敬安展示。

白敬安一听,眼睛瞪得更大了,他围着石桌转了一圈,仔细地看着那些竹条。“爸爸,我能帮忙吗?”他充满期待地问道,小手已经不自觉地拿起了一根小竹条。

白逸堂笑着点了点头,说:“当然可以呀,你可以帮爸爸递工具,要是有什么好想法,也可以告诉爸爸。”

于是,白敬安兴奋地在一旁忙碌起来。他一会儿递上一把剪刀,一会儿又递上一根绳子,眼睛始终紧紧地盯着白逸堂的双手。白逸堂则熟练地用竹条编织起灯笼的骨架,他的手指如同灵动的舞者,在竹条间穿梭自如。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玲珑的灯笼骨架就初具雏形。

白敬安看着逐渐成型的灯笼骨架,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突然,他灵机一动,说道:“爸爸,我们在灯笼上画个可爱的小动物吧,比如小兔子,这样灯笼就更有趣啦!”

白逸堂听了,眼前一亮,他摸了摸白敬安的头,夸赞道:“宝贝,你的想法太棒了!等灯笼做好了,我们就一起画。”

与此同时,屋内的柳青言也在为新年忙碌着。她坐在桌前,面前摆放着五颜六色的丝线和各种花色的布料。她准备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些漂亮的中国结,为家里增添更多的喜庆氛围。

柳青言拿起一团红色的丝线,这是她特意挑选的颜色,红得鲜艳夺目,代表着吉祥和幸福。她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丝线之间,熟练地打着各种结。丝线在她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双联结就出现在她的指尖。接着,她又开始编织如意结、盘长结,每一个结都编织得细腻而精致。

白敬安在院子里帮忙了一会儿,便按捺不住好奇,跑到屋里去看妈妈在做什么。一进屋,他就被桌上那些五彩斑斓的丝线和漂亮的中国结吸引住了。“妈妈,你做的中国结真好看!”他惊叹道,眼睛里充满了羡慕。

柳青言抬起头,微笑着说:“喜欢吗?妈妈教你做呀。”

白敬安兴奋地跳了起来,连忙坐在柳青言身边。柳青言耐心地拿起一根丝线,手把手地教白敬安如何打结。“首先,我们要把丝线这样绕一圈……”她轻声细语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都示范得清清楚楚。

白敬安认真地学着,他的小手虽然有些笨拙,但却十分努力。在柳青言的指导下,他慢慢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打结方法。经过一番努力,白敬安终于成功地做出了一个小小的中国结。虽然这个中国结看起来有些歪歪扭扭,但他却开心得不得了。

“妈妈,你看我做的!”白敬安举起手中的中国结,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柳青言看着儿子的作品,眼中满是欣慰和赞赏。“宝贝,你做得太棒了!这是你自己亲手做的中国结,可真了不起。”她夸赞道,同时将白敬安的中国结挂在一旁,与自己做的那些中国结放在一起。

下午时分,白逸堂的竹编灯笼终于完成了。他把灯笼拿到屋里,放在桌上。白敬安立刻跑过去,拿起画笔,开始在灯笼上认真地画起小兔子来。他画得十分专注,眼睛紧紧地盯着灯笼,小手小心翼翼地握着画笔。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就出现在灯笼上,红红的眼睛,短短的尾巴,栩栩如生。

接着,一家人开始把做好的竹编灯笼和中国结挂在屋里的各个角落。白逸堂站在椅子上,将灯笼挂在房梁上,红色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温暖而柔和的光芒。柳青言则把中国结挂在窗户上、墙壁上,五彩斑斓的中国结为整个屋子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氛围。

白敬安也忙得不亦乐乎,他一会儿帮忙递灯笼,一会儿帮忙挂中国结,小小的身影在屋里跑来跑去。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装饰,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所有的装饰都挂好后,整个屋子瞬间变得焕然一新,温馨和喜庆的氛围扑面而来。墙上的中国结随风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新年的祝福;房梁上的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照亮了一家人的笑脸。

一家人围坐在屋里,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白逸堂看着挂满装饰的屋子,感慨地说:“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子,这些装饰让家里变得更有年味了。”

柳青言笑着点头,说:“是啊,一家人一起动手,这才是过年的意义。”

白敬安则兴奋地说:“我好喜欢我们做的装饰,过年肯定特别好玩!”

在这个腊月二十九,一家人用自己的双手,将对新年的美好期待融入到每一个竹编灯笼和中国结中。这些亲手制作的装饰,不仅装点了屋子,更温暖了彼此的心,让这个新年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幸福的味道。

在这辞旧迎新的特殊时段,柳青言一家如同奏响了一曲和谐的新年序曲,在忙碌中迎接新春的到来。从腊月二十五磨豆腐开启年味的篇章,那石磨转动间流淌出的豆浆,不仅是美食的前奏,更凝聚着家人共同劳作的欢乐。白敬安那充满好奇与干劲的模样,还有柳青言温柔耐心的陪伴,母子间的互动为这个寒冷的冬日注入了融融暖意。

到了腊月二十六,做新衣的时光满含着对孩子的疼爱与期许。柳青言精心挑选布料,在缝纫机前专注缝制,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了对孩子的深情。白敬安在一旁时而安静注视,时而玩闹,满心期待着穿上新衣的那一刻。当新衣逐渐成型,那份喜悦与憧憬如同冬日暖阳,照亮了整个家。

腊月二十七,炸货的香气弥漫在小院的每一个角落。丸子、酥肉、带鱼在油锅里翻滚,“滋滋”作响,那是年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白敬安馋嘴的模样,柳青言对火候的精准把控,还有一家人围坐品尝炸货时的欢声笑语,让这个平凡的日子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与亲情的温馨。

腊月二十八,腌制小菜的过程是对传统的传承和对生活的热爱。柳青言熟练地码放蔬菜,耐心地向白敬安讲解腌制的奥秘。做腊八蒜时,白敬安对大蒜变绿的神奇现象惊叹不已,母子俩在劳作中不仅收获了美味的小菜,更传承了过年的习俗,让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生根发芽。

腊月二十九,自制新年装饰让家焕然一新。白逸堂编织竹编灯笼时的专注认真,白敬安积极帮忙并提出有趣想法,父子间的互动充满了创意与欢乐。而柳青言制作中国结时手指的灵动飞舞,白敬安在她指导下成功做出小中国结时的自豪,都为新年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馨。

在这几天的忙碌中,柳青言一家为新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融入了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里,让这个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了温馨与幸福的味道。这份对新年的期待,如同冬日里的炉火,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也为新的一年奠定了幸福的基调,他们将带着这份温暖与期待,迈向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