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哇,这顾雍可是个大才,有他相助,这吴郡应该是没问题了,你且去传令给糜芳,让他全力配合顾雍行动即可,这下子我们倒是不用再去吴郡了。”徐靖大喜,人才越来越多了,嘿嘿嘿。
“哦?主公竟然如此看好这顾雍。”郭嘉倒是不怀疑徐靖的眼光。
“是啊,曾听我岳父说过,这顾雍之才,足以治理一国之政。不过奉孝,既然吴郡无忧,我们是否可以先攻略会稽郡。”徐靖问道。(公元前222年(秦),秦代一统江南,设会稽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到汉代初期一划为三,分别是“吴兴、吴郡、会稽”,号称“三吴”。新的会稽郡为钱塘江以南的浙北地区,会稽郡治移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会稽郡因会稽山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史记》记载了西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东汉的会稽郡领十五县:山阴、鄮、乌伤、诸暨、余暨、太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安、东冶、永宁、侯官。)
“倒是可以先攻略会稽郡,如此即可打通与吴郡的关联,再全力北上,拿下丹阳郡、庐江郡、九江郡,从而一统江东。达成我们一地步的战略目标。”郭嘉点头道。
“只是这会稽郡太守王朗,师从太尉杨赐,又得过您爷爷陶谦大人的提拔,大义上只怕不好交代吧?”郭嘉随即又抛出了自己的疑问。(王朗(?-228年),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王朗博学多闻,校注儒家经典,很有名气。王朗有文集三十卷,着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等。在魏国朝廷以其所作的《周易传》作为学习《易》学的人必须考核的内容。后世把王朗注解里的思想称为“王学”。)
“我爷爷这边好说,他应该懂我,也会全力支持我,这么说倒是可以拜托我爷爷书信一封,看看能不能帮忙劝说王朗投降。”徐靖说道。
“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若是这王朗不愿投降呢?”郭嘉说道。
“那就只能打了!我想豫章的士卒在豫章郡和会稽郡边界训练失踪了一人,是不是可以找王朗要个说法?”徐靖眼珠一转,吐出一口坏水。
郭嘉一愣,这是什么强盗思维,这也能成为出兵的理由?赶紧说道:“主公,你作为镇南将军,这王朗不过是会稽郡郡守,只要陶大人这边没有意见,那你大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压他,倒也不必用这强盗,不是,用这剑走偏锋的方式来发动战争。”(解释:三国时期始置镇南等四镇将军征伐、镇戍四方。魏四镇将军位第二品,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本文设定是袁绍给封的,不是汉朝本有这个官职,可以理解为袁绍首创。)
“对呀,我可是堂堂正正的大汉镇南将军!啊哈哈哈哈,那我完全就是荆州、豫州、扬州的实际领导者了啊。等等,怎么好像有阴谋,这样不会引起刘表等人来攻伐我吗?”徐靖一秒钟一个表情,给郭嘉逗乐了。
郭嘉说道:“主公,此时中原大乱,想必袁术是没空来攻伐你的,而刘表已无进取之心,自然不会攻伐你,江东等地更是混乱一片,主公不必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