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珠海(1 / 2)

隔行如隔山,不要小看罗浩这个水果店。

澳门回归以后通常还是按旧制老称十六两为一斤(差不多605克),国内标准十两为一斤(500克)。谈价格时按旧制,称称时按国标,想吃足称,没有那回事的。

当时汇率是一澳门元换0.87元人民币;一港元换0.89元人民币。这两种国内地方性货币锚定了人民币,不管人民币和其他货币汇率如何,兑人民币汇率都固定不变。谈价格按人民币,找零给澳门元、港币,回头再找过来,一句话换算错了完事。有时遇到人家付美元,竟然也是以人民币等值算。

在一个烟酒店买水的时候,我亲眼看到一金发碧眼的中年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买烟,好像是17块(人民币)钱吧,对方付了一张100美元面值的钞票,老板装模作样的看了半天,一口半通不通的英语夹杂着流利的粤语热情和人家攀谈,才不管你听不听得懂。然后神情淡然、很自然地随手找给人家83块人民币。

看得我一愣一愣的,估计是我的话,没有那个胆量,当时汇率应该是一美元换八块二人民币。好家伙,一包烟就含泪赚了人家700多块人民币,比我辛苦一天赚的还多。

内地客人喜欢买万宝路,三个五,南洋双喜(烟草专卖时代,内地好多地方买不到),整条以零售价收款,大飞(快艇)送过来的香烟(专门有人开大飞从对岸不经过海关带过来,还有洋酒,水果等等。只要你想要,我怀疑连葡京大酒店都能给你拉过来),价格比烟草公司批发价低的多。

俗话说无商不奸,可是好像整个珠海市横琴岛的小摊小贩到处都这样,特别是街上骑着三马车卖甘蔗的,皮一削、重量变了,你再找回来也不理你,一般买一斤给你半斤、六两,能给到八两都觉得你好大面子的。

中规中矩做生意反倒out了,没有利润就坚持不下去,在这里更像是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了吧,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直到现在,你在横琴岛游玩,还是要注意一下,尽量去有点规模的超市消费,避免入坑。当然在深圳街头的小商小贩也有大把类似情况,不和这个行业接触你是永远不知道。

不是看别人家碗里的包子大,罗浩的水果店生意很好,我的生意也不错。24个房间,起步价80,最高的一间180,经常是客满的。打扫卫生的阿姨常喊累,我在大厅的时候会给她拿瓶饮料,她喜欢喝九三三北苑大红袍、或者乌龙茶,貌似在珠海的街头、这几样澳门生产的饮料销量大、好卖。

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把自来水烧开冷凉了喝,很少喝饮料。

帮我看前台白班的年轻小妹丰满、漂亮、又奔放。珠海本地城郊的,初中毕业没有继续读书,她说已经跟着妈妈到处打工几年了,她妈妈在附近海鲜市场帮人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