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感觉也是这样!
譬如我从今年的9月开始刷今日头条。
有时候,看到一些题目,就觉得好笑!
譬如,人活到多少岁比较好……
这个题目在我这里,根本没有市场。
感觉根本就没有讨论的兴趣!
但是自己听了几年《道德经》有点喜欢一段白话:“有三分之一的人会长寿,有三分之一可能会短寿,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一个可以变化的大概率事件。”
我自己听了,觉得这段话那叫一个“绝”,很有灵魂的深度共鸣!
三分之一可以变化的这一部分人,又是这样分析的:“本来这个三分之一里的人可能会有身体状况欠佳的人,就是先天不足的人,可能会通过后天的节律,把自己变成了长寿的人。”
这里面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另一种状况:“本来先天十足元气满满,可是不懂得珍惜或者是不懂无知而造成了伤害自己身体的原因,所以本来是可以高寿的人,反而提前把自己弄夭折了。”
所以,老子是得道之人!
《道德经》我自己从来没有认真系统性学习一遍。
其实我特别喜欢,只是自己古文学的不多。
所以我只听了好几年的那种儿童版的动画片。
而且我自己还是录音了,在睡觉睡不着之前,听一小会。
或者是练拳的时候,当背景音乐听……
所以我理解的很浅很浅……
譬如说,我自己刷视频玩,在十一期间,一个视频里面不知道是不是某一句话,触动了我的灵感。
我自己点了,弹出来一个链接,要填写资料,就是我的身份证号,住址这些必填。
我自己喜欢啊,感觉就是我自己期待想了解或者想学习的东西。
以前我觉得很遥远的东西,现在已经出现了,来到了我面前。
我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犹豫的意思。
听了几个小时的课程,老师说有10个名额,我自己立马就抢一个,要1688元。
我自己感觉开心的不得了。
可是我那天开始,就又开始走下坡路回头路了……
我自己感觉天大的好事情,一想到前女婿失去了工作,会影响我的两个孙子。
那十几万块钱不能马上还我,我自己也希望帮一把,也等于帮自己要回剩余的钱有了希望,有了具体的指望多好呀。
可是我的家人这辈子有一件事特别特别厉害,那就是总是可以想方设法让我生气让我生病。
按照修行者的说法,是我自己招惹他了呵呵!
我自己马上意识到,我自己必须离开家人的束缚,不能让自己“重蹈覆辙”了。
我自己马上和家人谈,这个1688元钱,算我借的。
以后我也不再牵扯家人管理的本来就是我自己造成的很少的只能保证“不得高血压和糖尿病”这样的指标设计的“生活费”。
家人看我说的认真,也仔细听明白了。
如果我这样保证了,家人还和以前一样,看我好一点可以有力气吵架了,又开始给我制造烦恼和困惑的话。
我们就可以直接拿“离婚证”,然后在一起过几年,等任务完成了。
咱们俩就可以直接一拍两散了。
家人看看我,没有再说话。
从此以后,感觉自己争取了一个长时间不被莫名其妙的事扰乱的环境了。
外因是解决好了。
但是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放不下也离不开这个课题了。
这可能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或者说是魅力所在。
第二次遇见一个说是去海外市场的讲座……
反正就是三天课,我自己还是邀请了前女婿,我自己咨询一下老师。
老师说我转发链接给前女婿听课就可以了。
第三次听课,是短视频,我的想法就是简单一点了。
因为第二次课我听课,前女婿不停地和家人聊天,不停地提醒家人,让我不要交钱,要钱的都是骗子。
家人更是一副阎王像,好像我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做败家子。
结果我自己哭一场,还120了……
决定,以后听课,只管自己,谁也不管了。
所以,短视频课,我按照医嘱,早点休息。
听几分钟就关了,所以,第三次我平安无事。
这几天的是第四次听课了。
我自己很少看热点,不认识周文强。
但是自己感觉,他说的话,还有昨天晚上我听课,注意到那个粉丝了,蹭蹭涨。
可能这个可是这四次里面最厉害的人物了。
特别是周老师说的话,很多可以触发我的灵感。
譬如说“保险”,“复利”,而且年轻人,像他这么推保险的人,除了保险公司的人,我自己没有遇见过。
我大半生都在我周围告诉别人,我自己买了觉得好,都希望别人买。
但基本都是我这个年纪的同事或者亲戚。
所以我听到周老师说:“现在全网打出“保险,保险”,全网打出“复利,复利””时。
感觉自己遇到了知音,而且是这么成功的人士,这样对年轻人就是一个很有引领作用的。
不然就是我的家人和孩子说我,有钱不知道自己好好享受,买什么保险……
还有,昨天晚上,看到周老师开始不久,就说了一句话:“今天咱们只是一个开始,以后咱们一起做公益,做慈善。”
我自己有一次感觉到了那种灵感互动。
我自己以前没有做慈善的想法……
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慈善……
特别是在那些年里,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嘴巴里说是做慈善的人,要么人品有问题看着不舒服不想接触。
要么感觉做一些很难理解的事,让人觉得像个坏人。
还有的,感觉看着素质很差人不正经。
所以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做什么慈善,感觉那些所谓的慈善,根本看不出那些善良的心……
于是我就可能被那些人那些事给误导了……
可是今年,我自己观众一些App,偶然看到了一个“中华慈善总会”的字样!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发现自己眼睛一亮!
然后就不敢退出来,怕自己以后找不到了。
进去就注册一个账号,试一下操作。
因为自己感觉看到“儿童”“老人”的,就试着捐一元,然后以后就知道怎样操作了。
这十年前后 自己重任在肩,可能是没有太多的钱做慈善但是自己哪怕只捐了一元钱,内心深处有一种特别喜欢的舒坦。
就好像自己很想很想做的事情,终于可以做了。
后来我就想着,怎样可以经常试一试,不要时间长了就不知道怎样进入App了……
于是我就想,不是每个月都会被保险费存在一起吗?
就是存钱了就买一元,熟悉了就不会找不到了。
就这样,我自己坚持每月至少一次捐一元。
可能有人觉得,要捐就一次多捐一些,捐一元没意义太少了。
我自己还找了一句话安慰我自己,这是很小的时候,不知道跟父母学到的,还是学校里学到的。
这句话就是:“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