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记得清朝科举规定“冷籍不得入试”。</P>
何谓冷籍?</P>
就是祖上三代没有人获得过功名。</P>
这条规定最狠,直接把广大农民群众多少人被拒之门外。</P>
要是有这条规定,孙山还读什么科举之书,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P>
幸好现在没有这条规定。</P>
孙山家世代务农,除了“士”之后,最身家清白的人家了。</P>
所谓的“士农工商”,农村人虽然又苦又遭罪,却是朝廷最广大的基础。</P>
至于业师,当然是洪秀才。所以想科考,自学成才,也要找个老师来作保。</P>
第三:廪保的姓名。</P>
也就是请禀生做担保。</P>
黄阳县其实是有禀生的。</P>
就是县学的夫子。</P>
他们不是土着秀才,是从其他县过来谋生的禀生。</P>
洪秀才和黄秀才认识,所以请其中一人来做担保。</P>
朝廷禁止禀生自行索要,但私底下,考生要买2两左右的谢礼送去。</P>
别人替你作保,肯定要报酬,这是人之常情。</P>
第四:五名互结考生的姓名。</P>
除了廪保,同时参加考试的五名学生相互作为证人,宣誓不得违反考试规则,称之为“互结”。</P>
要是其中一人犯事,其他四人会连坐。轻者取消考试成绩,重者下大牢。</P>
洪氏学堂和黄氏学堂的学生相互认识,自然第一时间组队互结,免得跟不熟的人互结被连累。</P>
第五:本籍和住址。</P>
参加县试,必须是本地户籍的学生。这个时候需要村长、里长开证明,证明此人是本县的人。</P>
黄阳县令是外地人,据说他的子孙都会回老家科考。</P>
还听县衙的人说,县令的儿子读书不怎样,但孙子不错,已经回老家读书,准备科考了。</P>
这种所谓的考试“申请表”还印着诸如身家清白、未犯错受刑、非倡优隶卒、不使用替考、不伪造籍贯参加考试等文字。</P>
明明白白告诉你,要认清身份,不合格者莫要来科举。</P>
孙山拿到这张“禀保互结亲供单”后,找相应的人签字,开证明。</P>
等一切弄好了,向礼房的办事员出示,获得儒学的认印。</P>
这时候就要交钱了,让办事员给你办事。</P>
幸好洪秀才和黄秀才有一定的身份,经验又老到。</P>
孙山跟在他们俩的身后,要填写资料就填写资料,要交钱就交钱。反正跟着自家的夫子走。</P>
把资料登记好后,下面就等待衙门安排考试。临考试前,去县学看告示,查找自己的位置,获取考牌,免得当天考试那天才知道,造成混乱。,</P>
孙山填写的所谓的“禀保互结亲供单”不需要上交给礼房。</P>
这张资料,要自己保管好,等入场的时候,交给县令大人,换取答题纸张。</P>
洪秀才和黄秀才害怕学生丢了,当天办好,就把它收起来,等开考那天再发给学生。</P>
这种做法就像高考,有的学校把学生集中起来,包车到考点,才把高考证发给学生,免得他们大头虾把证件丢了。