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元朝廷决定对隋唐大运河进行局部改建,京杭大运河登上历史舞台,对部分隋唐大运河取而代之,虽然仍旧从帝京到杭州,但是取直后的京杭大运河全长只有1797公里,比原来缩短900多公里,取主要水源地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补充水源,流经帝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七省市。当时与万里长城、坎儿井并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三项工程”。
时至今日,京杭大运河仍然可以正常使用,是内河航运的一条重要水道。
就这样帝京经洛阳到扬州段隋唐大运河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大舞台,成为一段废弃遗址。历史上黄河水患频发,造成商丘以西运河古道被深埋地下,永城到宿州段仍旧保持原貌。
长堤一道去悠悠
隋帝遗踪今尚留
柳色空余天子恨
烟光难庶绾民愁
登临不尽兴亡感
盛世须怀逸乐忧
凤辇龙舟竟销歇
行人犹唉绿荫稠
元朝至今数百年来,“隋堤烟柳”都是永城八景之一。多达几十、数百年的民间挖掘,造成大量的隋唐文物流离在民间。很早就有人无意间挖出过金条、工艺品、瓷器之类的传闻。
街道办主任说的盗挖这件事是从公路旁边一个小学校挖沙土垫操场开始的。
永宿公路沿大运河遗址而建,旁边多的是旧河道里面的沙质土壤。
老师带着学生们用盆、筐从路边的土坑挖土垫操场,就这样无意间挖出了四个瓷碗,据说当场有人给十几万。
当然这十几万也值得,没有落入个人腰包,学校用这笔钱翻盖了教学楼。
还听说过一件事,某户村民由于自己院子里地势较低,下雨的时候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去,两兄弟在公路旁边的自家田地里挖土垫院子,回到家把土摊平的时候发现五根像是普通挖耳勺形状的金属、随手放在旁边的窗台上。
本村过来串门的村民,拿起来检查了一番,开口要给他一万块钱,这才意识到这五根“挖耳勺”的价值,经验证说是五根金条。
由此开始,从永城西交夏邑界,往东到宿州十里铺附近,沿永宿公路(隋唐大运河遗址)近280里的距离遍地开花,到处都是挖宝人。
这个历史上使用了上千年的“铺”,作为地名计量单位,还有多少人了解?
从安徽宿州往西,有十里铺、二铺、三铺、四铺、五铺这些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