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护国神鼎(2 / 2)

而原来的海底,缓慢的升高,海岸线持续后退,历经多少如烟岁月,演变成现在亚欧大陆架的大致版图。

因为我们暂时不得而知的原因,山洞文明并没有被完整的传承下来。

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地震、火灾、洪水、陨石撞击、瘟疫之类。

这次地壳运动带来的结果,就是只有少部分的人类历经长途跋涉、在不知道多少世代以后成功的转移到了黄河流域。三皇五帝(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或多或少的继承了山洞文明的伟大基因,后来的河洛文明中的精华部分,无一不来源于此。

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安阳甲骨文提取出的文字多达5000多字,现在破译的有3000多,你能熟练掌握两千文字,就可以写网络软文了。而甲骨文所代表的文明要经历多少代日新月盛的发展,才能从初始造一个字的状态发展到汪洋浩博的多达5000多字。

有史学家的论文称甲骨文所代表的古文化,是来自于一个未知的史前文明。

随着山洞遗址的考察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璀璨的历史文明,很可能并不是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进化而来。或者说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是对的,但是进化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时期才发生的,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不知道在多么遥远的远古就已经发生的故事。

甲骨文极有可能就是山洞遗址所代表的发达文明的有序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也不仅仅只有5000年,而是达到了惊人的10万年,甚至更长。

现在备受推崇的《易经》其实也只是史前文明流传下来的一部分,前文有所描述,《连山》、《归藏》、《易经》大部分内容易经堙灭,结合日晷,史前文明有64主卦,可以推演出无穷无尽的卦象。

现在的《易经》只保留下来16主卦,就足以影响全球,当代无数伟大的科学家经过呕心沥血的研究、也承认“科学的尽头是玄学”。文王八卦并不是文王发明,而是文王潜心推演,弄通了流传下来的一部分,足以成就千古帝业。

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以石头作八卦阵御敌。

北宋易学大师,理学家劭雍,在易学领域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成绩,被誉为“内王外圣”,一时无两。着有《皇极经世》、《渔樵问对》等作品。

明朝军事家,占星大师刘伯温,也是被认为可以比肩孔明的另外一个易学大家了吧。

李淳风、朱熹、王阳明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