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恶人先告状(2 / 2)

黛玉顿时间什么都顾不得了,连忙扯开嗓门大喊“了缘!了缘!”。奈何骏马奔驰车轮滚滚,她纤弱的声音很快就被队伍行进的声音给掩盖了。

黛玉怀里的小异人可是急得了不得,他分明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了。尽管他目前还分不清楚爹爹的概念,但是他依稀记得那个人可是曾经时常抱着自己的,于是乎便不管不顾的拼命叫出了一句惊人的“爹爹!爹爹!”

原来这一路逃亡走来,黛玉每天都会教孩子说话,而孩子练习得最多的自然就是娘亲和爹爹这两句了。娘亲就在身边他分得清,那么另一张让他最为熟悉的面孔自然而然就是爹爹了。

小异人的嗓门从一生下来就不是一般的大,他响亮的呼唤声即刻就引起了坐在马车里面的军师周蒙的注意。他好奇地掀开车帘一瞧,刚好就看到了抱着孩子的衣着褴褛的黛玉。

周蒙是新近投靠在晋王麾下的青年军师,此前并未见过晋王妃和小世子,自然是不认得这对娘儿俩的。但是他见那个孩子喊得撕心裂肺的,而那个看起来像乞丐婆的女子尽管衣着褴褛头发散乱,但是她明亮的大眼睛里却是闪烁着点点泪光。

在周蒙的马车经过黛玉母子俩身边时,他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孩子呼唤的是“爹爹”,而黛玉沙哑的声音喊得却是“了缘”!

周蒙大吃一惊,急忙命令车夫将马车驱赶到一边给大部队让道,自己则是风度翩翩的带着书童墨雨下了马车。

“请问这位大嫂,您刚刚叫的可是什么人的名讳?是孩子的爹爹吗?”周蒙亲切而不失礼貌地询问道。

眼瞅着大队人马就要滚滚而去,黛玉已经急得都要哭出来了,于是她带着哭腔回答道:“我丈夫在前面,他刚刚过去了。我丈夫就是晋王王了缘啊!”

周蒙大吃一惊,他知道这里绝对不是说话的地方,便柔声安慰道:“大嫂,您先与我同车走吧!我们先上了车再说好吗?”

黛玉见周蒙是一个温和的公子,大有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风采,仿若看到了宝玉的影子,好感顿时油然而生,便千恩万谢地随同眼前这位好心人上了马车。

周蒙主动接过黛玉怀里的小异人,逗弄了一会儿问道:“大嫂,您刚刚说您是晋王妃,可是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据王爷自己说王妃和儿子还在京城里面呢!”

得到了好心人关爱的黛玉不觉泪如泉涌,抽泣着将自己这大半年来的可怕遭遇简单叙述了一遍,最后又微笑着改口道:“幸好公子您留意到我们了,要不然我们娘儿俩可该怎么办呢?这下子可好了,我们一家人总算是得以团圆了。”

周蒙也是世家公子出身,来自于大儒周氏一家,因为不耻于皇帝的为人才转而投靠了晋王另寻出路来的。现今听说了皇帝的暴行,又见黛玉尽管外表寒酸但是不改贵气风范,而小异人眉宇间英气勃勃与晋王一般无二,便不再怀疑黛玉的话。

可是周蒙却依稀觉得此时此刻仍然还不是黛玉与王爷团聚的最佳时机,于是他诚恳地劝说道:

“王妃,请恕在下直言,此去京城您的处境依然不容乐观啊!既然皇上他抢先一步将你定为了施暴者,而他这个害人者却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了受害者,这云泥之别不可谓不大。就算王爷现在要为你出头讨个说法也没那么容易,不出所料的话估计皇上那边的证据对你都是极其不利的。”

黛玉也是头一遭遭遇到此等飞来横祸,虽说以前在王府里面也不是没跟茉莉王妃玩过宅斗,但女人之间的小打小闹与宫廷之上的明争暗斗相比那绝对不是一个级别的,更何况她所要面临的死敌还是当今并不笨蛋的皇帝!

“那我该怎么办?了缘他如果知道了我的委屈必定是要为我出头的,所以……”黛玉有些犹豫不决了,但是她又很不甘心就此放过大伯那个混蛋!和皇帝一样,她也巴不得把对方给亲手碎尸万段喽!

周蒙微微一笑安慰道:“王妃莫要着慌,皇上他抢占先机利用皇权给您定了罪,那么我们再要在明处跟他讲道理只怕是来不及了。不如先隐藏起来,看皇上他与王爷会了面怎么说。他在明处惺惺作态,我们就在暗处给他背后来上一刀!”

黛玉这才破涕为笑了,自从嫁给王了缘以来像《孙子兵法》这一类的军事着作她也没少读,读后甚觉精妙,只是不懂该如何运用。如今有了引路的军师,当即就豁然开朗了。

其实皇帝也不过是利用了民众信息的不对等性剥夺了他们的知情权,从而达到任意陷害打压好人的卑鄙目的罢了。

就这样黛玉母子俩又躲在了军师的马车里随同晋王的大部队转回了京都,周蒙给他们娘儿俩换上了仆从的衣服与书童墨雨住在一起,只说是墨雨的家人。

王了缘一回到京城第一件事自然是面见皇帝,当他把在西南的战况全部汇报完毕之后,皇帝忽然间犹犹豫豫的说道:“皇弟,你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意外的事情,希望你听了以后千万不要过于激动啊!”

王了缘有些莫名其妙了:皇兄怎么变得吞吞吐吐起来了?这可与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完全不相应啊!

于是王了缘心平气和地说道:“皇兄有什么事儿还请但说无妨,臣弟自当洗耳恭听。”

皇帝有些面红耳赤的吭哧吭哧了好半天,终于鼓足勇气一口气陈述道:“是这样的,弟妹她出事了。她,她刻意引诱于朕,朕几次三番劝说于她,她竟然不但不听劝还打伤了朕!”

王了缘惊的从座位上一跃而起大叫道:“不可能!皇上,这里面肯定有误会!”

皇帝自知理亏心虚,便让人将胡九娓和黄氏夫人叫了过来跟他圆谎。

这一老一少两个女人早就瞎掰好了,便惟妙惟肖地将事情的经过细细讲述了一遍,编的就跟真的一样。

王了缘当然不相信了,他冷笑一声道:“皇上,请恕臣弟直言,这两个女人的诚实水平实在是极其有限,臣弟委实不敢轻信。事情的经过臣弟必须在见过玉儿之后再做定夺,我这就回去找内人问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