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最后一人站了出来,他环顾四周后,缓缓开口道:“诸位同僚,关于刑部之事,依我之见,最为熟悉相关事务的当属刑部侍郎李显李大人。
李大人在刑部任职多年,经验丰富,对各种案件和律法都有着深入的了解。若能由他暂时接替此职位,想必定能将刑部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说罢,此人目光坚定地看向皇帝,等待着圣上的裁决。
众人也不敢提议了,毕竟是丞相所提之人。皇帝环顾殿中众人,然后说道“倒是最合适不过是李爱卿”。
李显听闻圣上之言后,心中一阵狂喜,急忙从队列之中快步走出,然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脑袋重重地磕在地上,口中高呼:“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声音洪亮而又充满感激之情。
就在这时,忽然一声尖锐刺耳的呼喊声响起:“退朝——”这声音如同黄莺出谷一般清脆,但却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随着这声高喊,皇帝缓缓站起身来,他那龙袍上的金龙仿佛也随之舞动起来。皇帝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着殿门走去。身后的太监宫女们则小心翼翼地簇拥着皇帝离去。
此时,殿中的大臣们也开始纷纷动身,他们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刚刚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有的面色凝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还有的则满脸笑容,显然心情不错。
李显见状,连忙像一条哈巴狗一样,迅速地爬到了丞相面前。他满脸谄媚之色,点头哈腰地说道:“多谢丞相提携之恩啊!若不是丞相您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下官哪能有今日这般荣耀呢?”
丞相微微侧过头,淡淡地瞥了李显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李大人不必如此客气。只要你今后能够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办事,做好分内之事,自然会有更多晋升的机会。相信以李大人的才能,日后必定能够步步高升,前途无量啊!”说罢,丞相便转身离去,留下李显独自一人站在原地。
看着丞相远去的背影,李显不禁露出了得意洋洋的笑容。
他心想:哼,如今得到了丞相的赏识和支持,以后在这朝堂之上还怕谁呢?想到这里,李显越发觉得自己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回到书房后的皇帝,步伐略显沉重地走到案前,缓缓坐下后便以手扶额,紧闭双眼,似乎想要借此缓解头部传来的阵阵疼痛。
一直随侍在旁的太监总管见状,赶忙上前关切地问道:“陛下,您这是又犯头疼之症了吗?可要传太医前来诊治一番?”
皇帝轻轻摇了摇头,声音略带疲惫地回答道:“朕无妨,只是这刑部如今群龙无首,诸多事务积压,太子纵然勤勉聪慧,但仅凭他一人之力也是分身乏术啊!”说罢,皇帝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时,那太监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连忙进言道:“启禀陛下,近日听闻三皇子即将与林尚书家的嫡女喜结连理,而陛下早已拟定好封亲王的圣旨准备下发给三皇子。既然如此,何不趁此机会将二皇子的封位之事也一并提上日程呢?这样一来,两位皇子都能为陛下分担一些忧愁。”
皇帝听后,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之中。
过了许久,他才微微点头,表示认同:“嗯,你所言不无道理。的确,二皇子也该封亲王的时候,此事确实应当尽快操办起来。”随后,皇帝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太监总管,吩咐道:“既如此,那便拟旨吧,将二皇子的封亲王之事一同昭告天下。”
那太监总管闻言,心中一喜,赶忙恭敬地应道:“奴才遵旨,这就去安排。”说完,便匆匆退下,着手办理相关事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