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把两个年幼的孩子单独放在家里。
冬冬已经大了,他单独在家没问题了。
但是依依还小,她还不能照顾自己。
而且,冬天流感肆虐,往返医院带着孩子会有感染的风险,加上依依也不愿意去医院,毕竟医院里看病的过程对于她来说很无聊。
再有,在路上长时间坐车她那么小的孩子也经常因为颠簸而睡着。
所以,她不得不将依依放在家里。
两个孩子单独在家,冬冬虽然十多岁了,但男孩子心智成熟得晚,每天总惹妹妹生气。
所以,林倩倩这个当妈的,并不放心。
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收拾停当后。
林倩倩和黎晨阳匆匆出了门。
临走,林倩倩又转向儿子嘱咐道:
“冬冬,如果有什么事就打电话给妈妈,不要惹妹妹,不要给任何陌生人开门,知道吗?”
冬冬自信地回答:
“妈妈,我知道的,您别担心。”
但两个孩子单独在家,矛盾不断。
这不,还没到医院呢,依依已经在路上给妈妈打了5个电话了,一遍遍地催她早点回来。
一路上,林倩倩和黎晨阳两人很少说话,各自想着心事。
林倩倩心里一直在祈祷这次的治疗能够有效帮助丈夫恢复健康。
而黎晨阳则在思考自己的病情,心情有些沉重。
大约一个小时后,他们到达了康健康复医院。
医院门口人来人往。
大厅里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家属,人声鼎沸。
林倩倩紧紧握着黎晨阳的手,生怕一不小心跟他走散了。
她四处张望着,寻找着挂号处的指示牌。
她需要取号。
终于找到了挂号处,不管是自助设备还是人工窗口都排队的人很多,队伍弯弯曲曲地延伸了好几米长。
黎晨阳见状叹了口气说:
“看来还得等一会儿呢。”
林倩倩安慰他说:
“没关系,反正我们也来了,慢慢等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终于轮到他们取号了。
林倩倩递上黎晨阳的电子医保卡,顺利地完成了取号手续。
接着,他们按照指示前往相应的科室候诊。
宽敞的走廊上,到处都是坐着轮椅被家属小心翼翼推着的身影。
有身形高大的年轻人,他们的脸上带着坚毅与不甘,虽然坐在轮椅上,但目光中透露出对康复的强烈渴望,每一次看向康复设备时,眼神里都闪烁着期待。
身旁的家属轻声安慰,眼神中满是心疼与鼓励。
还有活泼的小孩,稚嫩的脸上带着懵懂,也许并不完全明白自己的状况。
他们好奇地张望着周围,偶尔会被新奇的康复器械吸引,发出奶声奶气的惊叹。
家长们则一脸焦急,脚步匆匆却又小心翼翼,生怕颠簸到孩子。
不远处,也有一些患者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们的身体有些佝偻,坐在轮椅上显得越发虚弱。
但在家人的陪伴下,仍努力配合康复。
老人的子女们专注地推着轮椅,耐心地询问老人的感受,轻轻擦拭着老人额头上的汗珠。
各个康复区域里,器械有序运转,治疗师们穿梭其中,认真指导每一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呼喊声、鼓励声、器械的运作声交织在一起......
不知过了多久,广播里传来了叫号声:
“请黎晨阳患者到 3 号诊室就诊。”
林倩倩立刻扶起黎晨阳,朝诊室走去。
“章主任,黎晨阳因为脑出血做了头部引流手术,出院一个多月了,处于恢复期,这是所有看病相关的报告和影像。”
没想到,这位专家的操作令他们夫妻俩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